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追蹤關注養護工人的安全問題,發現存在不少隱患
■養護方呼吁司機,在路上行駛時要遵守規范,并多留心
養護工人在作業時,并未采取安全防護。
廈門晚報訊(文/圖 記者 匡惟 江雨豐)本周一,3名養護工人在沈海高速作業時,不幸被車輛撞飛,造成兩死一傷。事故引起了市民對養護工人安全的關注,記者結合市民的反映以及近期走訪,發現有些養護工人在作業時,完全沒有防護,有些雖有防護,但并未到位。本報記者將調查發現的養護作業存在的隱患,一一反饋給相關部門。
未擺放安全設施:工人無防護,還會在路中穿行
昨天上午,在蓮花北路上,有6名市政道路維護工人在清理化糞池。作業時,6人的身后停著一輛黃色皮卡車,周圍并沒有擺放任何安全警示設施,但不斷有汽車駛過。
出租車司機李師傅認為,許多養護工人在路邊作業時,防護措施沒有做到位?!坝袝r還會有養護工人在馬路中間穿行,甚至是逆向行駛?!币虼?,平時行駛時,李師傅說經常遇到要躲避養護工人的情況。
部門回應
盡量選擇晚上10點以后作業
市市政工程管理處的蘇先生說,市政管理的養護工人主要負責城市的電路維修、管道清理以及瀝青路面的維護等,一般也有相應的保護措施,如清理管道時戴好防毒面具。而且,作業時會避開交通高峰時段,很多還會選在晚上10點以后進行,并且盡量一次性施工完畢。
蘇先生說,平時都會對養護工人進行安全提醒,但有時工人可能覺得作業時間不長,就忽略了安全措施。
車輛停在路邊,工人就在旁邊清掃。
工人緊貼警示牌:有了防護設施,卻沒有安全距離
前幾天,林女士駕車行駛在成功大道上時,看見養護工人蹲在路邊修剪綠化,唯一的安全防護措施是幾乎和背部緊貼在一起的反光三角警示牌。修剪完一處后,工人拖著警示牌往前幾米,再次蹲下工作。林女士擔心,如果汽車底盤比較高,很可能就會看不見作業的工人。
不過,廈門路橋管理有限公司陳經理坦言,確實會遇到開車不規范的司機闖入施工區域,即使沒有發生事故,也會讓人提心吊膽。
部門回應
路況各有不同,會因地制宜做防范
記者將林女士看見的情況反映給公路局熱線96300??头藛T說,成功大道的養護由兩個班站負責,她堅稱工人在作業時都會放置安全警示牌,并且有拍照備份。
而車輛行駛速度也較快的“四橋一隧”由路橋管理有限公司負責,因為車輛比較多,養護作業時間一般會安排在晚上10點后。陳經理說,養護時會根據不同路段的路況,因地制宜做好安全布控,但很難完全按照規范執行。因為有些路段比較特殊,完全執行規范會造成交通阻塞。
以車輛作為圍擋:來車來不及剎車,將會先撞上車
市民陳先生曾看到養護工人作業時,在來車方向的百米處停放一輛車。在陳先生看來,這是養護工人采取的一種防護措施,如果來車來不及剎車,就會先撞上停放的車輛,進而保護到車輛后方作業的養護工人。
陳先生質疑,這看起來是保護了養護工人,卻形成隱患,畢竟道路上是不能隨意停放車輛的。
部門回應
車輛后方1米左右還應放上反光錐
公路局文曾公路班站紀站長說,陳先生見到的情況存在,但并不是讓車輛代替安全圍擋,在車輛后方1米左右的地方,工人還會放置上反光錐,留下一段安全距離。
紀站長說,工人的安全防范意識還需要進一步提高。但工人也時常會遇到不守規矩的司機,駕駛時甚至會把反光錐碰倒,這也讓他們很煩惱。
設置安全范圍,作業更安全。
工作服顏色暗淡:反復水洗會褪色,且容易染上污漬
市民劉女士曾向本報反映,有些養護工人在作業時,雖然穿有橙色的反光衣,但有些顏色已經暗淡,甚至是發黑。因此,在路上行駛時,有時都很難一眼注意到路邊的工人。
一名養護工人說,黑色的污漬是修剪樹枝時染上的樹汁,無法清洗掉。即使沒有染上這樣的污漬,橙色工作服經過反復水洗,也會變得暗淡。
此外,劉女士還注意到,有些養護工人甚至穿拖鞋來工作。
部門回應
不影響夜間反光效果,會提醒工人
文曾公路班站紀站長介紹,每年都會給養護工人發放四套工作服,夏天兩套,冬天兩套。但工人長期在戶外工作,而且多是修剪花草、清掃馬路等,工作服難免會有些污漬,但總體上不會影響夜間的反光效果。
紀站長說,他們也一再提醒工人在作業時,一定要按照規范做好安全防護,但工人有時圖省事,不一定做到位。
【示范】
崗前先了解制度
按要求設反光錐
近日,在文屏路上,記者見到6名養護工人在修補路邊花草,并清掃人行道路。他們身上穿著亮橘色帶有反光條的工作服,并在距離人行道約1.5米的區域放置8個反光錐。工人作業時都在這個小小的安全區域內進行。
據介紹,公路局的每個班站都會有一本手冊,里面詳細講解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工人在上崗前都需要學習了解。按照規范,反光錐會設置在距離路邊1米左右的地方,在來車方向距離作業點10米左右的地方就要開始放置反光錐,給車輛留下足夠的制動距離。
提醒
請司機遵守駕駛規范
在采訪過程中,養護工人及其部門負責人都多次和記者提及,希望呼吁司機在路上行駛時,要遵守規章,要多留意路面情況,不要肆意加速或超車。保障養護工人的安全,不僅需要他們自身做好防護,還需要廣大司機一起配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