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籍化學家蔡啟瑞院士喜迎百歲 十余院士排排坐
蔡啟瑞語錄 ●“我急于回國,除了覺得有責任為當時落后的祖國做點事情,還為了國內的寡母。” ●“我的手不靈了,今后不能打電腦了。我還有很多事要做,可是,現在身體不允許了。” ●“只要我還能動,腦子還能思考,我就要出來,去推動這些項目的研究。” ●“其實,我這一生最愛的只是一間實驗室。” 曲折回國 為了祖國,也為了國內的寡母 1913年,這位后來被公認為“中國催化科學研究與配位催化理論概念的奠基人和開拓者”的中國科學院院士出生在同安馬巷一個貧苦家庭。受惠于陳嘉庚先生的資助,他完成了從小學到大學的學業,1937年從廈大化學系畢業,1947年被廈大選派到美國留學。雖然條件簡陋,但他用了3年時間就獲得化學哲學博士學位。 1950年,當蔡啟瑞躊躇滿志準備回國參加新中國的建設時,趕上朝鮮戰爭。當時美國政府禁止在美留學的理工科中國學生回國。 之后,蔡啟瑞連遞了六年的離境回國申請,直到1956年才拿到離境簽證。回國前,他來不及辦保險金手續,也沒時間去領一筆優厚的薪金,因為他必須日夜收集資料,整理研究成果,才能把幾年來的實驗數據都拍成照片,全部帶回祖國。 除了覺得有責任為當時落后的祖國做點事情,蔡啟瑞說,“還為了國內的寡母”。這就是他心急回國的理由,簡單、樸實。 從頭開始 年過四十轉行,從事催化研究 上世紀50年代,新中國的化學工業和煉油工業還十分落后,要改變這一現狀,催化科學是關鍵。而在那時,我國的催化科學基本上還是一片空白。于是,時年44歲的蔡啟瑞毅然放棄已有建樹的結構化學領域,轉行從事催化研究,只因“祖國需要”,盡管這意味著他的一切都要從頭開始。 年過四十轉行,蔡啟瑞如今在中國教育界和科技界的德高望重,是用夜以繼日的執著與堅持換來的。 廈大化學系教授王野曾是蔡啟瑞的鄰居,他說,蔡先生一直執著奉獻,“好幾次夜半,我被先生叫去處理電腦故障,總見到先生仍在伏案工作,當時的情景依然歷歷在目”。 為了總結他的學術思想為后人所用,2010年,已97歲高齡的蔡啟瑞還常在電腦前打字到午夜,給《20世紀中國知名科學家學術成就概覽》化學卷中“蔡啟瑞”篇的撰寫者提供了近三萬字的電子版參考資料,以致他的雙腿和腳腫得讓人不忍目睹。該文稿經他過目,共來回修改了27次之多。 雖因2011年春摔倒住院臥床不起,但蔡啟瑞仍思維清晰,心系未竟的科學研究事業。他說,“我的手不靈了,今后不能打電腦了。我還有很多事要做,可是,現在身體不允許了。” 這就是他的治學態度,細致、嚴謹。 |
- 2013-12-01廈門籍作家高云覽紀念文集《永遠的豐碑》首發
- 2013-12-01廈門籍作家高云覽紀念文集《永遠的豐碑》首發
- 2013-09-07郭鶴年蟬聯全球榜閩商首富 廈門籍富豪僅3位上榜
- 2013-07-15廈門籍中國遠征軍老兵洪發祥陋室嚴重滲水
- 2013-07-15廈門籍中國遠征軍老兵洪發祥陋室嚴重滲水(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