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滄無物業小區管理有一套:物業的事居民共同來做
名仕閣小區 東南網11月21日訊(海峽導報記者 駱余民 通訊員 鄭偉明 王賀生 文/圖)走近海滄興旺社區名仕閣小區,你會看見:進入小區的道路已鋪上了紅地磚,路面變得干凈了沒有污水,自行車則有序停放在小區里……這一切讓你很難相信,這么整齊有序的小區竟是個無物業小區。 其實,就在幾個月前,這個小區的門口曾堆滿垃圾沒人打掃,道路上污水橫流無人過問,小區車輛隨意停放經常擋住去路。 目前,全市都在學習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探索社區新的管理模式,這個無物業小區在短短幾個月華麗轉身,這引起了導報記者的好奇。近日,導報記者走進這個小區,試圖揭秘小區居民共同創造出的新管理模式。 變化:小區干凈了,居民開心了 時隔4個月,再次來到名仕閣小區,這里的變化著實讓人感到很意外。 這個位于新陽工業區的小區,大門口剛好是一個夜市,每天晚上都會有不少人來逛。 小區共有202家住戶,由于規模小,之前的物業公司退出管理,小區成了“沒娘的孩子”。 在不少人印象中:原先,小區門口的道路坑坑洼洼,還堆積了大量的垃圾,而且臨街經營餐飲的店面長期排污,導致店面后門的排污口堵塞。 現在,這一切,都消失了。 小區門口的環境發生很大變化:道路修得很平整,鋪上了紅地磚,花壇也修起來了,垃圾不見了,污水入管道了,臭味也沒有了。 再往里面走,原先堆積在小區居民樓下的垃圾也消失了,變成了一個停車場,停車場里的車子有序地停放著。墻上亂“爬”的電線也變得整齊了。 你完全就看不出,這個小區已經沒有物業管理快1年了。“這樣的小區看著也挺舒服的。”在名仕閣小區樓下,導報記者遇見了正在散步的老李,他說,自從小區原先的物業公司退出管理之后,小區就陷入了臟亂差,他也就不愛在小區樓下散步了,有些時候寧愿躲在家里。 如今,小區變得干凈了,老李又喜歡下樓了。看見小區環境變化,老李和名仕閣的不少居民都覺得很開心。治理:小區的居民一起來參與 “沒有物業,只有我們自己才能管理好小區。”一名業主說,正是小區居民一起努力,才會有大變化。這就是名仕閣能有這么大變化的秘密之所在。 去年,在全省進行“點線面”攻堅建設時,興旺社區居委會曾對小區進行整治,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當時,小區居民對小區的管理熱情還不夠高。不過,今年,興旺社區成為“美麗廈門 共同締造”的試點社區之后,小區的居民對整治小區環境熱情度高漲。 像小區居民戴阿安自己掏腰包,在小區內的空地上建立停車場讓居民停放車輛。居民吳炎欽則發動居民,一起動手,清理小區花壇里的垃圾,平整小區地面,讓小區停車場的面積增加。 在小區居民的共同努力下,小區環境變美了,停車難題也得到了解決。 同樣,一個一直沒解決的老問題,也是在小區居民一起努力下消失了。 原先,小區臨街經營餐飲的店面長期排污,導致店面后門排污口堵塞。 面對這個問題,小區居民寧榮良和沿街店面的店家一起商量解決之策。后來,大伙一起籌集資金,購買了水泵來清洗下水道,并組織人員及時清理被堵住的污水。 就這樣,在小區居民主動參與下,這個沒有物業管理所遭遇的難題一個個被解決了,連小區入口道路也有居民主動出資來修整。 模式:居民自發成立自治小組 小區沒有物業,要讓小區一直有序保持下去,那要怎么辦? 小區居民們也探索出了自己的模式:居民一起自發推選成立了7人自治管理小組,并在管理基礎上成立了業主委員會,對小區進行自治管理。“我們還制定了文明公約,這是由小區居民討論出來的。”業主寧榮良是小區自治組織的發起者之一,他說,小區自治組織負責籌集社區事務管理經費,每月按時深入居民家中收物業費,對日常社區事務開支做到公開透明。 據介紹,小區自治組織成立以來,每月物業費收取率達96%以上。 另外,業主們還充分利用小區資源,在小區空地建停車場,在為社區居民提供服務的同時,合理收取停車租金作為物業管理費的補充,探索出“低成本運作”的無物業小區管理模式。 在這個管理模式下,小區很多項目都得到了落實,22個改造完善項目已完成14個。近期,40多家商戶又出資一萬多元,完成了店面臺階磚化項目。 小區的一名業主說,此前居民群眾飽受垃圾之苦,現在環境好了,他們不少人就更加珍惜來之不易的共治成果,認為自己也有責任管好小區。 此外,興旺社區也將聽取群眾對小區業委會在環境衛生保潔、治安維護、物業費開支等方面工作的評價。 在對小區的自治進行評定后,社區將采取“以獎代補”的方式對小區業委會進行獎勵,調動業委會積極性,引導更多居民參與社區自治管理。 |
- 2013-10-31福州268個無物業小區下月完成整治 或社區統一管理
- 2013-10-15興旺社區名仕閣:無物業管理靠“微自治”
- 2013-09-03倉山區人大檢查視察社區物業管理和無物業小區整治情況
- 2013-08-22福州無物業小區長效管理,路在何方?
- 2013-07-27福州鼓樓區斥資6300萬改造60個無物業管理小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