瀚天廠區照片
作為新材料產業的代表性企業,瀚天公司自成立以來屢創佳話,成為業界“明星”
心血管病醫院院長王焱教授率隊實時演示高難度手術
廈門日報訊(記者 吳君寧)全國首家國家級科技領軍人才創新創業基地在去年5月落戶廈門,這個榮譽不簡單,市科技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說,基地的目標及定位是打造“國家高層次科技人才創新創業的示范性功能載體”。廈門將發揮政策、產業、科技以及區位優勢,將基地建設成為高層次人才聚集、影響帶動全國高層次人才投身創新創業熱潮的示范基地。
近年來,廈門市科技系統始終堅持培養、吸引和用好人才,通過大力發展高科技產業、搭建科技創新平臺、組織實施科技項目,用硬政策吸引人才、用軟環境留住人才,為人才引進營造良好的科研工作條件和創業環境。去年出臺的“科技創新二十五條”,在人才方面創新舉措,極大調動了科技人才創新積極性。
通過政府主導、企業參與、產學研結合等多種形式,廈門建設了一批公共創新服務平臺、一批企業研究院,支持高校科研院所建設技術轉移轉化中心,引進和培育了大批人才,收獲頗豐,人才驅動創新發展初見成效。
案例1
加大扶持 人才資源總量質量雙增長
近年來,廈門推出了一系列人才引進扶持政策,對留學人員創業、博士后工作站、院士專家工作站、科技型小微企業引進碩博士、市級眾創空間等給予補貼,不斷優化城市軟硬件環境
如何進一步加大引進人才力度,盤活人才供給?加強政策創新筑巢引鳳是廈門人才戰略的首要抓手。
作為全省唯一擁有心血管內科國家臨床重點專科的醫院,廈門大學附屬心血管病醫院(簡稱“心血管病醫院”)的創新人才輩出。醫院在政府政策及資金的大力支持下,加大人才培養力度,打造人才沃土,學術地位不斷提升、科研成果不斷涌現。
數字最能凸顯:近5年來,市科技局不斷加大對惠民平臺項目的扶持力度,給予心血管病醫院科技項目資助24項,經費總額2082萬元。其中,總投入3500萬元的重大科技平臺項目“冠心病急癥的遠程診斷和區域協同救治平臺”,市科技局先后給予1000萬元資助和800萬元滾動扶持。
心血管病醫院院長王焱是我國知名的心血管專業學術帶頭人和領軍人物,相繼獲得“中國醫師獎”、廈門市科學技術重大貢獻獎等殊榮。有了政策扶持,醫院在王焱的帶領下,組建了創新團隊,集聚高層次醫學人才,不斷聯合攻關及技術創新。如今,“冠心病急癥的遠程診斷和區域協同救治平臺”已成為一項科技惠民典范工程。王焱帶領的創新團隊還成功開展亞太地區首例“微創心室折疊減容術”,以及“經導管主動脈瓣植入術”等多項臨床新技術、新方法,填補省市乃至全國、全亞洲的技術空白。
人才資源總量質量“雙增長”的背后,是廈門招才引智的機制創新——近年來,廈門推出了一系列人才引進扶持政策,對留學人員創業、博士后工作站、院士專家工作站、科技型小微企業引進碩博士、市級眾創空間等給予補貼,不斷優化城市軟硬件環境,讓越來越多的人才愿意投身其中。
心血管病醫院也是廈門院士專家工作站的建站單位,“院士專家工作站對醫院的發展尤其是學科建設、人才培養、科研水平提升等方面幫助不小。”王焱表示,建立在以一線科技人員為主的院士專家工作站,為醫院的科技人才培養創造了條件。
案例2
貼心服務扶持科技人才創新創業
在不斷完善人才政策的同時,市科技局注重優化人才服務,構建全方位人才服務體系,不僅是企業的創新創業“助理”、還是金融“天使”、甚至生活“保姆”。
美國羅格斯大學終身教授趙建輝博士作為廈門市政府引進的廈門市“雙百計劃”、福建省“百人計劃”、國家“千人計劃”人才,2011年回國在廈門創辦了瀚天天成電子科技(廈門)有限公司,主營碳化硅外延晶片。作為新材料產業的代表性企業,瀚天公司自成立以來屢創佳話,成為業界“明星”。
在趙建輝的帶領下,瀚天公司于2012年正式宣布開始接受商業化碳化硅外延晶片訂單,成為中國第一家提供產業化3英寸和4英寸碳化硅外延晶片生產商,填補了國內該領域的空白,質量達到國際先進水平。2014年,瀚天公司成為國內首家、國際上第4家提供商業化6英寸碳化硅外延晶片的生產商,在國際業界引起反響。
這些都與政府部門的關注和支持密不可分。近年來,趙建輝的公司獲得留學人員專項資助資金、留學人員創業扶持資金、科技成果轉化與產業化基金等扶持資金超千萬元。去年,公司獲市科技局批準組建廈門市重點實驗室。不久前,該公司2期碳化硅外延生產線建設項目獲得了國家發改委第三批專項建設基金支持。
“人才不僅要引得來,還要留得住。”市科技局深諳此理,在不斷完善人才政策的同時,注重優化人才服務,構建全方位人才服務體系,不僅是企業的創新創業“助理”、還是金融“天使”、甚至生活“保姆”。
跟蹤項目團隊,提供政策咨詢、融資服務,幫助人才搭建團隊、轉化成果、對接市場;做好政策兌現工作,及時撥付各項扶持資金……正是通過對人才項目的持續扶持和一點一滴的暖心服務,市科技局幫助更多的企業從小企業成長為大企業,再逐步發展成為龍頭企業。正如市科技局沈燦煌局長所說:我們在扶持大企業的同時,也要重視和挖掘那些具有發展潛力的科技型中小企業,扶持幫助更多的本土企業創新創業,直至成為龍頭企業,他們對廈門更有感情,更愿意長久地留下來服務廈門經濟發展。
【亮彩數字】
形成創新創業
人才梯隊
去年
廈門新增13人入選國家“千人計劃”青年人才和創業人才、10人2團隊入選國家創新創業人才推進計劃,市“雙百計劃”新引進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151位。
目前
全市已有國家“千人計劃”人才91人、國家創新創業人才推進計劃31人6團隊、省“百人計劃”人才209人和團隊、市“雙百計劃”人才790人,已有各類創業導師1191位,全市各類人才總量突破80萬人,形成了較為合理的創新創業人才梯隊。
【書記談人才】
做好人才工作
推動轉型發展
-廈門市科學技術局黨組書記局長 沈燦煌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發揮人才對科技進步的支撐和引領作用,進而推動經濟社會轉型發展”,這是市科技局人才工作的指導思想。近年來,市科技局積極發揮職能作用,探索營造適宜人才創新創業的良好環境,在推動創新發展,促進轉型升級方面取得了較好成效。
出臺科技人才政策
以良好的創業生態吸引人才
良好的政策環境是吸引人才的前提。近年來,市科技局出臺了一系列人才政策,對留學人員創業、博士后工作站、院士工作站、科技型小微企業引進碩博士、市級眾創空間等進行補貼。2016年推動出臺“科技創新二十五條”,立足先行先試提出了科技資助資金中勞務費、績效支出不設比例限制、科研人員職稱評定試行“以聘代評”、實施人才編制機動管理等一批突破現行體制機制的措施。
支持平臺和產業發展
集聚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
總書記同志說“要把人才資源匯聚起來”。人才引進來了,必須有好的創新平臺,拓展事業的舞臺,讓科技人才能夠集聚起來發揮智力優勢。近年來,市科技局結合《廈門市支持科技創新平臺建設促進人才創新創業暫行辦法》,圍繞集成電路、智能制造、生物醫藥、新材料、軟件與信息、光電等重點發展的產業領域,針對創新創業鏈條短板,積極策劃重大科技創新平臺項目,發揮高企引領轉型升級的積極作用,推動重點產業快速發展。2016年,全市各類科研機構超過500家,公共技術服務平臺81各,市級眾創空間165家,高新技術企業突破1千家。
“人才聚,則事業興。”2016年全市光電產業產值超過1200億元,生物醫藥與大健康產業年主營收入568億元,軟件與信息服務業總收入首次突破千億,新材料、集成電路等產業發展迅速,高企以戶數占比0.29%的比例貢獻了全市所得稅收入的8.68%,實現了“產業集聚人才、人才推動產業”的雙向融合發展。
加快科技金融發展
扶持科技人才創新創業
市科技局針對人才創新創業過程中最容易遇到也是最難解決的“資金”問題,研究出臺了《科技與金融結合支持人才創新創業暫行辦法》,通過構建多元化科技投融資體系,加大對人才創新創業扶持力度。一是推動設立科技支行和科技擔保公司,已累計為科技人才創新創業提供科技擔保貸款26.4億元;試點科技保險,降低研發風險,對科技人才創辦企業的科技保險費用支出給予40%至60%的補貼。二是設立風險補償資金,促進了銀行對科技人才的信貸支持力度。三是率先設立政策性科技成果轉化與產業化基金,為科技人才的優秀科技成果轉化提供股權融資,目前基金到位規模1.5億元,已對36家科技初創企業投資12260萬元。四是拓展融資渠道,建立科技項目與金融資本常態化對接平臺,促進科技人才的創業項目落地轉化。已有24個項目完成融資3.32億元。經過幾年的努力,廈門市于2016年入選國家促進科技與金融結合試點城市。
加強人才服務工作
發揮人才示范帶動效應
人才不僅要引得來,還要留得住,才能發揮高層次人才的磁吸和示范效應。市科技局在留才方面主要做了三項工作,一是做好服務工作。跟蹤項目團隊,了解項目實施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主動為其提供政策咨詢、融資服務,幫助人才搭建團隊、轉化成果、對接市場。二是做好政策兌現工作,及時撥付各項扶持資金,為人才創新創業解決實際問題。近3年來,共撥付定額扶持資金1.67億元。三是做好科技人才評審和獎勵工作,從精神和物質層面對科技人才進行肯定。截至2016年底,市科技局已推薦150多人/團隊入選國家和省級各類人才;配合市委組織部評選出9批共787名雙百創業人才。2011年至今,共有12個項目獲國家科學技術獎,190人/項目獲省級獎項,363人/項目獲市級獎項。
2017年,市科技局將按照市委、市政府統一部署和全市人才工作目標要求,全面落實《廈門市“十三五”科技創新規劃》和“科技創新二十五條”,為科技人才營造更好的創新創業環境,為經濟轉型升級帶來強勁的科技推動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