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60年代,往來廈嵩航線的小舢板。楊羽翔供圖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往來廈門至嵩嶼的渡輪。
廈門至嵩嶼現在用的渡輪。
廈門島四面環海,島內外往來長期依靠“四橋一隧”。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機動車數量猛增,部分跨海通道交通壓力很大,尤其是早晚高峰期間的海滄大橋比較擁堵。
7月12日起,島內第一碼頭—海滄嵩嶼碼頭這條歷史悠久的“海上公交”線路,加密早晚高峰船班。具體加密方案為:第一碼頭至嵩嶼碼頭7時10分增加一班船(單程)、嵩嶼碼頭至第一碼頭18時45分增加一班船(單程,冬令時即每年10月1日至5月31日,改為在17時45分增加一班船)。
廈門輪渡有限公司介紹,此次加密船班主要是為滿足海滄區與島內市民上下班出行需求,打造避開擁堵、綠色低碳、2元快速跨海出行的通道。
今天,晨報記者就帶你走進這條古老又時尚的“海上公交”———廈嵩航線,解讀它的前世今生。
海西晨報訊(記者雷妤 實習生何昕玥)海滄大橋日漸擁堵,人們不禁將目光轉向了海上———一條幾乎已被世人遺忘的廈嵩航線,如今又被人想起。
自古以來,廈嵩航線就是一條廈門島通往內陸的重要通道,伴隨著時代變遷,它幾經沉浮,有過輝煌,也有過落寞。
在這個陸地資源趨于飽和時代,這條航線又被賦予了新意義,人們給它取了一個新的代名詞———海上公交。
[前世]
廈嵩航線自宋通航
魯迅說,地上本沒有了路,走的人多了,也就變成了路。換種說法,陸上本沒有渡口,停靠的船舶多了,也就變成了渡口。
在文史專家郭坤聰看來,廈門島、鼓浪嶼、海滄間的交流往來,離不開這一個個渡口、一艘艘船舶。海滄發現人類活動在3000多年前,海邊打魚的小船有許多,其中有一姓李漁民打魚至鼓浪嶼,并在島上安營扎寨,人類繁衍,廈門島也漸漸有了人氣。
嵩嶼位于廈門島的西岸,隔海與廈門島相對,相距2海里。《廈門交通志》中有記載,自宋至今與廈門島對渡。經過千百年發展,嵩嶼—廈門、嵩嶼—鼓浪嶼,漸漸形成了一條約定俗成的海上航線。郭坤聰說,上世紀30年代,有民營企業經營這條航線,而1949年之后,廈嵩之間更是來往密切,船舶有私營、民營和國營。
1928年,廈禾路前的第一段堤岸筑成,為便于識別9個碼頭的座位,就按照順序分別命名,廈禾路頭居于堤岸之首,顧稱為第一碼頭。之后,第一碼頭就成了廈嵩航線的一個渡口,人們在第一碼頭乘坐舢板或者汽船,經過20多分鐘航程,抵達嵩嶼碼頭。
[經歷]
曾是廈門島對外重要通道
廈門島四面環海,與內陸溝通困難。上世紀,廈嵩航線是廈門島通往漳州一條較為便捷的通道。市民在第一碼頭乘坐約20分鐘的船,到達嵩嶼之后,再坐車趕往目的地。可以說,廈嵩航線將廈門與內陸連接了起來。
上世紀改革開放后,嵩嶼碼頭是廈嵩航線的“水陸聯運”站,那時車票船票相連,一張票可乘坐船和大巴,遂被稱為“水陸聯運”。按現在的話來說,嵩嶼碼頭是一個重要的樞紐站,海陸無縫對接,漳州總站的公交車開到嵩嶼發車,市民憑著一張船票就能上車。
[今生]
“海上公交”重回視野
廈門輪渡公司副總經理陳裕茂在輪渡公司工作了35年,在他的記憶中,廈嵩航線起起伏伏,在“水陸聯運”時期達到了鼎盛,一直到海滄大橋開通之前,這條航線熱度不減。
而海滄大橋開通之后,廈嵩航線航班大量萎縮,漸漸被人遺忘。不變的是,雖然人流量大不如前,這條航線依然存在著,仍然有些許市民依靠它出行。如今,海滄大橋漸漸擁堵,這條航線又重新被人提起。
在陳裕茂看來,廈嵩航線雖然“不賺錢”,甚至需要靠其他航線貼補成行,但這是城市公共交通在海上的延伸,是一條古老有歷史的航線,企業需要承擔這樣的社會責任。
【記憶剪影】
父親的工作地
對于廈嵩之間通航的歷史,近80歲的郭坤聰記憶猶新。他告訴記者,廈嵩之間除了民用碼頭之外,還有不少專用碼頭。
1929年,亞細亞石油公司曾在嵩嶼建輸油碼頭,碼頭為鋼制棧橋,是廈門在上世紀30年代惟一可以停靠萬噸輪船的專用碼頭。
郭坤聰所以記得這段歷史,是因為他父親曾是亞細亞石油公司的財務,小時候他經常乘坐“陽臺山”輪船,往返于廈門與嵩嶼之間。只要有時間,他周六下午就乘坐輪船到嵩嶼,周一再乘坐輪船返航,輪船上都是亞細亞公司的員工和家屬。
長大后,郭坤聰也獨自坐過廈嵩航線航班,從廈門到嵩嶼,左邊是鼓浪嶼的優美景色,右邊是火燒嶼,看著無限好的風光,坐在板凳上吹著海風。那么多年過去了,航線沒有改變,風景還是那么秀麗,不同的是,船的空間變大了,可以坐的人更多了,碼頭變得更長了。
母親的年糕香
老林,逾60歲,家住海滄。他記得,在上世紀解放初期時,年幼的他常常跟著母親乘坐廈嵩航線到島內,母親挑著做好的年糕,到廈門島走親戚。有時他也會和家人一起,乘坐廈嵩航線航班到廈門島購置年貨。船只晃晃悠悠,一路晃到了廈門島。
而現在,他還是會常常乘坐這條航班,回憶兒時走過的這條路。
【延伸閱讀】
碼頭變遷
廈嵩航線是廈門輪渡公司的一條傳統航線,已歷經了大半個世紀。為了方便船只停靠,廈門輪渡公司在嵩嶼修建了碼頭。
如今的嵩嶼碼頭,并不是最早的嵩嶼碼頭。廈門輪渡公司副總經理陳裕茂說,嵩嶼碼頭歷經了幾次變遷,才成為現在市民熟悉的嵩嶼碼頭。
根據《廈門交通志》記載,嵩嶼是廈門與漳州交通要地,1911年漳嵩鐵路在此設終點,曾在此建碼頭。陳裕茂說,早期的碼頭是一個簡易的石砌碼頭,供舢板停靠。直到1985年,廈門投資60萬元新建1座長50米的斜坡墩橋式碼頭,可停泊100噸級船。
而現在的嵩嶼碼頭是1995年建成的,由嵩嶼開發公司和廈門輪渡公司共同興建的客渡碼頭,地處于嵩嶼的東端,碼頭采用的是重力浮式結構,可停靠800座的客輪,可渡12座以下的小客車。
【票價變遷】
廈嵩航線的載客量,隨著船舶的變化,從最開始的小客位,發展到160—400客位,而現在的客輪則可乘坐550人。同時,票價也在發生著變化。
1984年9月25日廈嵩航線(單程)票價從0.15元調為0.25元
1989年9月5日廈嵩航線(單程)票價從0.25元調為0.40元;廈嵩雅座票價從0.40元調為0.60元
1992年1月20日廈嵩航線(單程)票價從0.40元調整為0.80元
1993年7月1日廈嵩航線(單程)票價從0.80元調整為1.60元
1997年2月1日廈嵩航線(單程)票價從1.60元調整為2.00元
至今,廈嵩航線票價都為2元。
【廈嵩航線時刻表】
第一碼頭嵩嶼碼頭
07:10 07:10
07:30 08:10
08:30 09:10
09:30 10:10
10:30 11:10
11:30 12:10
12:30 13:10
13:30 14:10
14:30 15:10
15:30 16:10
16:30 17:10
17:30 17:45(冬季)
18:30 18:10(夏季)
18:45(夏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