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山片區的交通狀況已實現較大改善。
車輛在龍山中路通行順暢。
廈門日報訊(文/記者 徐景明 林路然 見習記者 陸曉鳳 圖/記者王協云)龍山片區交通改善方案已實施四個月。日前,市大交通辦發布方案運行效果評價報告,記者配合實地調查發現,目前,龍山片區的交通狀況已實現較大改善,片區道路服務水平得到顯著提升。
市大交通辦介紹,龍山片區從“堵點”到“暢通”的過程,不僅促使片區交通流穩定、有序運行,而且凸顯了社會整體效益,成為改善社區交通“微循環”的重要實踐案例。
【摸底】
交通改善前 片區高峰時段擁堵
龍山片區位于廈門市嘉蓮片區,東至金尚路,西南方向至龍山南路,北至誼愛路,片區最大的特點是各種功能區混雜。例如,片區內既有居民住宅,也有工廠、修車廠、多棟辦公大樓,道路兩側出入口較多,交通出行的混合性很高。
“高峰時段,車輛頻繁進出,使片區各條道路通行能力降低。同時,亂停車現象也加劇了擁堵。”市大交通辦相關負責人介紹,“因此,市交警支隊會同市運管處、思明區市政園林局、公交集團等職能部門進行實地調研,運用交通工程的理論和技術手段,結合工程技術及交通管理措施進行研究分析,形成了龍山片區的交通改善方案。”
經過摸底,相關部門認為,龍山片區的交通改善方案,一要實現統籌規劃、深入優化,比如根據實地情況開展方案設計,加強交通硬件設施確保方案實施到位;二要分散矛盾、規范秩序,即通過單向通行和禁左禁右措施,減少繁忙交叉口的沖突點,高效引導車流。
【方案】
早晚高峰小時流量下降20%到40%
7月2日,龍山片區的交通改善方案敲定,正式進入實施階段。方案的核心詞,一是單向交通組織,二是增設交通設施,如信號燈、停車位和監控設備等。
市大交通辦介紹,根據道路主要交通流向,結合實際條件,方案將原來雙向通行的龍山中路調整為由北向南單向通行,龍山東路調整為由南向北單向通行。這兩項單向調整,使片區誼愛路、龍山南路、龍山中路、龍昌路、龍山東路的交通壓力得到緩解。
“經過評估,以上多條道路的早、晚高峰小時流量較改善前下降了20%到40%,通行效率提高,路段飽和度明顯降低,道路交叉口車輛排隊長度縮短。”該負責人說,“片區平均車速有所提高,交叉口沖突點減少,龍山片區整體的道路服務水平得到顯著提升。”
在交通設施改善方面,誼愛路-龍昌路交叉口采用信號控制,并且與誼愛路-龍山中路交叉口進行線形聯控,配合在路口實施東西向禁左、在龍山東路增加20多個路內停車位、增設四處監控攝像頭,這些“多管齊下”的措施減少了交叉口擁堵,進一步提高道路通行能力,杜絕違章行為引發的擁堵。
【觀察】
“雙龍合璧”形成小循環使車輛通行順暢
11月7日下午5時左右,夜幕降臨,正值下班高峰期。記者來到龍山片區路段,沿路觀察了約1小時發現:得益于交通改造,由北向南單向通行的龍山中路和由南向北的龍山東路一起與誼愛路、龍山南路形成一個交通小循環,即便在車流量巨大的高峰期,這幾條路上都未出現交通擁堵。
在龍山中路,車輛十分有序地由北向南單向通行,一路暢通。在另一側與龍山中路“遙相呼應”的龍山東路,路兩邊有多個小區,此時許多居民開車出入,但在各個小區口未發生交通堵塞、車流滯緩的現象。此外,改為單行道后,一部分道路畫線成為附近居民的停車位。雖然車道變小了,但并未對車輛通行造成影響。
【說法】
“雙改單”讓居民滿意
“以前,車道雙向通行,一天能堵個兩三回。”陳文龍在龍山中路的汽修店工作一年多,他說,這里汽修店密集,車輛頻繁進出,所以路上時常出現車流滯緩,最嚴重時能堵上兩三百米。但道路改成單行道后,路面秩序得以改善,如今很少再看到一堆車扭成一團的場景。
市民林女士在龍山中路經營礦泉水生意已有十幾年,見證了附近文創園的興起和發展。“這條路比較窄,加上大部分去文創園的車輛都要經過這里,雙向車流一多,就容易堵車。”林女士說,自從單向通行實施后,擁堵確實得到了很大緩解。
而在龍山東路,說起改成單行道后的變化,在龍山東路與誼愛路交會處開店的馬繼鑫深有體會。他說,單向通行驅使原本自北向南的車輛繞行,車輛流動起來,路面因此通暢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