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境重重 搖一搖會響的魚皮花生不見了 搖一搖,里面會發出響聲的魚皮花生,你聽過見過嗎? 1952年來廈門工作、現為廈門文史學家的龔潔,就曾親歷過這門神奇的技藝,但他也已經有四五十年沒聽到過了。 龔潔回憶說,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廈門食品廠有一位黃老師傅就有這樣一門絕活。但他秘不示人,做活的時候總是將自己鎖在一間房內,不允許任何人進去。而且堅持傳男不傳女,但兒子不愿學,最終,老師傅在文革中去世后,這項技藝也就失傳了。 不僅是傳承出現了斷層現象,根據廈門民盟的專項調研,現在廈門老字號還面臨不少問題和發展瓶頸。 首先是假冒偽劣產品的沖擊,市場上出現大量的混淆品牌,讓人難以鑒別,產生不好的印象。 其次,老字號也需要改變,提高一個層次,需要在技術、營銷手段上進行創新,這樣才能發展,才能適應市場。 第三,老字號單打獨斗,沒有抱團形成一個統一的氣場,像杭州、南京的老字號,它們凝聚成了一個團體,有統一的推廣和銷售渠道。 標準缺失 確認方式目前還存在一定缺陷 要想保護和發展廈門的老字號,首先得搞清廈門到底有多少老字號。那么,如何才能稱得上“老字號”? 其實,廈門傳統中并沒有“老字號”一說,而是稱為“好字號”,意即相信它、認同它、愿意成為它的顧客。而目前對老字號認定比較有公信力的是由商務部組織于2006年和2011年進行的兩次“中華老字號”認定,廈門總共有12家老字號進入名錄。2012年,廈門市商業聯合會也組織過一次廈門老字號的認定,最后確認了80多家。 但在廈門市老字號協會的籌備執行人楊毅看來,目前老字號的確認方式和標準還存在著一定的缺陷,市場上的老字號也存在著一定的亂象。“急需一個公眾認可的評選標準和方式。”楊毅認為,老字號應該是老百姓心目中認可、安全、穩定、質量標準高、誠實信譽好,尤其要有老廈門的文化傳承,這種老字號不僅是一個品牌,也可以是商標、產品、工藝、技術。 “肯定要有一定的市場穩定期,至少要10年。”楊毅介紹,從時間上判斷,老字號可分為解放前、文革前、改革開放前及近10年前。根據他們的調查了解,符合這些標準的廈門老字號,目前大概有200家。 此外,廈門還存在著不少由于各種原因中斷的老字號。廈門文史專家洪卜仁正在帶著一個志愿者隊伍挖掘這些曾經消失的廈門老字號,現在已經掌握一定資料的大概有50家。“將它們挖掘出來之后,我們會交給愿意繼續繼承這些老字號的人去做。”楊毅表示。 |
相關閱讀:
- [ 02-04]廣州老字號酒家改超市引顧客不滿 因旺場不旺市
- [ 01-24]探訪蘇州傳統年糕老字號 十三道工序日產5萬多塊
- [ 01-21]廈門老字號期待“涅槃重生”
- [ 01-16]習近平曾光顧 北京副市長叮囑慶豐包子不走樣漲價
- [ 01-15]老字號關門不能全怪租金高
- [ 01-15]“老字號”關乎情感關乎人文
- [ 01-13]廈門市民盟組織座談會 老字號如何傳承發展
- [ 01-09]北京內城1平米騰退費用已達10萬元甚至更高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