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手記】 既不能功過相抵 也不應過度擔責 我們從小就被教育:做錯了事情沒關系,承認錯誤還是好孩子。可是,做錯了事情,真的沒關系嗎? 記得小學時候的語文課本上,有一則列寧打碎花瓶的故事。他勇敢承認錯誤后,姑媽不僅沒有責怪他,還夸他是誠實的孩子。類似的,還有“華盛頓砍倒櫻桃樹”的故事。長大后,我們慢慢發現現實跟書本的差別:承認錯誤有時不僅沒有好處,反而可能惹麻煩。 中學時,記者愛看《讀者》和《意林》上的“心靈雞湯”。有一個故事是這樣的:18世紀中葉,美國哈佛大學圖書館突發火災,數百本由大學創始人哈佛先生捐贈的珍貴圖書被焚毀一空,只有一本書幸免——前一天晚上,它被一名學生違規帶回宿舍。隨后,校方公開表彰了這名學生,對他保留了珍貴的圖書表示謝意,然后又當眾宣布開除他:“沒有這一套嚴格的管理制度,整個學校就不能運轉,不能因為你而破壞了規矩。” 不論上述故事是真是假,李遠老師的說法很值得借鑒。承認錯誤和承擔責任,應該分開看,不能期待可以用承認錯誤來“功過相抵”,也不能承擔不應承擔的責任。龐女士應該在肯定孩子做法的同時,告訴他,勇于承認錯誤,也要勇于承擔責任,誠信做人,務實做事。? 劉東航 |
相關閱讀:
- [ 02-18]親戚無證駕駛出車禍 男子抬尸體聚眾堵路索賠
- [ 02-17]節后離職潮凸顯行業癥結 博士離職遭索賠10多萬
- [ 02-17]離職潮隱現行業新“癥結” 博士離職遭索賠10多萬
- [ 02-17]廈門一博士離職遭索賠10多萬
- [ 01-28]廈門:顧客吃燒烤被混混砍殘 向攤主索賠65萬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