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海峽春節焰火晚會現場“垃圾不落地”宣導
廈門市思明區始終把文明創建作為推動經濟社會全面發展的重要抓手,以構建“幸福思明”為目標,堅持“創建為民”和“創建惠民”,狠抓長效機制建設,在推進中求為民,在深化中求創新,在整治中求實效,推動文明城區創建工作常態發展、不斷提升。
一、重提升,追求文明創建新高度
堅持高點定標。思明區立足我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典范城市,主動對標國際、國內一流城市,發揮中心城區文明創建“主戰場”、“主陣地”作用,把文明創建同落實“五大發展”理念、喜迎“廈門會晤”、提升城區文明程度、提高市民“獲得感”“幸福感”有機融合,切實讓城市文明成為國際一流營商環境的重要表現,成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動力和引擎。
堅持高位推動。強化責任擔當,實行文明創建一把手負責制,區委書記擔任文明創建總指揮,區長任第一副總指揮,指揮部下設12個工作組全部由分管區領導擔任組長。區、街各單位都堅持領導帶班子,機關帶基層,干部帶職工,把創建平臺落到街道、落到社區。文明創建成效納入對街道、部門績效考評,并賦予較大比重,對措施不落實、責任不到位的,嚴格執行效能問責。
堅持保障有力。一是突出民生投入。堅持區財政支出的70%投向教育、衛生、文化、就業、社會保障等民生領域,以實際成效體現創建為民。新建占地13000多平方米的行政服務中心,打造全省最高端的“一站式政務超市”,提高為民服務質量。二是增加創建投入。區財政用于精神文明建設的專項經費逐年增加,2017年預算突破1000萬。三是強化隊伍配備。組建“9+1”綜合執法隊,形成文明創建合力;成立千余人的文明宣導員隊伍,開創“全民創建”之風;高度重視文明隊伍建設,加大文明干部培養交流力度,發揮文明辦在創建中的中樞協調功能,提高創建實效。
思明區“價值觀論壇“進軍營
二、重常態,厚植文明創建根基
問題導向推動常態創建。直面薄弱環節,直擊群眾反映強烈的熱點、難點問題,堅持以問題為導向,重拳出擊,推動文明創建。抓住市容市貌、交通秩序、校園周邊、物業管理等關鍵環節的創建難點,設立記者暗訪團,開辦《啄木鳥》內刊,通過暗訪、調查、剖析、深挖問題根源,推動問題解決。這種借助“暗訪+內刊”的方式,既避免了文明創建的走過場、搞突擊,又有效破解文明創建老大難問題,真正實現創建常態化。抓住鼓浪嶼、中山路、輪渡碼頭、火車站等重點區域的創建難點,通過設立不文明曝光臺,開展文明交通宣導、“垃圾不落地”環保體驗等主題活動,引導市民游客自覺踐行公共文明準則,維護城市文明形象。
“網格化管理”推動精準創建。實行文明創建網格化管理機制,將轄內98個社區劃分成98個網格,按照“一格多人、責任到人”的運行模式,將城管、環衛、交警等15個部門和街道、社區網格員分配到98個社區網格中,各職能單位責任明晰,強化聯動。社區網格員通過定點巡查、常規巡查、夜間巡查等方式,將發現的違章建筑、占道經營、衛生保潔、交通秩序等問題,即時在網格化服務管理信息平臺、微信群等工作平臺發布,各職能部門、街道網格員快速響應、及時整改,實現快速、精準、高效創建。
志愿服務引領全民創建。志愿服務理念在思明區蔚然成風,并漸成時尚。一是廣平臺,實現處處可為。組建青年志愿者、巾幗志愿者、文明單位志愿者等14支隊伍,建立98個社區志愿服務工作站,打造中山路、火車站兩個省級“志愿服務驛站”,市民既可以在單位加入志愿者隊伍,也可以在家門口參與志愿服務。二是零門檻,實現人人可為。扶持藍天救援隊和思明區城市義工協會等民間志愿服務組織發展,為他們提供基地和訓練場所。搭建開放性的愛心平臺,開展多元化、零門檻的主題義工活動,吸引數萬名市民加入義工隊伍,“周末做義工”成為許多市民的生活習慣,塑造了“身邊好鄰居”、“法庭義工”等系列志愿服務品牌。思明城市義工協會榮獲第三屆“中國社會創新獎”、全國首屆“敬老志愿服務模范單位”、“福建省最佳志愿服務組織”等稱號。三是多維度,引領全民參與。各級各類志愿服務組織自覺堅持把志愿服務與學雷鋒活動、與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典范城市相結合,利用春節、中秋、“3.5學雷鋒日”、“12.5國際志愿服務日”等重要時節,組織開展扶貧幫困、環境保護、文明禮儀等豐富多彩的主題活動,引領廣大市民走出家門,共同參與。在鼓浪嶼申遺過程中,多支志愿服務團隊上島開展“垃圾不落地”、“尋根廈門記憶·守護思明文物”等志愿活動,為申遺助力加分。
思明區舉行“傳承中華文化 共筑精神家園”經典誦讀活動
三、重創新,激發文明創建活力
“互聯網+”推動提速增效。建立“文明創建隨手拍”微信群工作平臺,區領導和職能部門、街居干部、特邀監督員、媒體記者等全員在線,所有人員既是發現者,又是監督者。市容亂象隨時隨地進入平臺,所有問題直達責任部門和人員,問題處理從發現、督辦、回應、整改,再到完成反饋,耗時由原來的平均兩天減少至現在的半小時以內。該平臺自2016年7月成立以來,已發現解決了上萬個問題,整改率100%,實現精準、直觀、快速、高效管理。
嚴格執法破解城市管理難題。針對“門前三包”不落實、占道經營、違章搭蓋、車輛亂停放、油煙擾民等文明創建難點,通過完善機制、聯合整治、嚴格執法,有效推動問題解決。如將“門前三包”責任制落實納入商家評先評優考核,加強責任監督,對不落實責任、多次評比中表現較差的商戶進行曝光或通報批評,促使商家自覺承諾做好“門前三包”;對違章占道經營,依據有關條例,實行“一改二罰三扣”的嚴格執法模式,形成監管高壓態勢;重拳出擊整治“兩違”,將移送法院強制執行的“兩違”案件納入區法院“點對點”執行網絡查詢系統和全國法院執行案件信息管理系統,通過凍結當事人銀行賬戶和列入失信黑名單等方式,敦促當事人自動執行。
推行“垃圾不落地”提升市容環境。一是全面部署啟動。緊緊圍繞“廈門會晤”,立足“文明創建再提升、災后重建再發力”,區領導召開兩場專題會議,充分研討工作措施,科學規劃推進區域,積極部署工作任務,于今年1月中旬在全區全面啟動“垃圾不落地”工作。二是重點區域先行先試。充分調研認證,優選景點景區、社區小區、商業街區、學校及宗教場所等八個區域重點推進,通過減量設置垃圾收集容器、增加垃圾收集轉運力量、強化管理和文明宣導等,打造“垃圾不落地”典范片區。三是關健節點強勢推進。緊扣元旦春節關鍵節點,在全區發出“潔美家園·喜迎新年”活動通知,廣泛發動干部群眾踐行“垃圾不落地”;統籌各志愿服務隊伍資源,精心設計文明提示語,在2017年海峽春節焰火晚會現場及各旅游景點開展“垃圾不落地”文明宣導。四是建立全方位宣傳格局。充分運用“互聯網+”思維,發揮新老媒介力量,通過報紙、電臺、微博、微信等全方位宣傳鼓浪嶼、黃厝溪頭下、沙坡尾等地較為成熟的經驗做法,在全社會營造良好氛圍。
思明城市義工2017年春節期間在輪渡服務點服務
四、重培育,塑造城區文明新風尚
內化于心外化于形,推動核心價值觀落地生根。一是拓寬平臺。創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論壇”,兩年舉辦80余場,把走上講臺的權利交給每個崗位的平凡人,讓清潔工、廚師、保安、社區工作者等用真實故事闡釋對價值觀的認識。中央黨校國際戰略研究所副所長周天勇,省委宣傳部部務會成員、講師團團長肖貴新等對“價值觀論壇”給予了高度評價。打造“愛心超市”、“愛心網校”、“愛心課堂”等愛心聯動品牌,推動核心價值觀落細落小落實。二是分眾施策。通過貫徹落實黨委(黨組)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等考核辦法,強化黨員干部的表率擔當。推進節儉用餐、低碳出行、文明旅游、文明上網等主題實踐活動,引導社會民眾的日常實踐養成。推動價值觀進校園,全省首創核心價值觀動漫課堂,創設“天天誦讀·天天有您”經典誦讀網絡平臺,創新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輔導站工作模式,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校園德育工作有機融合。三是典型引路。開展道德模范和身邊好人評選活動,樹立可信、可親、可學的模范榜樣。創新典型宣傳形式,推出公益動漫廣告和系列動畫片,讓核心價值觀更加生動鮮活。
古今融合化人育人,打造社區書院品牌。思明區與時俱進、博采眾長,將古代悠久的書院文化與現代優秀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模式有機融合,同時遵循現代社區教育的實踐規律,重點打造了嘉蓮街道、前埔北等一批精品社區書院。充分運用社區書院貼近基層、貼近實際、貼近群眾的平臺優勢,著力將其打造成培育共同精神的載體、干群共同學習的課堂、社區協商議事的平臺、社會公共組織的孵化器,推動宣傳思想文化內容供給與社區書院“教學+活動”課程的有效對接,推動社區書院成為精神文明建設工作的創新平臺。經過一年多的實踐,基本形成“區、街、居”三級書院體系,初步探索形成一套基本的課程體系、信息服務系統和運行管理模式,構建起互聯互通、資源共享的社區教育服務體系。
眾志成城抗災自救,盡顯“文明城區”本色。在2016年強臺風“莫蘭蒂”中,思明城區環境遭受重創,全區黨員干部群眾精誠團結、守望相助,處處奏響“思明好聲音”,在展現一個有大愛、有品格、有力量的文明廈門中,充分展示了思明區的良好形象,贏得社會各界的廣泛贊譽。思明區率先向市民發出倡議,動員全民重新扮靚家園。街居干部不眠不休,爭分奪秒,全力救災,充分展示了“思明速度”,涌現了“鷺江鐵人”、“鼓浪嶼好書記”、“人民好警察”等感人事跡。轄區企業、社會組織等各方力量積極參與災后重建,小區業主守望相助,“海峽國際社區國際互助”、“瑞景公園親子總動員”、“海龍小區居民供水站”等生動故事廣泛傳播,處處彰顯“暖行動、正能量、好聲音”。(廈門市思明區委文明辦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