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城一體化發揮廈門協調帶動效應 在改革開放初期,“閩南金三角”作為一個“沿海經濟發達地區”經濟詞組,與“長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并稱。而今,盡管廈門在國內的知名度連年高漲,但廈門、漳州、泉州三座城市的經濟總量和城市發展,卻始終無法與長三角和珠三角相提并論,“閩南金三角”逐漸被一個沿海經濟發展“斷裂區”或“塌陷區”的稱號取代。 適應區域發展的必然要求,城市群的發展成了我省的發展戰略之一。廈漳泉大都市區的建設,就在這樣的背景下應運而生。省長于偉國在擔任廈門市委書記時曾指出,廈門只有首先實現了島內外的一體化,才可能進而去推進廈漳泉同城化,“如果廈門自身島內和島外都不能一體化,那就沒有資格、也沒有能力去實施廈漳泉同城化”。隨著島內外一體化進程加快,廈門也開始加快廈漳泉同城化進程,積極促進區域協調發展。 廈漳泉同城化始于2010年7月。2011年8月,“廈漳泉大都市區黨政聯席會議”首次召開,三地市委書記出席,確定了18個項目,標志著同城化進程正式開始;2012年在漳州召開的第二次黨政聯席會議,通過《廈漳泉大都市區同城化發展總體規劃》,再定下36個項目,同城化框架形成。 福廈鐵路、龍廈鐵路、廈深鐵路和廈漳跨海大橋、廈安高速等重大工程建成通車;廈漳港口一體化管理;公交車一卡通系統互聯互通;廈漳泉區域氣象中心一期工程加快建設;廈門4家公立醫院對漳州6家縣級公立醫院開展對口支援……在過去的這一年里,廈門市加強與泉州、漳州、龍巖等市溝通交流,加快推進基礎設施、產業、公共服務、工作機制等4方面協同發展,完成了22個廈漳泉龍區域同城化項目。 除了加快推進基礎設施建設和互聯互通,廈門還跳出本土,發揮帶動輻射作用,創新跨行政區共建生態產業區模式,與龍巖共建山海協作經濟區、與泉州安溪共建經濟合作區、與漳州長泰共建海投(長泰)科技創業園等。由此,拓展的是廈門的腹地,激活的是鷺島騰飛的引擎,帶給百姓的是更多的便利和幸福,也進一步凸顯了廈門這座美麗城市在城市群中的“協調”作用。 2017年,廈門將繼續斥資173.9億元,加快跨島發展和推動廈漳泉龍同城化,推進廈門龍巖山海協作經濟區、廈門泉州(安溪)經濟合作區建設,提升“飛地經濟”綜合效應。 有專家表示,廈漳泉三地優勢互補,同城一體化更需要三個地市之間平等的對話和交流,同時廈門特殊區位的港灣優勢是三市中不可替代的,要利用特定的區位優勢,放下架子,主動地服務和助推漳泉兩個城市的發展,同時推進島內外一體化,最終實現廈漳泉整體區域經濟的發展。 |
相關閱讀:
- [ 01-13]集美:創新驅動 打造跨島發展新市區
- [ 01-09]廈門集美加快打造跨島發展新市區 補齊短板要素
- [ 10-17]加快跨島發展是廈門建設“五大發展”示范市的重要抓手
- [ 10-13]與會代表熱議市委工作報告:關注創新驅動 暢談跨島發展
- [ 03-01]廈門島內房租高催熱跨島租房 過隧道房租省近一半
- [ 01-21]代表委員眼里的民生與經濟發展 繼續實施跨島發展戰略
- [ 05-12]廈門島內"去工業化" ABB工業中心5年內跨島"遷移"
- [ 02-11]跨島慢行系統需建立 廈門大橋上小道可改成慢行道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