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韻豐年》鬧元宵。
閩南傳統戲曲文化傳承任重道遠。
薌劇表演《游西湖》。
閩南童謠《廈門海》。
說唱《文明廈門人》。
[核心提示]
廈門日報訊 (本版文/圖本報記者 陳冬 通訊員 劉平 林志杰)為進一步激活閩南民間文藝發展活力,集美區將持續深入實施地方戲曲振興工程,努力辦好集美區閩南曲藝創作基地和中小學“閩南戲曲示范點”,加大對區延平閩南戲曲藝術團等民間文藝團體的扶持力度,經常性地開展閩南戲曲調演,積極推進閩南生態文化保護區示范點建設,充分發揮非遺傳習中心的作用。
稍加留心,在集美區,您會收獲很多這樣的“驚嘆”:用閩南方言說的“相聲”——答嘴鼓,讓人捧腹大笑;瑯瑯上口、代代相傳的閩南童謠,古早味的閩南童玩,找回兒時回憶;歌仔說唱、木偶戲,穿越百年,令人回味無窮……
它們,都誕生于閩南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的中心腹地——集美,半數以上還是出自千年古鎮灌口;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名字,“非遺”或是“閩南民間文藝”。這些浸透著歷史氣息與人文色澤的非遺項目,就像精神界的“交響樂”,各展其長,最后合成一股和諧的旋律,帶來一場洗禮。
近幾年,在保護傳承閩南民間文藝、非遺項目,挖掘“人文集美”內涵,集美區作出了很多努力:建設全省特色文藝示范基地集美區閩南曲藝創作基地;出臺《集美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和傳承暫行辦法》,評審公布集美區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及代表性傳承人;制定《集美區民間文藝團隊扶持暫行辦法》,對表演給予扶持,對創作給予獎勵,對授藝給予補貼;在中小學設立“閩南戲曲示范點”,傳承人親自為孩子們教學;除了讓閩南傳統文化走進校園外,還走進農村、走進社區、走進企業、走進軍營;通過多種形式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到群眾心里……
尤為值得一提的是,集美區以閩南文化重鎮——灌口為文化,設立省級閩南曲藝創作基地,傳承以口傳文學為主的童謠和答嘴鼓,以及戲劇曲藝為主的歌仔說唱、布袋戲(提線木偶)和游藝競技為主的童玩等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其中,答嘴鼓、閩南童謠現均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基地還設有三個傳習中心和一個活動據點,分別是廈門實驗小學灌口分校的“閩南童謠傳習中心”、“鳳山祖廟答嘴鼓傳習中心”、灌口上塘中心小學的“閩南童玩傳習中心”;灌口鳳山廣場則作為“歌仔說唱”、“布袋戲”展演的據點。
集美區的閩南民間文藝從業者們也努力讓自身價值不被遺忘。這些帶有鄉土氣息和地域特色的表演,深受觀眾的喜愛,不僅走出了集美,走出廈門,甚至還走向了全國的舞臺,向外界展示其獨有魅力,用文化的力量鑄造“人文集美”的軟實力。
如何進一步激活閩南民間文藝發展活力?本周一,在集美區宣傳工作會議上,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賴朝暉給出了答案:“要深入實施地方戲曲振興工程,建設好集美區閩南曲藝創作基地,辦好中小學‘閩南戲曲示范點’,辦好集美區延平閩南戲曲藝術團,開展集美區閩南戲曲調演,加大對民間文藝團體的扶持力度,推動閩南民間文藝傳承發展。同時,積極推進閩南生態文化保護區示范點建設,發揮好非遺傳習中心的作用。”
今天,讓我們走進四位非遺代表性傳承人,體會他們為“人文集美”付出的辛勞和感動。
從孩童抓起傳承閩南說唱藝術
陳清平(國家級非遺答嘴鼓代表性傳承人)
今年81歲高齡的陳清平,見到記者,說的第一句話就是:“我這輩子的最大成果就是這六本書啦!”他用略微顫抖的手,捧著《集美閩南曲藝作品選編》《集美民間故事選》《草根緣》、《集美答嘴鼓》《閩南風》《陳清平閩南曲藝戲劇選》。盡管記憶力不太好,但他說起過往依舊難掩興奮。
小時候,陳清平最喜歡聽爺爺講故事、地方掌故、童話、“練仙敲嘴鼓”。有一次,他偶然聽到講古藝人曾歆的講古,被深深吸引住。可以說,曾歆的講古,對陳清平后來的閩南曲藝創作影響甚遠。十六七歲時,陳清平常常寫一些諷刺性的小品文。在參加文藝宣傳隊下鄉演出中,結識了一些民間藝人,了解了不少閩南曲藝,常常讓他產生創作的沖動。
上世紀70年代,陳清平在福州遇到答嘴鼓的第一代傳承人林鵬翔。得到老師的真傳,陳清平對答嘴鼓的理解、創作、表演有了新的飛躍。他的作品《廈門地名學》《梁祝新傳》《囡仔緣》《征婚趣談》參加市曲藝調演獲創作、演出四連冠。
答嘴鼓是具有閩南特色的說唱藝術,又稱“念四句”,近似相聲,但對白卻一定要多一些押韻成分,有點像北方的“數來寶”,只是不用擊節樂器,也有單人摹擬雙人對話的答嘴鼓,像是單口相聲。陳清平說,最先的答嘴鼓是單口,到林鵬翔老師時才演變成對口的形式——兩個人斗嘴似的閩南對口相聲。陳清平則將唱也融入了答嘴鼓。然而,隨著普通話的普及,閩南方言在慢慢淡化。抱著“不能讓答嘴鼓成為收藏品”的信念,陳清平帶著兩個得意門生——洪明吉和蔡紹琪投入到答嘴鼓的宣傳中,尤其是在灌口中學舉辦的幾期選修課,學校給予支持,也受到學生歡迎。
陳清平善于將故事翻新,至今已創作了上百篇作品。不過,他坦言,自己年歲已高,很難再出新作品。他說:“好的作品要經過三道創作程序——前期腳本、演員演出、群眾呼應,現在最缺的還是創作人才。”
成立藝術團展示集美非遺項目
張月萍(省級非遺歌仔說唱代表性傳承人)
今年元宵,在區文聯指導下成立的集美區延平閩南戲曲藝術團首次亮相,驚艷全場。
藝術團團長張月萍,集美區戲曲曲藝家協會副主席,也是陳清平的學生,是一位將歌仔說唱藝術傳承事業植入血液的藝術家。副團長鐘萍則是知名民間外景電視歌仔戲表演團體“陸萍坊”的發起人兼團長導演。
在延平藝術團成立前,集美區一直缺少一個真正能夠登臺的劇團。張月萍是看在眼里急在心上,“集美有那么多非遺文化資源,何不整合在一起,組織成立一個演出團隊呢?”于是,去年年初,張月萍來到集美區委宣傳部,這想法一提出就得到了認可和支持。隨后,在區文聯的幫助下,在區文化館的協助下,利用區戲曲曲藝家協會的平臺,聯合“陸萍坊”,藝術團很快就召集到一批本地區與臺灣地區閩臺戲曲優秀藝人,于去年10月正式注冊成立。
延平藝術團,以表演地方戲曲為主,如歌仔說唱、答嘴鼓、歌仔戲、高甲戲、小戲、薌曲小品、南音等。除了表演,還時常舉辦培訓活動,培養戲曲人才,傳承閩南文化。
張月萍說,藝術團目前有團員45人,以“80后”、“90后”為主,都是來自各行各業的閩南戲曲曲藝表演者和愛好者,平時大家忙工作,一旦有演出,就會像雨傘一樣很快“聚攏”到藝術團。
在集美區的歷史上,也出現過一些劇團。然而,在時代發展中,劇團經歷起落沉浮,最終因生存問題而解散。這回,延平藝術團吸取了失敗的教訓,通過新媒體等與時俱進的傳播方式,吸引了一批批年輕粉絲。“有年輕血液的加入,劇團才會有生命力。”張月萍說。
張月萍高中畢業就進入薌劇團,勤奮好學的她,除了當好演員,還學會彈奏各種樂器,尤其是月琴彈唱。所以,現在的她,作為非遺傳承人,除了負責藝術團的事務外,還要每周走進校園,挖掘“好苗子”,讓閩南傳統文化走得更遠。
技藝傳四代“指上藝術”有傳人
黃月嬌(市級非遺木偶戲代表性傳承人)
“一口說盡天下事,十指牽動萬人心”。說的是木偶戲舞臺雖小,卻大有乾坤。在灌口,有一個木偶世家——“灌口鎮木偶劇團”,是廈門市打倒“四人幫”后第一個恢復演出的農村文藝團體,當年演出傳統戲《戰潼關》,觀眾達到3000多人。從此,劇團走村串鄉,至今仍活躍在閩南城鄉。
這個劇團,主演是父親、女兒、兒子三人,技藝四代相傳。劇團的靈魂人物黃亞水,今年81歲,師從已故閩南布袋戲大師鄭福來,上世紀50年代從漳州來到廈門前場公社演戲。
女兒黃月嬌從小跟隨父親四處演出,耳濡目染,很快學會了木偶戲基本的唱、念、說、打等要領。她說,出生后就整天看,睜眼閉眼都是,學木偶戲,既有快樂又有悲傷。
在她的記憶里,下鄉演出的艱辛和困難,曾讓她多次想要放棄學習木偶戲。“當時我爸爸聽到我不想學了,氣得說要和我斷絕父女關系。我為了學木偶戲,已經和丈夫鬧過好幾次離婚,最后,還是從了父親,把丈夫拉過來一起唱戲。”
父親黃亞水的厲害之處在于,一連演出一年,劇目都不會重復。他的丑角表演,動作夸張,令人捧腹;其子黃明輝則擅長武打,十八般武藝,樣樣皆能。過去木偶戲盛行,一個劇團忙不過來,黃月嬌和丈夫又另外以父親的名義成立劇團演出。她嗓音好,憑借一雙巧手,一人塑造傳統戲曲中的旦角、生角。演一場兩個多小時,手臂早已酸得不行,成了職業病。
“這年頭,年輕人誰要學這個?收入低,聽起來也不像體面的事業,唉……”這一聲長嘆,當地許多民間文化藝人都心生共鳴。隨著年紀的增長,作為第四代傳人的黃月嬌,內心的焦慮和憂思與日俱增——不能讓傳到自己手上的木偶戲就此失傳。
“怎么做才能讓木偶戲更廣泛地傳播和傳承?進校園!”如今,黃月嬌在杏南中學每周上一次課,令她意外的是,孩子們對木偶戲特別感興趣。有兩三位學生甚至拜她為師,并有了登臺的機會。說到這,黃月嬌會心地笑了,這個心頭一直壓著木偶戲傳承責任的民間藝人,眉頭終于舒展起來。
唱閩南童謠閩南文化進校園
林玲(市級非遺閩南童謠代表性傳承人)
“天烏烏,要下雨,阿公舉鋤頭,要撅芋……”在廈門實小集美分校,這樣的閩南童謠早已走進了課堂。作為市閩南童謠表演基地和集美區閩南童謠傳習中心,該校在2006年就將閩南童謠引入課堂,成為必修課程。
實小集美分校校園里有“兩園一室一區一廊”,即:閩南文化園、閩南中草藥園、閩南童玩區、閩南動植物標本室,閩南童謠長廊建設。千回百轉,美不勝收。閩南文化進校園,是該校辦學的特色之一。閩南文化博大精深,他們選擇了最容易被孩子理解、接受的閩南童謠。他們在課時、師資、教材等關鍵環節都付出了大量的努力,并得到完美的解決。
現在,實小集美分校已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閩南童謠”的保護單位,老師林玲也是市級代表性傳承人。“學校有四分之三的老師和一半的學生會講閩南話,知道一些閩南風俗習慣,這為學校開展閩南文化進校園提供了條件。同時,學校地處灌口,是八閩古鎮,有著獨特的文化優勢,可以提供廣闊的舞臺。”林玲說,現在,每個班每周都有一節閩南童謠課。
在實小集美分校,如何做到讓孩子們體會濃厚的鄉情氣息,而不影響學習?“寓教于樂是秘訣。”林玲說,孩子們和老師一起,學講閩南話、看閩南話節目;傳唱閩南俚語、歇后語,玩閩南游戲,參加閩南童謠夏令營;聽民間藝人“講古”、學表演民間曲藝。此外,學校還努力使校園成為孩子們學習傳統文化的樂園,學生畢業時,還要考這些知識,比如要會唱幾首閩南童謠、辨認幾種閩南中草藥。
作為傳承人,林玲一直覺得,挖掘開展閩南特色德育教育,大有可為,讓出生在閩南或生活在閩南的孩子,學習先輩們努力打拼、敢沖敢闖的個性。林玲說,一方面要突顯以“閩南童謠”為主題的校園環境建設,另一方面則在教學中滲透閩南童謠文化的教育。
記者手記>>
讓傳統藝術不忘“回家”路
在人文底蘊豐厚的集美區,民間文藝團體活躍于城鄉,自娛自樂,共娛共樂,享受藝術,歌唱生活。這種民間藝術,保存著地方語言和世俗風情,能夠喚醒人們內心深處沉睡多年的記憶。
民間藝術,素來以“人”為核心,人在曲傳、人散曲終,身懷絕技的老藝人的流散和去世,甚至會導致一些劇種的消失。所以,在采訪中,傳承人最擔心的問題就是民間藝術的存續問題。他們說,目前雖有升溫,但仍困境重重。
要找到傳統閩南民間藝術與當代人審美取向中的共性,使傳統民間藝術在年輕人中傳承下去,通過政府和民間、民眾的共同力量,不忘“回家”的路,讓走近的每一個人,都能浸潤其中,感受閩南傳統文化無窮的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