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舒適】 候船區座椅已達937張 細節方面也在不斷提升。之前為游客所詬病的候船大廳座椅過少問題,已得到大幅改善。 昨日上午10點,正是客流最旺的上島高峰,候船大廳的座位依舊有點緊張,但早先大批游客席地而坐的場景已經不見。 石金山告訴記者,目前候船大廳的座椅數已從最初的261張增加到了861張,算上候船緩沖區的76張,整個候船區的座椅數已經達到937張。接下來,港務集團還將在緩沖區再增加240張座椅,目前已向廠家下好訂單。 此外,為方便出行的媽媽和寶寶,候船大廳還增設了一間母嬰休息室。 石金山還透露,預計在兩周后,將有5臺自動售票機進駐候船樓,一方面為現場購票的游客提供更多便捷,另一方面也進一步分流現場購票的游客。 【新聞述評】 新常態下的一個“城市更新”范例 全面深化改革催生了《美麗廈門戰略規劃》的制定實施,讓廈門城市轉型、產業轉型和社會轉型的時代命題有了清晰的目標。在資源環境保護和利用上,廈門始終以“共同締造”凝聚社會共識,形成包容性發展新合力,這次海上公共交通動線調整重構折射了城市管理的新思路、新方法的效用。 ●本報記者 江曙曜 昔日,廈門有“英雄難過美仁宮”的說法,形象道出廈禾路拓寬改造前交通的擁堵。現在,雖然少有人套用此話來調侃廈門一些路段的擠擠挨挨,但是“英雄怕走鷺江道”很長以來一直是現實的問題,尤其是節假日自駕游的高峰期,鷺江道“車難行,車難停;人難走,渡難過”的城市問題,屢被網友詬病。“回趟鼓浪嶼真的就這么難嗎?”本地居民夾雜在成千上萬的游客中暴曬排隊,抱怨的聲音也不絕于耳。 顯然,城市的管理者聽進去市民游客的意見建議。10月20日早晨7點10分,一撥外地游客從東渡郵輪中心碼頭搭乘首班渡輪前往鼓浪嶼,讓醞釀討論傳聞已久的廈鼓輪渡航線調整的方案“塵埃落定”。 如果把它與之前的廈金航線遷移到五通碼頭,還有正在開展中的廈鼓海域旅游交通安全整治以及有條不紊開展一年的鼓浪嶼整治提升行動串連起來觀察分析,一項實現城市化動力結構轉型的戰略構想明晰可見——廈門市委、市政府正在從城市的特質上下功夫,著力提升城市承載力和宜居度,用主體功能拓展的理念,優化公共資源配置,已經在島內核心功能區梯次展開了“城市更新”行動。 從這次的城市海上公共交通動線調整和重構方案的發布和實施,中央駐廈媒體敏銳地意識到廈門城市管理改革走出新的路徑。一則發自新華社廈門支社的報道稱,廈門在加快建設美麗中國典范城市的“共同締造”行動中,瞄準發展空間不足、增長動力不強、生態承載力趨于飽和等問題,以構建現代產業支撐體系帶動經濟轉型,以“多規合一”突破城市轉型瓶頸,以“共同締造”創新社會轉型機制,激活、置換、更新城市發展空間。 經濟特區的最大優勢在于整合資源。改革開放初期,鄧小平同志的這句話道出創新城市管理體制機制的深刻內涵。如何以“美麗”為導向,堅持質量、效益和結構優化的原則,堅持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的原則,堅持保障和改善民生優先的原則,實現“要素推動”的粗放式增長向“創新驅動”的集約式發展轉變?大海灣、大山海、大花園。《美麗廈門戰略規劃》制定了一條突顯城市主體功能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之路,創新構想的“多規合一”規劃系統集成,把全市實施三個不同空間尺度的規劃,劃分為生態區、產業聚集區和城市生活區,引導各類資源、要素、產業向相應的功能區整合集中,形成了生產空間集約高效、生活空間宜居適度、生態空間山清水秀的新格局。 一種城市建設管理的新常態——“城市更新”正在我們的城市生動有效地實踐。“城市更新”,是21世紀“后現代”國際都市的一種思潮,一種方向,一種宣言、一種運作,目的是履行政府公共服務職責,改善城市人居環境,提高居民生活質量,提高土地使用效益,提升城市管理功能,實現城市公共服務設施和基礎設施的均衡供給,推動城市人文經濟地位再上一個新階梯。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兩院院士、著名建筑學家吳良鏞,作為中國“人居環境科學”研究的創始人,從城市的“保護與發展”的角度,提出“城市更新”與經濟、社會、文化的“有機更新”,使“城市更新”更加注重城市建設的綜合性與整體性。 由此看來,“城市更新”是主動適應城市發展,重新確定城市定位,注意延續城市歷史文脈,科學地規劃和務實地改革。強調依托城市現有的山水脈絡,避免城市在發展中大拆大建,以開發、改善、保護的方式,盤活用足主體功能最大化,讓居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曾厝垵“最文藝的小漁村”就是“城市更新”宜居建設中的城市化樣本。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上指出,城市建設水平,是城市生命力所在。廈門的城市轉型和產業升級在“發展品質之美”的導向下,更加重視破與立、傳承與創新、局部與全局的關系。省委常委、市委書記王蒙徽在鼓浪嶼調研時就多次提出,鼓浪嶼整治提升是實施《美麗廈門戰略規劃》的有效載體,是為“美麗廈門共同締造”開好局、起好步的重要環節。同時明確提出了以鼓浪嶼為軸心整合開發廈門海上旅游資源的創想。 順著這樣的思路,解決鷺江道交通不堪重負的老大難問題與海上公共交通動線的重構結合起來了,海上公共交通動線調整與鼓浪嶼整治提升行動并聯起來了,鼓浪嶼的回歸靜與凈,與體現廈門城市功能優化、平衡城市快與慢有機聯系,這樣的流轉環環相扣,事事關聯,一舉多得,一動皆活。廈鼓航線調整就像一只砝碼,壓動一連串改革的“開關”,自然被定義為“改變廈門城市空間結構”的一次行動。 以往,城市道路擁塞、區間不暢,許多城市想到的往往是砍樹擴路的辦法,這種被稱作“切開瓶頸,下移梗阻”的做法,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治標不治本。應該說,鷺江道的整治也經歷過就交通抓違章、就擁堵抓疏導、就挑販抓現行的階段,以致積重難返,成為城市管理的老大難。這次鷺江道整治被放在全面提升海上客運交通秩序和旅游環境質量的大背景下運作,按照“居民優先,客流分開,提升品質,安全第一”的原則進行,直指本心,切中要害,動一子而活了全盤棋,是城市管理的一次有指標意義的更新行動。從運行看,航線分流后不僅鷺江道“減負”,鼓浪嶼的游客分布也較均勻,流量較合理,島上旅游環境有了改善。 在全民旅游的時代,廈門貴為國際港口風景旅游城市,對海上旅游交通動線調整勢在必行。做足海的文章,盤活岸線資源,學習香港的做法,引入市場競爭機制,今后實行碼頭建設運營與船務航線經營分離,合乎城市發展、有利游客觀覽,照顧了市民出行。 海上,帆桅林立;岸上,游客如云。鷺江道客流交通壓力減輕后,將成為像上海外灘一樣的著名濱海觀景休閑大平臺,碼頭駁岸的使用功能也可以進一步調整,引進高端游艇帆船靠泊。而乘船前往鼓浪嶼的游客從上船開始,全程可以獲得完整的旅游接待服務,包括交通、導游、觀覽、休憩、娛樂配套,增加了出游的附加值。今后對碼頭、船舶、航線的運營資源采取市場化配置后,還將帶來海上旅游市場的增量變化,既讓游客多了個性化的選擇,也讓廈門的海上旅游資源得到充分開發利用。 共謀,共建,共管,共享。社會經濟新常態帶來的新觀念、新做派、新成效,廈門在“城市更新”中走群眾路線,創造性地運用“共同締造”的理念,再造政府有效管理的流程,讓政府的對外決策構想得到民眾的了解和認可,最大限度地獲取民眾的支持,有力推動廈門經濟特區全面深化改革蹄急步穩駛上“快車道”。 |
相關閱讀:
- [ 10-27]廈鼓新航線調整運行滿一周 鼓浪嶼不擠鷺江道減壓
- [ 10-27]廈鼓新航線經磨合漸入正軌 客流分開琴島旅游品質提升
- [ 10-20]廈鼓新航線開通 新航線、新客船、新碼頭帶來全新體驗
- [ 10-20]廈鼓輪渡航線今起調整 市民和游客“分開”上鼓浪嶼
- [ 10-20]今起廈鼓輪渡航線調整 最新上島實用指南發布(圖)
- [ 10-15]廈鼓市民通道啟動身份驗證 持假證別想混過市民通道
- [ 10-05]廈鼓輪渡時刻表將調整 市民從三個方向進出鼓浪嶼
- [ 10-05]為保障游客出行順暢 東渡郵輪碼頭增設公交線路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