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報訊(記者 陳挺)廈門一中海滄校區,計劃今年9月正式招生,首批招收10個初中班;在東部翔安,科技中學翔安校區項目高中部地塊主體已封頂,計劃明年9月1日招生……
在美麗的五緣灣內灣邊上,被認為是福建省最好的醫院,以建設世界知名、亞洲一流的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為目標的復旦大學附屬廈門中山醫院剛剛落架,將在春節期間啟用……
一條條科教文體衛的好消息,折射出廈門社會民生各項保障事業的蓬勃發展,社會保障力度的持續加大,背后則是城市競爭力的顯著提升。
社會事業再上新臺階
以一中、雙十、科技中學為代表的島內老牌名校,近一兩年來加大了島外布局,科技中學翔安校區項目高中部明年9月1日正式招生,初中部正在主體施工;雙十中學、廈門實驗小學翔安校區已實質性落地。不經意間,島內外的教育資源逐步實現一體化。
一年多來,廈門新改擴建中小學項目58個,開工建設公辦幼兒園22所,新增學位2.6萬個。
而醫療衛生領域,分級診療“廈門模式”業已推向全國,“慢病先行,急慢分治,上下一體,三師共管”的分級診療“廈門模式”成為全國范本。廈門家庭醫生簽約率22.7%,重點保障有基本醫療服務需求的人群,實行“慢病先簽,長者優先”原則。目前,高血壓、糖尿病覆蓋率超過30%,65歲以上老年人的簽約率超過45%。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廈門醫院是廈門與上海市、復旦大學三方進行戰略合作的重點民生工程,年門診量按80萬-100萬人次、日最高門診量8000人次設計,將設置床位800張,建成后將顯著提高廈門醫療水平。
此外,廈門加強山海協作,對口幫扶扎實推進,婦女、兒童、殘疾人、老齡、老體協、民族宗教、海防、檔案、方志,社會各項工作全面進步。
社會保障力度再加大
曾經創造保障房建設國家藍本的廈
門又有力作。由廈門再次創造性推出的公共租賃房項目得到實質性推動,首批新建公租房園博公寓、珩琦公寓、后吳公寓三個項目已經順利開工建設,總建筑面積約55.76萬平方米,提供公租房8129套,目前工程進展良好。
事實上,這是廈門去年加大社會保障力度,確保民生需求的新的生動案例。一年來,廈門新增就業17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以內,對5萬人實行靈活就業社保補助,為2.7萬家企業發放穩崗補貼,基本養老等5項保險參保人數增長較快,企業退休人員平均養老金提高到3291元,城鄉低保標準提高到每人每月610元。
與此同時,愛心護理院擴建工程、愛鷺老年養護中心建設加快,實現居家養老服務全覆蓋。開工建設保障房8154套,建成4538套。
社會創新治理更有效
在社會治理、社區創新領域,廈門同樣走得很遠。
湖里區金山街道金安社區,作為廈門最大的純社會保障性住房社區,率先在全市完成志愿者服務制度化建設,并成立了全市首家鄰里互助中心。
“中國最文藝漁村”曾厝垵社區通過完善社區自我管理推動業主、商家、游客等多元主體自治共管共抓的成功經驗,成了廈門社會治理創新的典范。而廈門正是憑著這樣一個個典范,順利通過了全國第二批社區治理和服務創新驗收。
廈門市民政局巡視員張培軍表示,廈門社區治理和服務創新工作在全市逐步推開,涌現了一大批典型村居,得益于社區治理體系不斷完善,治理能力不斷提升,建立了政府主導和群眾自治有機結合的社區治理新型體制機制。
受此影響帶動,廈門強化了社區自治功能,提升了社區服務水平,促進了居民融入融合。過去的一年來,廈門社區社會組織增長42%,刑事案件發案率、群體性時間分別下降11.3%和36.6%,群眾安全感、平安建設知曉率、執法工作滿意率均居全省前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