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7月23日訊(海峽導報記者 孫春燕?實習生?韓欣樂?費天佑)日前,本報報道《濱北譚火鍋黯然退市了》之后,引起了不少餐飲業人士的關注。
“市場好,蜂擁而入;市場飽和,成批倒閉;倒閉過后,又有機會;資本再入,再飽和,再倒閉……廈門火鍋業似乎正在跌入‘養豬怪圈’。”有業內人士表示,譚火鍋退出廈門市場,不過是廈門火鍋業的“縮影”,預計用不了3年,廈門就將迎來火鍋“退市潮”。
現狀 涌來大批“門外漢”
“現在,廈門火鍋真是不好干,誰都想來分一杯羹,卻把整個市場做飽和了。”在廈門干了快20年火鍋的李老六告訴導報記者,去年至今,廈門市場上光重慶火鍋就開了30多家,還都是上規模、有品牌的。“不僅如此,還有不少麻辣火鍋嚷嚷著要來廈開店。”
如果大家能共同把市場做大,倒也是件好事,但在業者葉小姐看來,這兩年來廈“攪局”的很多都是“門外漢”,一下子蜂擁入市,發現不好做后又扎堆往外撤。“有的以前是做建筑的、有的是做服裝的,甚至還有開桑拿的。”葉小姐說,這些“門外漢”覺得火鍋店生意好,拿著錢就往里擠,殊不知火鍋店想做好也不容易。
李老六直言,各路資本“殺入”火鍋產業的結果是,廈門火鍋的平均壽命也就兩三年,能干七八年的非常少見,十幾年品牌的更是鳳毛麟角。
這不,在一位餐飲界人士的手機上,金榜路附近一家麻辣火鍋在轉讓;瑞景一家火鍋店要轉讓;中山路也有一家火鍋店想找人接盤;更有廈禾路一家火鍋店,還沒等他幫忙找到接盤的,就已經關門大吉了……
擔憂 3年內或現退市潮
火鍋業之所以如此誘人,漂亮的業績是主要原因。中國烹飪協會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2013年餐飲百強中,火鍋業態是唯一一個平均單店收入、凈利潤率都正增長的業態,具有較強的盈利能力。
不過,火鍋業標準化程度高、易復制的特點,也導致了發展的盲目性與同質化的慘烈競爭。“許多企業習慣跟風,凡事都是一窩蜂。養豬有錢賺,就一窩蜂養豬;開快捷酒店賺錢,就一窩蜂開酒店,結果導致生豬供大于求、酒店房間過剩。”葉小姐說,這樣的泡沫,如今已經出現在火鍋領域。
李老六也說,這和幾年前的“養豬怪圈”如出一轍,市場好,蜂擁而入;市場飽和,成批倒閉;倒閉過后,又有機會;資本再入,再飽和,再倒閉……
中國烹飪協會統計數據顯示,最近一兩年,發展強勁的是火鍋,但撤出部分城市、大批關店的也是火鍋,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發展的盲目性和競爭的無序化。
跟風快,倒得也快。餐飲界人士預測,用不了3年,廈門將迎來火鍋“退市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