翔安小流域整治成效顯著。(朱毅力 攝)
廈門日報訊(記者 王元暉 沈彥彥 翔安記者站 林瑞聲 余慶東)湛藍的海面,倒映出天上的朵朵白云,站在岸邊,人們一眼就能看清遠方的高樓和群山。盡管當前翔安簇擁著多達69個省市重點項目,但這里的空氣卻依舊清新怡人。
天更藍,水更綠,山更清,城更美——“美麗廈門·典范翔安”的宏偉圖景中,這幾個首要元素清晰可見。上周五上午,翔安召開全區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工作會議,傳出有力聲音:必須秉持包括綠色發展在內的“五大發展”理念,繼續在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道路上邁開大步。
這是對2015年翔安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工作的深刻總結,更是對今年該領域重點工作的精細部署。過去的一年,翔安不僅在全市6區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目標責任書考核中取得了“優秀”的成績,還一舉拿下了“國家級生態區”的殊榮。
不久前翔安區印發實施的《翔安區生態文明示范區建設規劃》,再度把一個嶄新的目標鋪展在人們眼前——舉全區之力創建國家級“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
生態立區
推進經濟與環境同步發展
約202平方公里的生態控制線,把翔安的青山綠水攬入懷中。如今,這一面積占全區比重達49.09%的綠色區域,為翔安的生態文明建設奠定了最穩固的根基。
一個覆蓋鎮(街)、村(居)的環境監管網格體系,也已經牢固地搭建起來。《翔安區網格化環境監管實施方案》、《翔安區大氣重污染應急預案》接連出爐,《翔安區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修訂完善。去年,翔安四項主要污染物減排指標均超額完成年度控制任務,削減率分別為3.4%、5.36%、2.73%和8.3%。
上周五的會議上,2015年翔安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工作優秀單位和先進個人光榮地接受表彰——透過他們的汗水和業績,人們很容易注意到翔安大力推行的生態文明考核制度、表彰獎勵辦法和“一票否決”制度。翔安區把生態文明考核結果納入政府績效管理和領導干部政績考核內容,2015年度區長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目標責任書總評分達97.56分,從之前的“良好”晉升為“優秀”。
空氣質量提升行動,水環境治理改善行動,土壤污染防治行動……一項又一項強有力的行動持續展開,翔安把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工作的著力點,牢牢地放在治理、保護和修復上,全方位改善生態環境質量。
空氣質量方面,翔安建立空氣質量周分析、月通報制度,科學分析影響環境空氣質量的各項因素,及時協調解決相關問題;水環境方面,翔安積極落實“河長制”,大力推進水體治理和生態修復,對全區265公里河流進行一次性清理和日常養護,完成九溪上游水利治理工程和內田溪景觀工程;土壤污染防治方面,翔安突出重金屬和固體廢物防控,完成陸域、綠色森林生態屏障造林面積2005.9畝,轄區森林覆蓋率達30.39%,農村實施污水處理覆蓋率達95.6%,退養拆除467個畜禽養殖場……
在“一個戰略、一張藍圖、一個平臺”中實現綠色決策。翔安把環境保護工作有機融入“多規合一”平臺,不斷探索將環境要素融入社會、經濟、國土、城鄉等各領域,落實建設項目審批流程改革。去年,該區共審批建設項目167個,同比增長15.6%,依法依規處理各類環境投訴588件,處理率100%。
如今,任何環境違法行為,在翔安都無處容身。這一點,從以下數字便一覽無余:去年該區累計出動5203人次,檢查企業2063家次,依法立案91家,行政處罰立案增長率42.19%,處罰金額284萬元,增長率27.64%,移送涉嫌環境污染刑事案件4起。值得一提的是,翔安還在全省率先實行“按日連續計罰”規定,對2家企業實行環境污染“按日計罰”,一度成為焦點。
強化責任
生態文明建設取得新成效
《翔安區生態文明示范區建設規劃》、《翔安區“十三五”環境保護規劃》等,如今不僅為人們描繪出亮眼藍圖,更成為當前翔安人在新常態下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行動指南。
小流域綜合治理、提升空氣質量、工業污染防控、農村污染防治、城鄉綠化建設,作為“五大重點”,融入了翔安今年生態文明建設的工作脈絡中。無疑,它們為翔安國家級“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的創建,提供了最有力的支撐。而翔安區大力推動實施的“大氣十條”、“水十條”、“土壤十條”,如今也已像離弦之箭,直指各類環境污染隱患。
生態文明建設任重道遠,翔安區深知,要做好這項系統工程,必須依靠各級各部門齊心協力共同推進,也必須依靠嚴格的責任制來保證各項工作的落實。值得關注的是,從今年開始,翔安環境保護責任從政府負責轉為“黨政同責”,“領導干部任期生態環境目標責任制”、“自然生態資源資產離任審計”、“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等制度,也在翔安快速確立。
在這樣的背景下,今年,除了落實“區委書記區長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目標責任制”之外,翔安還首次向各鎮(街)黨政主要領導頒發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目標責任書——毋庸置疑,這既是明確責任,也是傳導壓力:如今,“屬地管理”責任已被他們扛在肩上、抓在手里,“環境質量只能更好、不能變壞”已成為該區以及各鎮(街)的環保責任底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