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區域性國際商事糾紛解決中心 ●廈門仲裁委員會 近年來,廈門仲裁委著力推進事業單位改革,走中立化、市場化的發展道路。通過分設機構,實現仲裁與調解可分可并,打造綜合性的糾紛解決服務平臺。成立了廈門仲裁委員會國際商事仲裁院及廈門市仲裁員協會國際商事調解中心,分別設立仲裁機構和調解機構的模式,實現仲裁與調解可分可并,在理念實行、制度設計上實現國內首創。完成從調解個案到調解制度輸出的升級服務。 立足廈門,著眼東南,布局全球。倡導并實施為總部設在廈門的大型企業提供跨地域糾紛解決服務的戰略。同時,積極拓展第三地仲裁,擴大區域影響力。在廈門國際商事仲裁院和廈門國際商事調解中心的專業指導委員會中首次引入臺灣籍專家擔任委員,擴大在臺灣的影響。專門成立國際商事仲裁規則起草小組,制訂國內首部專門的國際商事仲裁規則。在廈門舉辦高規格的“中英海事仲裁研討會”,與英國倫敦海事仲裁員協會進行座談,雙方就人才推薦、培訓合作、專業支持等方面達成合作意見。通過與國際知名仲裁機構的直接合作,提升廈門仲裁委的國際化程度,進而擴大在全球的影響力。 創新調解模式 矛盾不出街道 ●湖里區禾山街道 禾山街道根據《廈門經濟特區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促進條例》要求,積極整合各綜治成員單位資源和社會力量,成立了多元化糾紛解決服務中心。去年7月份運行至今,成功調處了案件198件,涉及金額2819萬元。 多元化糾紛解決服務中心為群眾提供受理—分流—調解—督辦—反饋一站式服務。下設金牌調解工作室、人大代表調解之家、法院巡回審判庭、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庭、網絡調解室等。安排專人接待受理,按糾紛類型整合力量調處。 整合各類資源,實現多元共調。實施“3+N”警民聯調。依托派出所設立“3+N”警民聯調中心,共同化解發生在轄區的治安案件。延伸勞動糾紛仲裁,采取“調裁結合,以調為主”的工作方針,為勞動爭議調解者提供“零距離”服務,實現案件快立、快調、快審、仲裁相結合的一站式勞動糾紛解決服務。 創新調解模式,矛盾不出街道。服務中心騰出場所打造溫馨調解室,將司法人文關懷融入到調處全過程。創新“互聯網+”模式,切實減輕群眾負擔。創立金牌調解室,讓老百姓可以享受到“專家門診”式的調解服務。邀請6名各級人大代表成立全市首家人大代表調解之家,共同參與矛盾糾紛的化解,取得較好的成效。 扎實推進勞動爭議多元化解工作 ●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去年以來,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依托勞動關系糾紛解決體系,以提高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效能為目標,實現訴訟內外各種糾紛解決方式的有機銜接與融合。 加大調解力度,促成仲裁階段調解;靈活辦案程序,開創案前調解先河。開設了專門的案前調解受理窗口,逐步將案前調解的受案范圍推廣到具有調解可能的所有爭議,并形成了包括基本概念、工作流程、文書樣本、實務操作要求在內的一整套比較完整的案前調解程序體系。力推“1118”工程,打造派出庭示范點。“1118”工程最大的亮點就是在全省率先設立主街道勞動保障監察室和仲裁派出庭。 加強交流協作,建立調裁訴對接機制。與市中級人民法院、市總工會聯合制定《關于構建勞動爭議調裁訴對接工作機制的實施意見》,成立市勞動爭議調裁訴對接委員會,在市總工會下設“一室兩庭”(工會勞動爭議調解室、人民法院勞動爭議巡回審判點和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派駐工會仲裁庭),促進勞動爭議快調、快裁、快審、快結。聯手法律援助中心,建立法援律師駐點機制,由各級法援中心派駐法援律師,定時、定點為來訪群眾提供免費咨詢。 下一步,還將在基層探索開展勞動爭議一站式糾紛解決服務平臺建設,及時有效地預防和化解爭議,維護勞動關系和諧穩定。 |
相關閱讀:
- [ 04-11]會車時互不避讓還上嘴 司機氣不過竟扎破對方輪胎
- [ 04-05]孩子和小伙伴鬧翻求助父母 專家教你如何應對
- [ 05-09]女兒與父親發生矛盾躲進同學家 父親以為被人拐騙
- [ 12-26]道路交通事故各種糾紛 今后有望"一站式"處理
- [ 11-01]婆媳對打家中上演武斗劇 婆婆將兒媳告上法庭
- [ 11-01]婆媳對打家中上演武斗劇 婆婆將兒媳告上法庭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