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晚報訊(記者 何崇梅戴懿) 春季冷暖轉換快,兒童易生病,難免要跟抗生素“打交道”。但不少家長對抗生素疑慮重重,有的甚至聞之色變,拒絕讓孩子使用。
一方面,孩子的身體調節能力較差,隨意使用抗生素可能引起菌群紊亂,加劇細菌耐藥,導致腹瀉等問題;另一方面,一味排斥抗生素,有可能延誤治療加重病情。孩子生病難受,讓人心疼,每個家長與抗生素之間,都有一些“愛恨情仇”的故事。
醫生媽媽
不濫用也不排斥抗生素
4歲兒子三次住院都用了
林秀麗是中山醫院呼吸內科主治醫生,也是一位年輕的媽媽。對于孩子使用抗生素的問題,林秀麗說,她不排斥抗生素,也很清楚抗生素并不是萬能的。
“我家4歲兒子三次住院,一次急性喉炎,一次扁桃體炎,一次支氣管炎。每次生病抽血檢查,白細胞都非常高,沒辦法,只能通過抗生素阻斷細菌的繁殖,減輕感染緩解病情。”林秀麗說,“急性喉炎不能大意,可能急性喉水腫導致呼吸困難,危及生命。孩子三次住院,很大原因也是公婆很緊張,平時我工作又非常忙,顧不上寶寶,孩子住院可系統治療,也方便我們照顧。”
她提醒年輕媽媽,孩子感冒和其他上呼吸道感染疾病,很多是由病毒引起的,而抗生素只針對細菌感染才有效,病毒感染服用抗生素沒有用。而細菌、支原體、衣原體感染則要用抗生素。扁桃體炎和氣管炎一般是細菌感染,醫生會通過各項檢查來判斷,常見的就是抽血。有些家長不理解:為什么一來看病就讓孩子抽血檢查?其實,抽血有助于找準病因,對癥用藥。
記者媽媽
從恐慌排斥到逐漸接納,“遵醫囑該吃就吃”
“久病成醫”,春季孩子反復生病,不少媽媽也學到了不少醫學知識,積累了不少經驗。尤其在抗生素的使用方面,不少媽媽經歷了從恐慌排斥到逐漸接納的過程。身為記者的黃女士就是其中之一。
黃女士的女兒今年4歲。黃女士說,女兒2歲時常發燒,每次都超過39℃,而且常伴有喉嚨紅腫發炎,甚至化膿。“那時對抗生素很抗拒,有時害怕醫生開抗生素,干脆不去醫院,總想著吃點普通感冒藥和退燒藥,扛一扛看能不能扛過去。”黃女士說,有一次女兒高熱驚厥,把她嚇壞了,趕緊送去醫院,抽血檢查發現炎癥很厲害,必須使用抗生素。吃了三天的藥,炎癥還是消不了,不得不打點滴。這件事之后,黃女士不敢再一味排斥抗生素了。“孩子生病還是要遵醫囑,是否用抗生素,醫生都會做專業的判斷,該吃就得吃,否則延誤病情就麻煩了。”
帶孫老人
到美國幫帶孫,被洋女婿提醒別濫用抗生素
兒科專家
對病因作具體分析,合理使用抗生素
許多年輕媽媽一聽醫生說要給孩子用頭孢就慌了,一再咨詢:“這么小的孩子,服用抗生素有必要嗎?”有的家長甚至將醫生開的抗生素帶回家后,直接扔掉或束之高閣,不按醫囑給孩子服用。
廈門市兒童醫院兒內科主任醫師卓志強告訴記者:“原則上我們反對濫用抗生素,但如果是疾病合并細菌感染,這時不選用抗生素,可能延誤治療,加重病情。”
“一般來說,如果發燒時間長,超過3-5天,咳嗽也厲害了,抽血檢查也確診了,我們會推薦使用抗生素,使用至體溫恢復正常、感染癥狀消失、病情穩定2~3天后就可停用。”
他認為,對原因作具體分析,是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前提和準則。大部分上呼吸道感染的兒童都可能屬于病毒性感冒,不需要使用抗生素。但在常見病原菌所致的感染性疾病中,由細菌、支原體感染所造成的疾病在治療時,醫生會判斷并權衡利弊,考慮是否需要使用抗生素。一味排斥抗生素,拖延病情,反而得不償失,因小失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