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外來娃遭遇“上學難” 代表提出“積分制”
外來娃派位公辦小學(資料圖) 東南網1月23日訊(海峽導報記者 梁靜/文 張向陽/圖)“挖潛擴容”、“生源爆棚”、“學位緊張”、“形勢嚴峻”……這是近幾年來廈門小學一年級入學招生中出現頻率最高的詞。面對逐年攀升的外來娃生源,今年兩會有委員建議:今后外來娃進公辦校要拼“積分”,分數高者優先入學。而這個“分”由原本報名所需的“四證”折算而得。 優質教育引發“移民潮” 沖著廈門的優質教育資源,從周邊其他城市涌進廈門的“教育移民”正在逐年大幅增加。盡管廈門公辦學位也在逐年遞增,而且增幅不小,但仍有很多外來娃遭遇“上學難”。 市人大代表、東渡二小校長王靜說,福建其他地市很多市民愿意到廈門買房,都是為了把孩子帶到廈門讀書。兩會期間,在湖里區代表團聽取意見和建議的劉可清對此說法表示認同,他說,曾經有漳州、龍巖、泉州的市民在廈門買了房子,可是因為戶口沒解決,影響了孩子讀書。 除了現狀,王靜對未來的形勢更感到擔憂,因為向莆鐵路的開通,極可能加劇“教育移民”現象,再加上“翔安隧道、廈漳大橋建成,不少泉州、漳州的‘教育移民’涌入廈門”。 代表提出“積分制” 針對廈門的特殊情況,王靜提出了“積分制”。目前的思路是,“積分制”將只面向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實施,即把外來娃父母在廈務工的時間、繳交社保的年限等情況按一定的比例折算成分數,外來娃入學時,就根據分數從高到低排名,最終按排名就學。通俗點說,就是總分越高,越有機會優先入學。 而“積分制”的分可以從教育“四證”折算而來。所謂“四證”,就是暫住證、勞動合同、繳交社保和計劃生育證明。 王靜認為,外來務工人員對這個城市的貢獻力度越大,積分也會越高,回報相應也更多。 其實,今年提出“積分制”的還有市政協教育界別。不過,雖然提案有所涉及,市里也已開會研究,但關于具體的實施方案,目前尚不得而知。 對于王靜的提議,劉可清市長表示,前幾天的市政府常務會就專門研究了“積分制”,“這個問題(即外來娃入學問題)如果現在不及早考慮,有可能越來越嚴重”。他還表示,今年將新增的學位,就可以考慮采取“積分制”來操作。 |
- 2014-01-15外來娃的活動空間值得關注
- 2014-01-06四川夫妻15年來舉債 在廈門辦外來娃學校(圖)
- 2013-12-17外來娃“被”學閩南語,有必要嗎?
- 2013-11-26外來娃怎么教老師學者齊探討
- 2013-10-09廈門外來娃都上公辦學校 這才是公平么
- 2013-09-22廈門中小學生患齲齒顆數增加 外來娃牙齒更糟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