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點】 首次與海綿城市建設相結合 《規范(試行)》在全國范圍內首次把綜合管廊的規劃建設與海綿城市、城市防洪排澇的規劃建設相結合。譬如,《規范(試行)》就提出,“綜合管廊設計時宜考慮海綿城市的雨水入滲通道”,“綜合管廊結構可與初期雨水收集池、雨水調蓄池等海綿城市設施結合設置”,“在城市徑流雨水行泄通道、低洼點、下沉式立交橋區域等易澇地段,綜合管廊設計宜與排水防澇設施相結合”等要求。市市政園林局的相關負責人指出,《規范(試行)》這些要求,有利于補齊城市建設中的排水“短板”,通過有效利用地下空間,消減洪峰的影響,避免城市陷入頻頻“看海”的窘境。 率先全國總結成熟施工工藝 在綜合管廊的建設過程中,廈門在全國率先總結出了一套完善、成熟的綜合管廊施工工藝——預制懸拼法。它大大縮短了施工周期,還有效提高了工程質量,具有減少施工擾民,節約材料、節能環保與降低排放的優點。《規范(試行)》列出了預制拼裝綜合管廊斷面標準化技術規定,為綜合管廊的施工起到了傳經送寶的作用。 創新性地把管廊建設融進地鐵建設 在修建地鐵時,為沿線市政公用弱電管線預留空間,待地鐵通車時,纜線即可入駐。至2020年,廈門地鐵計劃建成148公里,依托地鐵建設的弱電纜線管廊也將同步建設。廈門創新性地把地下綜合管廊建設融進地鐵建設,為全國首創。《規范(試行)》提出了綜合管廊的規劃建設與軌道交通的設計相結合的技術要求,這也為城市地下空間的高效利用提供了技術規范。 垃圾氣力輸送管道有望納入 垃圾收運不用車載人運,全靠真空管道運輸,垃圾流密封、隱蔽,有效杜絕收運過程中的二次污染,聞不到臭味,聽不到噪音,生不出蚊蠅,還能有效減輕城市交通壓力和環衛工人的勞動強度。未來廈門的地下綜合管廊還可望把垃圾氣力輸送管道納入其中。《規范(試行)》提出,給水、雨水、污水、再生水、天然氣、熱力、電力、通信、垃圾氣力輸送管道、空調水系統管道等城市工程管線可納入綜合管廊。 【相關】 海綿城市五年內 將達150平方公里 廈門日報訊 (本報記者 殷磊 通訊員薛榕)記者從市市政園林局了解到,“十三五”期間,廈門將加快推進海綿城市建設,借助“滲、滯、蓄、凈、用、排”六位一體的雨洪管理理念,全面提升城市防洪排澇標準,城市內澇防治標準要全面達到50年一遇。廈門還要通過海綿城市建設,解決“水資源”、“水環境”和“水生態”問題,實現“小雨不積水、大雨不內澇、水體不黑臭、熱島有緩解”。到2020年,全市海綿城市建設區域面積要達到150平方公里。 2015年4月,廈門入選國家首批海綿城市試點城市。一年多來,在市委市政府的部署下,海綿城市試點工作得以快速推進。一批海綿城市建設、改造項目快速鋪開,取得明顯的成效。廈門還在全國率先貫徹全市域海綿城市建設的理念,并通過完善地塊建設類項目審批與方案評估,以及在試點片區探索雨水排放管理制度等做法,確保海綿城市建設理念的充分貫徹。 廈門將海綿城市建設作為城市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在規劃領域進行了一系列頂層設計,從而引領海綿城市的建設。特別是以《美麗廈門戰略規劃》、《廈門市城市總體規劃》為指引,廈門著力專題編制海綿城市規劃,繪制成視野寬闊、遠近結合的發展藍圖。 在技術層面,廈門還成立了市海綿城市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作為全市海綿城市建設技術指導、指標審核單位。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制度和規范標準出臺,為海綿城市試點工作保駕護航。 廈門在海綿城市建設領域采用PPP模式,通過引入社會資本,創新市政公用設施投融資機制,打造多元化、可持續的資金保障能力。PPP模式讓具備技術實力的企業集團或聯合體,采用總承包方式承接海綿城市建設項目,政府可通過競爭性磋商等市場機制選擇最佳的社會資本作為合作對象,能夠更好地推進海綿城市的建設與運營管理。 |
相關閱讀:
- [ 06-16]廈門首創:地下綜合管廊建設與地鐵建設相結合
- [ 06-01]廈門城市綜合管廊管理辦法7月起施行 道路不再屢屢“開膛破肚”
- [ 01-22]翔安新機場將建地下綜合管廊 正進行環評受理公示
- [ 09-22]市長"掛帥"建地下管廊 廈門編制試點項目三年實施方案
- [ 08-04]廈門擬建三個地下綜合管廊 總投資約28.5億元
- [ 06-30]廈門5個區域擬新增建綜合管廊 跨過海域到大嶝
- [ 04-09]中央支持廈門地下管廊建設 每年可獲3億資金補助
- [ 04-09]廈門成首批"地下綜合管廊"試點城市 每年至少3億補助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