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特區建設30周年:公辦校里的快樂生活
專家點評 廈門市教育局前副局長、現廈門市教育學會會長、資深教育專家許十方: 2015年實現義務教育均衡發展 廈門教育30年,初步解決了兩個問題,一是教育的公平問題,二是質量的公平問題。 上世紀90年代興起了擇校熱,很多城市把義務教育的初中從高中剝離出來,初中成為民辦,而高中公辦,這樣做的一個弊端就是有錢人家的孩子都去上了原來是名校的初中,家庭困難的孩子很可能就進不了這樣的學校。而廈門堅決頂住,采用了電腦派位初中的辦法,最大限度地保證了所有家庭的孩子一律平等受教育的權利。 1998年,廈門啟動了23校辦好初中的管理辦法,狠抓教學質量,在強力地推進后,很多以前怕去怕進的學校,也成了熱門學校。 許十方認為,在質量方面,廈門積極推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工程也非常關鍵。一個非常典型的例子就是,上世紀80年代初,很多民間的草根改革興起,廈門二中就興起了英語試點班這樣在當時還非常大膽的教學改革,在強化語言的同時還注重文理并重,這個試點后來就變成了廈門有名的外國語中學了。 隨著2011年廈門加入全國首批素質教育國家課改實驗區,廈門初步完成對公平和質量的雙重探索。 按照今年剛公布的試點方案,廈門試圖在2015年年底前,在全省率先實現市域內較高水平的義務教育均衡發展,主要指標包括: 2011年秋季起,將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免費接受義務教育從公辦學校擴大到民辦學校,實現全市免費義務教育。 2012年,全市統一義務教育階段生均公用經費定額標準,完成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建設,全市各區教師、校長定期交流全面落實,開齊開足國家和省頒課程,教育教學質量整體提高。 2013年,在全市義務教育學校實現辦學條件基本均衡,基本完成中小學校舍安全工程加固改造任務,基本完成農村義務教育資源的整合優化,進一步縮小城鄉義務教育差距。 2014年,農村學校的實驗儀器設備和圖書資料全部按照城市學校標準配備,教師配置基本均衡,形成比較合理的校長和教師交流制度。 2015年,全市義務教育學校實現教學質量基本均衡,建成和完善網上教研系統、網上教師培訓系統和教育資源網站。 |
- 2011-12-22廈門特區30周年:從唯一“生命線”到“四橋一隧”
- 2011-12-21廈表彰48位舉報有功人員 央視將連播廈門特區專題
- 2011-12-20廈門特區建設30周年:廈門港 一個億噸大港的崛起
- 2011-12-20廈門特區30周年:一道道禁令 一步步文明
- 2011-12-17廈門特區30周年:60座橋梁搭建幸福回家路
- 2011-12-16廈門特區建設30年:住房30年從全國樣板到國家藍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