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特區建設30周年:公辦校里的快樂生活
東南網-海峽都市報12月23日訊 (記者 陳挺 許茵茵 文/圖)都說廈門是以港興市、以港立市,這不假,廈門是外向型經濟,出口依賴度很高,2000多個億的年度GDP中,出口創收的比重是大頭。但潛在的因素是,特區發展之初,靠引進大批人才,撈起了特區建設的第一桶金。 近年來,廈門在加大力氣引進優秀人才,輔之以住房優惠等各種便利政策。但要在未來30年繼續保持強勁的增長力,本土各類型人才的培養,或許才是關鍵。 由此,教育興市的說法開始提上紙面。還好,在中科院財貿所發布的最新城市教育綜合競爭力研究報告中,廈門積分已經名列全國15個副省級城市第三,5個計劃單列市第二。 根據廈門教育的戰略規劃,未來的5年,是廈門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5年,要做的事,還很多。 親歷 沈世杰,廈門市思明區逸夫中學初二(1)班學生,校廣播站播音員 升入公辦中學 快樂從這里開始
這一年多,對世杰來說,或許畢生難忘。 世杰的家在安徽合肥附近,父母親目前在當地工作,他跟著在廈門的姑姑生活。 從小學4年級開始,世杰就被送到廈門讀書了。在湖里區一所很破舊的民辦小學,條件很不好,父母都在打工賺錢,希望把他培養成才,他自己也知道,只有好好念書,才是自己最好的出路。因此,世杰的成績,始終排在班級前列,初中畢業電腦派位,他很幸運地被派到了思明區的公辦中學逸夫中學,這是一所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很集中的學校。 世杰的快樂,從進校的第一天起就開始了。寬敞整潔的教室,操場上平整的人工草皮,紅色的塑膠跑道,一切看起來都那么的新鮮。有意思的是,學校的體育館前面,居然還有個中學郵局,局長、副局長都是學校的學生,除了寄信外,同學們需要的報刊資料,在這里都可以找到。 世杰說,從進校的第一天起,他就充分感受到在公辦學校的便利和優越。而讓他印象最深的就是課堂教學了,課堂教學和以前的不同在于,上課是30+15的模式,也就是,前三十分鐘是老師導讀和講課的時間,而后面的15分鐘是他們提問和練習的時間,整個課上得很緊湊,而又活潑生動,不覺枯燥。 以學生為主體 改變教學模式 世杰和姑姑住在寨上的租房里,姑姑工作忙,沒什么時間照顧他。進校沒多久,每逢節假日,他就會收到來自老師們的禮物,多是學習用具或生活用品等等,尤其是自己的班主任林老師和教語文的戴老師,對自己關懷備至。 原來啊,學校的老師自發組織起了幫助困難家庭學子的計劃,世杰和另一名同學就是首批的受益學生。 在這樣的環境中學習,沈世杰的成績,一直保持在班級前五、年段40名左右。據逸夫中學田剛校長介紹,學校每年的初中畢業生都有80多名考入一中、雙十、外國語等名校,因此,世杰的成績未來考入這些重點高中很有希望。 世杰的普通話水平,也被伯樂發現了,現在的他,還是學校朗逸之聲廣播站的播音員,經常在課堂間隙給大家播放校園新聞、校園趣事等。 作為一個進城務工人員子女集中的學校,逸夫中學的很多學生基礎相對薄弱,期望值不高,但卻兩次拿到了廈門市教育局“初中教學質量進步獎”,并順利通過義務教育標準化學校驗收。 校長田剛說,這緣于課堂教學模式的改變。該校的課堂教學分四環節,講、練、報、提。講就是正常的課堂教學啟發引導,練是在時間環節上保證課堂練習,報是讓學生匯報練的情況,形式上可以靈活處理,比如組建學習小組等,而提就是學生參與小結的過程了。這樣的課堂模式,核心在于保證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從以前的單純老師教學、以老師為核心的方式,變成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模式。 在校本課程的開發上,也注意從進城務工人員子女多數自信心較差、基礎薄弱、自我期待值低的特點出發,開發出習慣類、情趣類和心智類的課程,引導學生自主發展。 專家點評 廈門市教育局前副局長、現廈門市教育學會會長、資深教育專家許十方: 2015年實現義務教育均衡發展 廈門教育30年,初步解決了兩個問題,一是教育的公平問題,二是質量的公平問題。 上世紀90年代興起了擇校熱,很多城市把義務教育的初中從高中剝離出來,初中成為民辦,而高中公辦,這樣做的一個弊端就是有錢人家的孩子都去上了原來是名校的初中,家庭困難的孩子很可能就進不了這樣的學校。而廈門堅決頂住,采用了電腦派位初中的辦法,最大限度地保證了所有家庭的孩子一律平等受教育的權利。 1998年,廈門啟動了23校辦好初中的管理辦法,狠抓教學質量,在強力地推進后,很多以前怕去怕進的學校,也成了熱門學校。 許十方認為,在質量方面,廈門積極推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工程也非常關鍵。一個非常典型的例子就是,上世紀80年代初,很多民間的草根改革興起,廈門二中就興起了英語試點班這樣在當時還非常大膽的教學改革,在強化語言的同時還注重文理并重,這個試點后來就變成了廈門有名的外國語中學了。 隨著2011年廈門加入全國首批素質教育國家課改實驗區,廈門初步完成對公平和質量的雙重探索。 按照今年剛公布的試點方案,廈門試圖在2015年年底前,在全省率先實現市域內較高水平的義務教育均衡發展,主要指標包括: 2011年秋季起,將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免費接受義務教育從公辦學校擴大到民辦學校,實現全市免費義務教育。 2012年,全市統一義務教育階段生均公用經費定額標準,完成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建設,全市各區教師、校長定期交流全面落實,開齊開足國家和省頒課程,教育教學質量整體提高。 2013年,在全市義務教育學校實現辦學條件基本均衡,基本完成中小學校舍安全工程加固改造任務,基本完成農村義務教育資源的整合優化,進一步縮小城鄉義務教育差距。 2014年,農村學校的實驗儀器設備和圖書資料全部按照城市學校標準配備,教師配置基本均衡,形成比較合理的校長和教師交流制度。 2015年,全市義務教育學校實現教學質量基本均衡,建成和完善網上教研系統、網上教師培訓系統和教育資源網站。 數字特區 30年間,尤其是1981年創建經濟特區以來,教育事業發生了根本性變化。截至2007年,各級各類全日制學校由772所增為954所,比增23.58%;在校生由16.10萬人增為50.64萬人,比增2.15倍;教職工數由1.53萬人增為3.95萬人,比增1.58倍。 高等教育發展最快,增幅最大。高校由6所增為16所,比增1.67倍;其中本科院校5所,高職學院11所,在校生由6602人增為11.29萬人。建成碩士以上學位授予權的高校4所,博士后流動站15個,博士點131個,碩士點238個,并建有一批國家級、省部級重點學科、重點實驗室、重點專業和人才培養基地。 普通中學由34所增為88所,比增1.59倍;在校生由3.65萬人增為12.42萬人,比增2.40倍;高中發展更快,在校生由7328人增為4.60萬人,比增5.28倍;省一級達標校12所、二級達標校8所、三級達標校8所,2008年,在三級以上達標校學習的學生高達95%,在一級達標校學習的占51%。 小學306所,在校生由9.68萬人增為17.04萬人,比增76%。 到今年上半年,廈門有31所學校達到標準化,共完成義務教育標準化學校評估238所,占比71%,預計年內提升到92%,2012年,全市義務教育階段公辦學校都將達標。 按照廈門教育接下來5年規劃,力爭到2012年全市公辦義務教育學校接收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比例達到80%,2015年達到90%。 |
- 2011-12-22廈門特區30周年:從唯一“生命線”到“四橋一隧”
- 2011-12-21廈表彰48位舉報有功人員 央視將連播廈門特區專題
- 2011-12-20廈門特區建設30周年:廈門港 一個億噸大港的崛起
- 2011-12-20廈門特區30周年:一道道禁令 一步步文明
- 2011-12-17廈門特區30周年:60座橋梁搭建幸福回家路
- 2011-12-16廈門特區建設30年:住房30年從全國樣板到國家藍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