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美大學一地下車庫停滿被遺棄的自行車
東南網1月19日訊(海峽導報記者 吳林增 實習生 丁媛媛 文/圖)曾經,它陪著主人讀書、把妹。但是,在畢業季,主人一轉身,拉著行囊,離開校園,把它們給遺忘在校園一角。
在高校,被遺忘的它們,一輛接著一輛,風吹日曬,遍體鱗傷,漸漸成了“僵尸車”。學校的停車場、地下車庫,都成了它們的“墳場”。
日前,不少網友曬出“高校自行車墳場哪家強”,長沙一高校數千輛廢棄自行車引人關注。昨日,導報記者走訪了廈門多所高校發現,在廈門高校中也存在不少“自行車墳場”,很多“退役”自行車沒人管理使用,不僅占據了高校停車場,也造成資源的浪費。
現象
理工學院 “僵尸車”霸占停車區
昨日上午,在廈門理工學院集美校區,小陳牽著自行車,走在學生宿舍樓下。在他的兩側,是兩條長達100多米的自行車停放區。
這兩個停車區,在小陳眼里,已經不能算停車場。“我們都管它叫做‘僵尸車停車場’,”小陳說,“你看,長期被一些廢棄自行車給霸占著。”
導報記者沿著停車區走了一圈發現,停放在停車區內的自行車,不少車都是銹跡斑斑。而且,車身上布滿了厚厚的灰塵。很顯然,這些自行車已經被主人冷落了很久。
導報記者注意到,也有一些自行車已經剩下“殘體”,有的車身斷裂,有的輪胎泄了氣,也有的“斷了頭”。
不過,在這些破舊的自行車里頭,也有一些看起來稍稍比較新的。這些自行車也跟破舊自行車“混”在一起,隨意堆放。“這些看起來還行的自行車,估計是剛被出去實習或找工作的學長、學姐拋棄的,”小陳說,“每次經過宿舍樓下,看到這些‘僵尸車’挺扎眼。”
據該校保安介紹,對于無主被丟棄的自行車學校每年都會處理一批。但是,具體如何處理,保安稱不知情。
集美大學 地下車庫成“自行車墳場”
不僅廈門理工學院廢棄自行車多,在集美大學,廢棄自行車現象也是很嚴重。在集美大學,一提起“自行車墳場”,很多人都把手指向學生公寓。
導報記者來到其中的一棟學生公寓樓地下室。一到地下室,映入眼簾的就是黑壓壓的自行車大軍。地下車庫內,破舊不堪的自行車多達數百輛。
走近一看,有的自行車都已經“爛”了,車身零件散落地上。此外,銹跡斑斑的車身,也變得很脆弱。多數車輛,被灰塵給包圍著。
集美大學大三學生小魏將自己的一部嶄新自行車也停放在地下車庫,與破舊自行車放在一起。相比之下,小魏的自行車,顯得“高大上”。
從下車庫的階梯上,往下俯瞰整個車庫,破舊的自行車堆放著,猶如一個大型“自行車墳場”一般。
這些自行車堆放在地下車庫有多久?小魏說:“從我一進學校,這里就有很多的廢棄自行車,很多車輛都沒人要的。”“有些廢棄自行車在地下室待的時間,估計比我的學齡還長,”小魏說,“該地下停車庫,專門給學生停放自行車,但如今,卻成為了‘自行車墳場’。”
據介紹,除了這一棟宿舍樓地下車庫成“自行車墳場”之外,在該校其它宿舍樓地下室也存在類似現象。
探因
畢業之后自行車“退役”
眼下,高校內廢棄的自行車扎堆,已經是一個很普遍的現象。導報記者注意到,最近,不少網友紛紛曬出“高校自行車墳場哪家強”。
在廈門,多數高校或多或少存在“僵尸自行車”。為何高校內廢棄自行車如此之多?有知情人士告訴導報記者,校園“僵尸車”主要是畢業季的產物。
據介紹,多數高校校區都比較大,自行車已經被高校學子當做代步的首選交通工具,校園內自行車數量就非常多,幾乎人手一輛。
但是,學子們臨近畢業時,這些自行車帶不走,就面臨著如何處理自行車的問題。這些自行車,經過幾年騎行,被當做二手車收購的價值不高,而當做廢鐵賣價格又低。
所以,學生們嫌煩,就會將自行車棄之不理。所以,在高校內,被丟棄的自行車越來越多。
此外,還有一些自行車還挺新的,但是,由于主人出去實習或者找工作,一段時間放在室外,沒有騎行,風吹日曬雨淋,自行車老化、生銹、破胎。最后,即使主人回來,也不想用它了,就把它丟棄。
也有的被丟棄自行車,是主人“移情別戀”。主人更換了嶄新自行車后,將舊自行車丟棄。
聲音
“僵尸車”不能再“凍僵”
至于校園內扎堆的“僵尸車”,如何進行處理?昨日,導報記者采訪了不少學生,對于高校內“僵尸車”,多數學生認為可以進行回收利用。“學校可以進行統計,看那些僵尸車是否屬于無主車輛,如果確認是無主車輛,那么,學校就要著手處理。”學生小丁說,“僵尸車”扎堆校內,不僅浪費了資源,而且,破敗不堪的“自行車墳場”還影響校容校貌。
學生小劉則認為,對于“僵尸車”不能再“凍僵”,要進行“激活”。“一些相對還可以的,修修補補還能用的,則要把它利用起來。”小劉說,“現在學校都提倡勤儉節約,回收舊的自行車,也是一種節約。”
小劉說,甚至,有些臨近“退役”的自行車,學長、學姐們可以送給學弟、學妹,“這樣一來,還可以給學弟、學妹省點錢”。
被浪費的資源
集美大學、廈門理工學院等廈門高校,大量被閑置的自行車沒有人使用,卻占據了校園的停車場。看到這樣的現象,我們難免感到心寒。
這種現象的存在,恰恰是我們高校不能好好利用資源的一種表現。很多大學畢業生,離校前沒有好好處置這些自行車,又是對資源的一種浪費。
突然想起,曾任清華大學校長梅貽琦先生講過的一句話: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現在,我們不少大學的校園越建越大,學生上課不得不依靠自行車等交通工具,這本無可厚非,但是學生離校了,卻沒有好好處置好自己不用的自行車,反而占用了停車場,這正折射出了我們大學教育的疏漏。
這些年,我們一直在提倡資源回收利用,不少高校很多教授都在研究“資源可循環”。但在廈門的高校中,卻對任由學生廢棄的自行車堆滿停車場而不去作為,這不是在抽自己的嘴巴嗎?
這時,我想起了,廈門大學利用畢業生留下的自行車,弄起了校園公共自行車,將資源充分利用。廈門大學可以做到,為什么其他高校就做不到呢?其實,不是做不到,而是沒有去用心做…… (駱余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