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滄區“弘揚耕讀文化”全面啟動。(林廣明 攝)
青礁村院前社,社區書院瑯瑯讀書聲縈繞耳畔。(鄭偉明 攝)
北師大海滄附校,老師與孩子們在孔子學堂誦讀經典。(鄭偉明 攝) “歷史是城市之根,文化是城市之魂”,2016年10月份以來,海滄圍繞耕讀文化的弘揚傳承,在全區上下掀起了家風、社風建設的新熱潮。而耕讀文化正是海滄本土延續千年的傳統文化之一,這種傳統與本土結合的方式,使中華文化的感召力發揮得淋漓盡致,社會風貌煥然一新。 正能量+接地氣 挖掘本地文化 提升市民素養 2月10日下午,海滄區委中心組舉行集中(擴大)學習,深入研究海滄耕讀文化的內涵,邀請文史專家、廈門市社科聯顧問彭一萬老師講授《海滄的耕讀文化和鄉賢文化》。實際上,圍繞耕讀文化的集中學習,從區委區政府到街道、社區、學校,海滄上下已經進行過多次,并且仍在延續。 彭一萬老師授課時表示,海滄在歷朝歷代,出現了大批鄉賢名人,創造了許多第一、唯一。其中,祖地文化、耕讀文化、鄉賢文化特別突出。耕讀文化體現為家訓勵志,以耕養讀,勤耕立家,苦讀榮身,這些品質也都深深地打上了海滄精神文化的烙印。 “將中國的傳統文化與本土文化(耕讀文化)相結合,推動新家風、社風建設,這在全市乃至全省都是一個創舉?!迸硪蝗f老師告訴記者,對中華傳統文化的弘揚要注重落地,在這方面海滄注重挖掘本地文化特別是耕讀文化的正能量,做得更接地氣。 海滄區委相關負責人表示,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速,為了讓被征地農民和海域退養漁民順利實現市民化,他們的精神家園需要重新構筑,海滄希望通過弘揚耕讀文化,進一步提升全區50萬市民群眾的人文素養,增強其文化自信、文化自覺,使之成為城鄉協同發展的動力源,并以此提升城市品質,讓廣大群眾有更多的獲得感。 活動+書院 耕讀弘揚有體系 社區書院作用大 內在的本土文化,必須通過外在的活動載體來感知。海滄耕讀文化的弘揚與傳播也很有講究,當地用足街道、社區、學校、書院、祠堂、家庭等“傳承因子”,重點打造社區書院這一承載平臺,讓耕讀文化的弘揚更成體系,見到成效。 在政府的助力下,海滄對耕讀文化的弘揚很快在各個層面開枝散葉。從去年10月份開始,海滄通過舉辦全民參與的耕讀活動,讓越來越多市民體驗到了耕讀的樂趣。之后,“耕讀在兩岸,文明共承傳”首屆海峽兩岸國學院長論壇在海滄開幕;緊接著,青礁村蘆塘書院正式揭牌,標志著海滄“弘揚耕讀文化”全面啟動。 進入2017年后,天竺山徒步大會1月14日啟動,配套了“耕讀滄江”趣味游園等活動。春節前夕,海峽兩岸百名書法家在海滄將各類家風家訓的春聯送到市民手中。大年初二,“海滄過大年·暢享新年味”春節嘉年華在海滄區市民廣場盛大開幕,邀請民間手工藝人現場表演,讓不少市民找回久違的鄉愁。 社區書院作為弘揚耕讀文化的主要平臺,在海滄當地已經初具規模。目前,海滄已建成14所集學習教育、文體活動、組織孵化、群眾議事場于一體的社區書院,這些社區書院已開設118門耕讀文化特色課程,書院建設的鄉愁廊還會展示水車等。 正是基于耕讀文化自上而下的教化,海滄涌現了一批“最美家庭”“最美婆媳”等典型,一個個典型都是優良家風、社風的體現。 高大上+草根 開拍電視電影 實現社區書院全覆蓋 海滄區委宣傳部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海滄接下來對耕讀文化的弘揚既有高大上的節目,也有草根的元素。電視紀錄片《周起元》即將開機拍攝并將在央視播出,轄區內的企業和地方文化人士還將召開座談會,學習這位海滄本土名士為官清廉、造福一方百姓的品質。同時,海滄還計劃圍繞耕讀文化這一主題,開拍十部微電影。 海滄還將組織文史專家和來自海滄社會各界的本土鄉賢,成立“耕讀文化講說團”,走進村居、學校、企業,講述海滄耕讀文化、紅色文化、海洋文化,分享勵志故事、創業經歷等,讓市民更了解海滄的耕讀文化。 對于未來,彭一萬建議海滄打造“僑臺博物館”,以此為平臺集中展示海滄的歷史文化資源,將海滄鄉賢名人的活動及著作,海滄的家訓、家書(僑批)等資料均搜集起來,打造成愛國主義和傳統文化的教育基地。 記者了解到,接下來海滄的耕讀文化教育硬件將擴容。今年上半年,海滄各個街道將再新建2至3所社區書院,并在現有基礎上選址建設總部書院,將其打造成為全區各社區書院資源配送、師資支持、指導培訓等服務中心。海滄全區38個村居將隨著條件成熟,逐步實現社區書院全覆蓋,成立理事會并組織開展相關活動。(廈門日報) |
相關閱讀:
- [ 01-26]海滄區天竺社區舉辦冬令營 傳承耕讀文化
- [ 01-11]海滄弘揚耕讀文化 掀起家風建設熱潮
- [ 12-22]產業創新、耕讀文化等成海滄區“兩會”成高頻詞
- [ 12-13]和諧鄰里節走進海興社區 暖心社區展現耕讀文化
- [ 12-12]廈門海滄區全面啟動“弘揚耕讀文化”活動
- [ 11-29]孝行海滄添彩耕讀文化 十佳孝道民星在海滄頒獎
- [ 11-23]兩岸國學院長齊聚廈門海滄研討耕讀文化時代內涵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