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們在庭院里泡茶、看報、聊天。 內厝澳路119號庭院從肥料味頗重的菜地變成今日干凈整潔的休閑區。 廈門日報訊(記者 黃圣達 黃曉波 吳耀東 王火炎)鼓浪嶼一直是鼓浪嶼人的家園。恬適自足的生活,寧謐清雅的環境,彬彬有禮的民風,總是那么讓人眷戀。 可“家園”的氣息卻一度變淡。曾經,島上居民買個針頭線腦、割塊玻璃,都要飛舟渡海;曾經,優質醫院關停并轉,缺醫少藥飽受詬病;曾經,社區管理滯后、居住環境惡化,和睦相親的氛圍漸漸遠去…… 以美麗廈門共同締造為引領,從社區功能修復入手,鼓浪嶼整治提升喚起了島上人文精神的回歸。一起種植園圃,一起打理庭院,一起為社區建言獻策,彬彬有禮的民風回來了,親善和睦的鄰里關系來了,高尚典雅的宜居社區回來了……人們發現,記憶中的家園,回來了。 一棵果樹:砍掉枇杷樹? “砍”出鄰里和諧 內厝澳路119號庭院,日頭正好。90歲的堯景玉和兩位老鄰居,坐在院子里的石桌旁泡茶話仙——就在一年前,他們所坐的這方休閑區,還是臭氣熏天的菜地。 對于菜地,堯老“怨念”頗深。庭院現有的27戶人家里,既有堯老這樣的原住民,也有許多近年才搬入的新租戶,過去大家各掃門前雪,院內曾經花木繁茂的土地,日漸荒蕪。漸漸地,有些住戶在荒地上種起了菜,挑起了矛盾:一來,曾經飄香的花圃成了肥料味深重的菜地,人們難以忍受;二來,種菜的住戶也時常為了“搶地”起爭執。鄰里關系,頓時緊張。 去年初,街道根據居民意見,列出一串“房前屋后小提升”計劃,內厝澳路119號名列其中。 提升,離不開居民參與。然而,即便是堯老這樣的擁護者,臨開工時,也犯難了——按照規劃,菜地將鋪成休閑區,有棵枇杷樹阻礙了工程。這棵樹,是堯老20多年前為愛吃枇杷的外孫女種下的,要砍掉,總覺可惜。 “可要是連我都不配合,大家又憑什么清理菜地?庭院又怎么好得起來?”堯老一咬牙:砍!這一帶頭,帶出了全體住戶的熱情,也帶出了如今這片美麗的庭院。借著這次庭院提升為契機,大家還組建起樓院黨群自治組黨支部,時常一起包包餃子、拍拍“全家福”。鄰里之間,其樂融融。 |
相關閱讀:
- [ 05-18]復活老建筑 “全島博物館”計劃推進鼓浪嶼人文再造
- [ 05-17]明日博物館日鼓浪嶼活動多 邀您看展聽講賞樂
- [ 05-17]政府商家居民聯手行動 鼓浪嶼重新回歸干凈整潔
- [ 05-15]市民點贊:閩南話版倡議書在輪渡每趟航班上播放
- [ 05-15]航線調整后鼓浪嶼客流得到控制 琴島終于回歸寧靜
- [ 05-13]探索共謀共建共管共享 鼓浪嶼社區生活充滿溫度與色彩
- [ 05-13]2015年鼓浪嶼共同締造亮點
- [ 05-13]鼓浪嶼整治提升系列談:全局視野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