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廈門將運用“物聯網”技術來輔助電梯安全監管。(資料圖/陳立新 攝)
廈門日報訊(記者 陳泥 通訊員 魏欣倩)福建自貿試驗區廈門片區將試點推行電梯安全物聯網,實時監測電梯運行,實現電梯故障自動生成預警,用“物聯網”技術來輔助電梯安全監管。市質監局日前出臺的“24條服務舉措”透露,廈門將從運用電梯安全物聯網技術入手,在自貿試驗區內開展特種設備安全監管試點,運行成熟后將向全市復制推廣。
據質監部門統計,福建自貿試驗區廈門片區內擁有特種設備的企業411家,現有特種設備共3176臺(套)。其中,電梯1077臺,起重機械818臺,廠(場)內機動車輛581臺,鍋爐27臺,壓力容器673臺。市質監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為確保區內特種設備處于安全、平穩運行的狀態,質監部門將通過明確主體責任,應用科技手段,推行綜合責任保險,提升特種設備的安全運行水平。
電梯使用管理單位
承擔“首負責任”
在日常生活中,因電梯安全事件引發糾紛,問責時各方發生扯皮的現象并不鮮見。但在自貿試驗區內,隨著“24條服務舉措”的實施,這種情況將大大減少。“電梯等特種設備在運行中發生故障,使用單位應承擔首負責任。”質監人員告訴記者。《特種設備安全法》第三十八條細則,“受托人履行本法規定的特種設備使用單位的義務,承擔相應責任”的表述,已明確了物業公司對使用過程中的住宅電梯需負首要責任。
為創新電梯安全管理社會共治機制,廈門質監部門將在自貿試驗區內推行電梯使用管理單位“首負責任制”,即由業主、維保單位、物業三方簽約安全管理責任,并向社會公開承諾。通過明確首負責任,加強電梯使用單位的主體責任意識,督促其加強電梯安全管理,配齊電梯安全管理人員,加強電梯日常巡查,選擇優質維保單位,加強對電梯維保過程的監督。
區內電梯維保單位
將明示服務“星級”
加強對電梯維保單位的監督,促進維保質量的提升,也是提高電梯安全運行水平的重要環節。對電梯施工單位開展質量安全管理等級評定,是督促電梯施工單位落實主體責任的一項重要措施。在自貿試驗區內,市質監局將率先試行明示電梯維保單位資質級別和質量安全管理等級。通過明示,推動電梯使用單位和社會公眾對維保單位的服務質量進行選擇和監督。
此外,市質監局還將在自貿試驗區內試點推行電梯綜合責任保險。“實施電梯安全責任保險,可以提高電梯事故責任單位的救助賠付能力,保障乘梯人的合法權益,促進使用單位提高電梯安全管理水平。”市質監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他們將積極配合廈門保監局,研究制定電梯安全責任保險試點實施方案,并率先在自貿試驗區內開展試點。
物聯網技術
助力電梯安全運行
在模擬電梯困人故障的演練現場,困人故障發生30秒后,電梯智能系統就會自動聯系上救援人員,并讓其與被困乘客進行實時通話……記者從市質監局了解到,這只是廈門電梯安全物聯網公共服務平臺要實現的一部分功能。按照《廈門市電梯安全物聯網公共服務平臺技術規范》要求,廈門“電梯安全物聯網公共服務平臺”由政府監察平臺和企業服務平臺兩級組成。通過運用物聯網、云計算等核心技術實現一個平臺分級使用,構建起電梯安全的整體保障體系。從去年開始市質監局試點啟動電梯安全物聯網平臺建設。目前,全市已有近500部電梯安裝了電梯安全物聯網平臺系統,逐步實現了自動報警功能。
為提升廈門片區內電梯安全管理的科技水平,市質監局積極推進96333電梯安全應急處置中心建設,同時還將進一步運用電梯安全物聯網技術,實現對區內在用電梯運行的遠程監測。據悉,此項技術的應用實現電梯運行狀態實時監測、故障預警自動生成、應急協調處置、事故還原、風險監控等功能,可以第一時間發現電梯故障,消除事故隱患,及時組織實施應急救援。此外,該技術還可以記錄運行、維保等方面的數據,為監管部門“無縫”監管提供一手資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