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建好的洪塘村赤土社生活污水處理系統。林廣明攝 廈門晚報訊 (《海滄周報》記者 洪欣琳)生活污水由地下管網匯入污水處理系統,變成“中水”排入河道溪流,有效地保護了生態環境。記者昨日從海滄區建設局獲悉,海滄區開展村莊污水治理工作兩年來,對全區四個街道的75個村莊建設污水管道,接入市政管網或進行分散式污水處理,目前已完成總投資額的76.9%,位列全市島外四區前茅,并將于本月底基本全面完成,實現村莊污水治理全覆蓋。 “實行雨污分流后,村里環境舒適多了” 記者來到東孚街道洪塘村赤土社自然村,一條條整潔寬敞的村道、一個個明亮大氣的房前庭院呈現在眼前。曾幾何時,這里因村民隨意排放生活用水,門前屋后污水橫流、蚊蠅亂飛。而且,雨水和生活、生產污水未經過截流分離,就一同排入過蕓溪中,使得路人經過溪邊要掩鼻匆匆而過。“自從我們村實行雨污分流后,村里環境舒適多了,經過過蕓溪也不再需要小跑過去了。”村民小林明顯感受到了村里村外的變化。 “雨污分流的污水治理是實現美麗鄉村的基礎工作。”東孚街道辦事處副主任鐘艷慶帶領記者來到赤土社的生活污水處理系統池邊,這套無動力生化處理系統正在柵欄內靜靜地工作著。村里的污水就是在這里經過處理后排入河道,相關部門定期對處理后的水質采樣檢驗,公示監測數據。 已完成56個自然村的污水治理,19個村正在收尾 目前,海滄區已建成污水管網182.1公里,完成56個自然村的污水治理,還有19個正在施工掃尾或設備調試。其中,東孚街道已完成33個自然村雨污分流管網工程建設,設立污水處理站22個,雨污分流主管網均已完成。在“共同締造”春風的吹拂下,總長約12公里的大曦山美麗鄉村景觀帶,把天竺山風景區、過蕓溪流域、大曦山公園等旅游景觀無縫對接起來,實現連點成片效應,形成綠意蔥蘢的“山水田園風光綠廊”。 據介紹,8月底前海滄區將繼續完善已建成的污水處理項目,進一步提高污水管接入比例。同時,對部分早年建成的老舊管網和設施也將進行維護和提升改造,提升管網和出水質量。 【相關新聞】 “雨污分流” 是指雨水通過雨水管網直接排到河道,污水則需要通過污水管網收集后,匯入污水處理系統進行處理,水質達到相應國家或地方標準后再排到河道里,以防止河道被污染。 污水處理系統 生活污水處理系統投用后,赤土社家家戶戶的生活污水都由地下污水管網匯入該系統,依次經過初沉池的水解酸化、四個生化池的生物接觸氧化以及人工濕地的攔截和吸收,最終處理后的污水達到《廈門市水污染物排放標準》二級排放標準成為“中水”,再經由出水口排放至過蕓溪中,有效保護過蕓溪流域水質。 |
相關閱讀:
- [ 06-28]廈門將整治“三小”行業 從源頭治理保障食品安全
- [ 06-27]廈共同締造創好成績 思明社區治理工作坊獲大獎
- [ 06-15]梧村隧道蓮前轉盤邊坡治理工程啟動 預計8月完工
- [ 06-14]孩子別怕我們保護你 廈門市開展校園欺凌專項治理
- [ 06-14]廈門市開展校園欺凌專項治理 近期連續發生兩起
- [ 06-12]海峽社區治理論壇舉辦 分享社區工作的經驗和感悟
- [ 06-12]海峽兩岸社區治理論壇開幕 閩臺12對村里結對子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