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高潮视频在线观看,国产无套乱子伦精彩是白视频,国产国产人免费人成免费视频,国产特级毛片AAAAAAA高清

直通屏山|福建|時評|大學城|臺海|娛樂|體育|國內|國際|專題|網事|福州|廈門|莆田|泉州|漳州|龍巖|寧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東南網 > 廈門頻道首頁> 城事 > 正文

千年古剎南普陀寺的諸多創新舉措都走在全國前列

2014-11-28 08:35:04?來源: 東南網  責任編輯: 劉瑋   我來說兩句
分享到:

?

南普陀義工隊伍已有4000人加入

“人生的路上,我們都在奔跑,我們總在趕超一些人,也總在被一些人超越。人生的秘訣,就是尋找一種最適合自己的速度,莫因疾進而不堪重荷,莫因遲緩而空耗生命。人生的快樂,是去走自己的路,看自己的景。”

這個月的第一天,南普陀寺通過微信公眾號,向普羅大眾傳遞了這樣一條人生哲理。像這樣的“微營銷”,自今年以來,南普陀寺每天都在推送。“南普陀寺的微信號不報道新聞,我們傳遞的都是佛教哲理、人生哲理,我們希望用這種方式,能夠對大眾的生活有所幫助。”南普陀寺督監兼大知客德煌法師說。

在眼下這個生活節奏越來越快的時代,這座居于鷺島名山五老峰前的千年古剎,正在努力與時俱進,利用書籍、網站、微信、電視、動漫等渠道,不斷創新弘揚佛法的方式。佛法不玄奇,人間佛教就在生活里。

佛法輔導室致力于清凈來訪者的身心

2011年3月22日起,南普陀寺取消門票

首創中國漢傳佛教寺院免門票

不久之前,經過民主表決,則悟大和尚全票通過續任廈門南普陀寺方丈。這座藏身于鷺島名山之下的千年古剎,再一次走入人們視野。

南普陀寺始建于唐末五代,初稱泗洲院。明代時擴建殿堂,規模初具。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靖海侯施瑯收復臺灣后駐扎廈門,捐資修復寺院舊觀,又增建大悲閣奉觀音菩薩,依據“華嚴經”有言:于此南方有山,名補陀洛伽山(普陀),彼有菩薩,名觀自在。故遂將普照寺更名為“南普陀寺”。

現在,南普陀寺平均每天客流量近3萬人,不僅是朝拜圣地,也是深受海內外游客喜愛的旅游勝地。

然而,和國內很多“憑票入內”的寺廟及景區不同,自2011年3月22日起,南普陀寺就正式取消了門票,寺廟免費向社會開放,首開中國漢傳佛教寺院免門票的先例。

歷史上,自宋朝以來,南普陀寺均依靠寺田出租和善信施主的供養,來維持僧眾的生活和寺廟的修繕。自20世紀改革開放國家落實宗教政策以來,南普陀寺百廢待興,出于寺院自養及修建籌集經費的需要,開啟了收門票的歷史,票價由0.05元逐步調整至3元。

近年來,南普陀寺一直在醞釀取消門票的相關事宜。取消門票,寺院一年要減少兩千多萬元的收入,并且可能因游客暴增帶來治安、管理等諸多問題。因此,這一創新舉措在當時遭遇了不少的阻力和爭議。

然而,佛法不是用金錢可以買的。佛陀創立佛教的宗旨,是為了廣開方便之門,讓眾生都能得到佛法的利益,這是沒有任何條件的。如今,隨著國家經濟的發展,寺廟的自養已經不是問題,門票自然也應該適時取消。

如今,3年多過去,事實證明,取消門票以后,通過合理引導和管理,南普陀寺非但沒有出現當初人們所擔心的種種問題,相反,寺廟的整體秩序還得到了提升。“我們當時準備了一套預案,結果一直都沒用上。”德煌法師透露,“我們發現,以前收門票的時候,游客是消費意識,覺得進寺廟花了錢,寺廟就要為我服務;不收門票了,游客進入寺廟反而更加心生恭敬。原先寺里每天平均會發生二三十起糾紛事件,現在反而都沒了。”

“我們不需要門票。我們需要全體僧眾專心于內修外弘,把佛法實踐開來,弘揚出去,讓更多的十方善友真正得到佛光普照。”德煌法師說。

在此之前,2009年9月10日,南普陀寺已對幾千年傳統習俗的燒香進行了改革:在寺院入口設置贈香處,每人限請香一支。也就是說,在南普陀寺燒香也不要錢了。

取消門票之后,在今年的世界環境日(6月5日),南普陀寺再度宣布,將逐步取消現有的128個垃圾桶,倡導游客自覺帶走垃圾,努力建成國內首個無垃圾桶的佛教寺院。

明年,閩南佛學院將迎來90年院慶

創辦閩南佛學院,改變佛教教育模式

事實上,無論是取消門票、燒香改革,還是取消垃圾桶,都只是南普陀寺不斷改革創新的一個縮影。導報記者了解到,自民國以來,這座閩南古剎的諸多舉措都走在全國前列。“今天,全中國有知識的出家人部分與閩南佛學院有關。78年前我出家的時候,我的老師就出身于閩南佛學院。”今年4月,臺灣佛光山開山宗長、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會長星云大師在廈門大學舉辦了一場講座,對閩南佛學院給予了至高評價。

民國初年,政治革新。1924年,南普陀寺住持轉逢和尚倡議將南普陀寺由子孫寺廟改為十方叢林,實行選賢制度,開創全國先河。當時被譽為“閩南僧中巨擘”的會泉法師被民主推舉為南普陀寺首屆方丈。

次年,會泉法師與轉逢和尚創辦閩南佛學院。從此,海內高僧頻臨弘法,十方佛子競來求經。閩南佛學院稱盛一時,馳名中外,并帶動了閩南各地較具規模的寺院也紛紛開辦各類學院、學林、學苑或佛學研究會。

受此影響,傳統的佛教教育模式得以顛覆。以前,出家人是在寺廟里完成整個學習體系;有了佛學院以后,出家人都升級為“學院派”,教育體系更加系統完整,綜合素質也得到了進一步提升。

明年,閩南佛學院就將迎來90年院慶。當前,閩南佛學院已成為全國佛學界教學條件優良、師資力量雄厚、學生數量最多,且在海內外有廣泛影響的佛教高等院校。

曾任閩南佛學院院長的妙湛老和尚還力倡開辦中國佛教大學,并于1994年12月創辦了大陸第一所佛教慈善機構——南普陀寺慈善事業基金會,奠定了現在南普陀寺以佛教教育和慈善為主的基礎和規模。

設立佛法輔導室,將提供心理咨詢

現在,南普陀寺齋堂旁有一個特別的房間,經過大悲殿的游客們,總是睜大眼睛遠遠看著,不時探頭觀望。

這個房間就是正在對外試運營的佛法輔導室。

隨著社會的發展,各種新的社會矛盾和問題不斷涌現。社會變遷、競爭壓力變大、生活節奏加快,不可避免地給人們帶來許多壓力和沖突。

佛法正是治這些問題的一劑良藥。本著佛陀慈悲濟世的精神,南普陀寺佛法輔導室應運而生,為大眾提供佛法修學指導與答惑。

在布置佛法輔導室時,南普陀寺煞費苦心,反復比較與斟酌,盡力營造出清凈莊嚴的佛教氛圍,令來訪者一進入輔導室就立刻感受到來自三寶的氣息,來自南普陀寺清凈莊嚴的道場印象。

輔導室正中供奉著清凈莊嚴的藥師琉璃光如來佛像,一進門就能感受到來自佛陀慈悲目光的注視,當下就能夠清凈來訪者的身心。案臺、窗簾、茶幾、沙發、書架等都采用了自然原木色,使人感覺溫和平靜與自然親切。佛前供養著繽紛的香花與凈明的酥油燈,還有周邊點綴上的若干盆綠色植物,怡人悅目,充滿生機。香樟木沙發的擺放也極有講究,采用U形的包圍,不會直接面對面使目光直視造成心理壓力。在佛像背后還有一處屏風作為隔斷,此處相對隱秘,當來訪者有比較私密的問題時,在這隱秘的空間里,可以讓來咨詢的人能夠放下顧忌、暢談交流。輔導室選址也是有其考慮,面朝著大悲殿既能方便來訪者尋找,但背靠著山體又保持著一定的隱秘性。“坐鎮”輔導室的是來自閩南佛學院的法師,這些法師都是在閩院執教多年的老師,有著深厚的佛學素養與教學經驗。每周一到周五上午9:00—11:00、下午2:30—5:00,法師會接受大眾的請法。

現階段,輔導室僅接受佛法方面的輔導。隨著因緣成熟,預計在今年底,將會聘請一些具有國家心理咨詢師資質的居士參與其中,為大眾提供心理咨詢。“我希望以佛法的弘揚,來幫助大眾用佛法建立正確的心態,去面對人生中的種種境界,學會運用佛法指導生活工作,建立符合佛教教義的宗教生活,更好地適應環境、完善自我。”德煌法師說。

目前,佛法輔導室可用電話預約,未來還將結合網絡等形式豐富大眾預約的途徑。

4000名義工服務社會弘揚佛法

佛教要革新,要從山林走向社會,從寺廟走入家庭,從僧眾走到信眾,從談玄說妙到實踐服務。

2009年8月,南普陀寺組建寺院義工隊伍,向社會常年征召義工菩薩。寺院組織義工開展義務導游、網絡弘法、佛教梵唄、愛心慈善和放生護生等活動,為海內外的香客游客帶來便捷熱情的服務,已成為寺院一道新的風景線。

現在,南普陀的義工隊伍已有4000人加入,他們不光服務佛教,更走入社區、走入醫院,將佛陀慈悲帶給更多民眾,為社會做出更多貢獻。

與高校合作制定新時代叢林清規

中國漢傳佛教除了戒律作為僧人個體修行規則外,還制定了叢林清規作為僧眾共住集體生活規范。

不過,時代在發展,再遵從700多年前的叢林清規,已經無法滿足現代佛教發展的需要。進入21世紀,新時代背景下,寺院管理日益凸顯出各種新的問題,隨著寺院弘法多元化的發展,越發需要管理制度上的跟進。

導報記者獲悉,南普陀寺正著手制定一套新時代的《南普陀寺清規》,已形成設想草案。叢林清規的制定,將結合佛教界與學術界的力量,與中國人民大學展開學術合作,整合高僧大德與學術專家之所長,為佛教寺院的管理與發展提供一種切實可行的思路與實踐。

打造全國佛教主題文化突出的景區寺院

千年古剎,梵音裊裊。

歷經風雨洗禮,接下來,南普陀寺將致力于打造成為全國佛教主題文化突出的景區寺院。“南普陀寺身處特區,依山傍海,與廈大、環島路為鄰,是著名的風景名勝,參訪朝拜的信徒和游客日益增多。我們應該利用這一因緣,向人們宣傳佛教以及文明道德行為準則,人們在參拜、朝禮、休閑中,提升人文道德品質,完善行為基本素養,從而得到和諧友愛,凈化心靈,逐步成為有素養的公民。”德煌法師說。

目前,南普陀寺周邊地區景觀控制已得到政府部門的支持與落實,規劃明確,南普陀寺周邊50米范圍內今后不得再建高層建筑。

相關鏈接

佛教交流無邊界廈門弘法遍十方

自明末清初以來,隨著廈門、漳州、泉州等地閩南人移居臺灣,佛教信仰也隨之傳入臺灣并延續下來。

民國元年至二十三年(1912-1934年),南普陀寺首任方丈會泉大和尚先后七次應臺灣佛教界人士的邀請,赴臺灣基隆、高雄和臺南等地開展弘法活動,為臺灣佛教普施法雨甘霖。

曾任中國佛教會臺灣分會理事長的賢頓法師,年輕時曾來閩南佛學院參學,會泉法師講經弘法時,常令其追隨,隨時給予教導。

此后,太虛大師、印順法師等又先后赴臺灣弘法;臺灣的圣嚴法師、星云大師等佛教界著名人士亦先后來廈參拜南普陀寺,兩岸佛教交流頻繁。

此外,南普陀寺與香港、澳門、東南亞及美國等國家和地區的佛教界也有良性互動,或講經說法,說辦學興教,或建寺造塔,或著書立說,或舉辦種種學術研究的探討,或紀念歷代先賢的慈悲事跡,廈門南普陀寺弘法遍十方。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心情版
相關評論
更多>>今日熱詞
更多>>福建今日重點
更多>>國際國內熱點
  • 新聞圖片
更多>>娛 樂
  • 點擊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網站地圖 | 網站公告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