東南網-海峽導報12月17日報道(記者 呂寒偉/文 吳曉平/圖)
自從汽車進入爆炸式增長期,我們回家的路變得越來越窄。
美國電影《條條大路通我家》里,一個12歲的小女孩兒,渴望著每天的回家之路,都是通暢的、安全的。
這也是每個廈門市民的渴望。于是,一條條高架橋、一座座立交橋,在小小的廈門島內架設起來,為的就是這個簡單而又奢侈的夢想。
廈門大小橋梁60座
廈門建設高架橋和立交橋的歷史,前后加起來有21年。
在一位交警看來,看待這些立交橋,不是橋的體積有多大、占地有多大、規模有多大,而是它們是否能恰到好處地讓市民有一條幸福的回家之路。
文園路、石鼓山、SM嘉禾路口、呂厝路口、華榮路口、東渡濱北路口……這些路口在不同的時間出現同樣的特征:堵車。但最后,在高架橋和立交橋的作用之下,堵車情況被一一化解。
21年過去,廈門大大小小的橋梁,包括跨海大橋和高架橋、立交橋等,約有60座,而其中高架橋和立交橋,島內就有30多座。
最早也是最小的高架橋是文園路高架橋,工程于1990年5月動工,1991年2月初竣工,投資300萬元,橋長才130米,但卻緩解了廈門一中舊址和百家村市民出行的交叉關系。
正是因為這座小小的高架橋,加上紅綠燈的配合,盡管有廈門賓館、青少年宮、百家村居住區、174醫院等扎堆集中在一起,但直至今天,這里依然通暢。
隨后的橋,越建越長,越建越寬,越建越復雜,但都是解交通燃眉之急。其中,廈門最長的兩座高架橋——— 成功大道和仙岳路高架,猶如一縱一橫兩個筆劃,外圍包裹著環島路,構造了廈門“田”字形的回家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