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藏家日前從國外拍得珍貴史料,見證當年航海壯舉
專家:帆船建造于廈門,壯舉體現廈門當年國際海港地位
廈門號帆船主題明信片。由美國紐約Artvue公司發行
【藏品一覽】
《廈門號帆船的故事》封面
老照片,一名外國女子正在整理鍋碗瓢盆,攝于“廈門號”船艙。
“海角驚魂”明信片。船外浪高數米,波濤洶涌,帆船幾欲傾倒,攝于“廈門號”甲板。
“廈門號”往事
源于家庭“航海夢” 被譽為“大西洋第一中式帆船”
廈門晚報訊 福建省福龍中國帆船發展中心主任許路多年來致力于收集和研究廈門號帆船的相關史料。他說,陳亞元拍得的《廈門號帆船的故事》一書,是廈門號帆船的第一手資料,尤為珍貴。
許路說,廈門號帆船首任船長喬治·沃德是加拿大籍丹麥人,妻子是中國人。他曾在廈門海關擔任關務艇船長,可能是出于對遠洋航行的渴盼,夫妻倆聘請船工在廈門造了一艘21米長的帆船,起名“廈門號”,帶著9歲的兒子于1922年5月17日從廈門出發,途經上海、日本北海道、阿留申群島,于當年9月19日到達加拿大維多利亞港。其后,“廈門號”沿美國西海岸南下,再經巴拿馬運河進入大西洋,最后到達紐約,完成橫渡太平洋與穿越美洲的壯舉,被譽為“大西洋第一中式帆船”。
后任船長阿爾弗雷德·尼爾森于舊金山受雇上船,成為喬治的幫手,并寫成《廈門號帆船的故事》一書,于1924年出版。書中以倒敘的方式描述喬治夫婦的愛情故事以及他在廈門號帆船上的經歷,展現了廈門號遠渡重洋時的風風雨雨。
1925年,阿爾弗雷德買下“廈門號”,婚后在船上生了三個兒子。此后,一家五口一直以船為家。
收藏者心愿
托人從國外競拍得來 希望譯成中文編撰成冊
陳亞元是福建省收藏家協會廈門分會副會長,此前已收藏了不少關于廈門號帆船的老照片、明信片及實物。
陳亞元說,迷上“廈門號”源于四年前的一次偶然。當時他到一個藏友家參觀明信片藏品,其中就有廈門號帆船。此后,他開始搜羅和廈門號帆船相關的藏品,陸續收集到30多件,有雜志殘頁、銅版畫、明信片和報紙等。這些藏品都是托人在國外網站代拍得來的,只要不超過心理價位太多,再貴他也會買下來。《廈門號帆船的故事》一書,花了他2500元人民幣。
陳亞元告訴記者,為了收集藏品,他還要研讀史料,在此過程中受益匪淺。廈門號的相關藏品本就稀缺,如果能買到品相好、題材新穎的明信片、銅版畫等,他會高興得好幾天都睡不著,甚至半夜爬起來翻看藏品,或者找一些史料來研究。
陳亞元笑言自己英文很差,不過這并不影響他收藏。他會查找各種資料,或者請人幫忙翻譯。他希望《廈門號帆船的故事》一書能由專業人士翻譯成中文,與原版英文和插圖對照,影印編撰成冊,讓更多人了解“廈門號”的故事。
【專家觀點】
上世紀初的廈門
已是國際化海港城市
許路說,早于“廈門號”,“耆英號”(Keying)在1848年從香港起航,越過大西洋,最終抵達倫敦外港格雷斯。“黃河號”(Whang Ho)和“寧波號”(Ningbo)則分別于1908年和1912年在中國沿海的港口出發,駛往美國。當時,西方人將中國帆船稱為“浮動的博物館”,只要有中國帆船的身影,眾人都會趨之若鶩。而這些帆船越洋航行的初衷,是為將中國文化與日常生活展示給外國公眾,以獲取利潤。唯有“廈門號”更多是承載了一家人的航海夢。“和其他船長不同,喬治·沃德很喜歡這艘船,從未把‘廈門號’翻修成博取公眾眼球的模樣。”
許路說,“廈門號”在民國時代從廈門港出發并完成遠洋航行,具有無與倫比的時代意義,“這說明廈門早在上世紀就已成為中國首屈一指的國際化海港城市。”
帆船能遠渡重洋
得益于精湛造船工藝
風云莫測、驚濤駭浪……喬治一家人在漂洋過海時經歷的困難險阻,可謂是九死一生。許路說,能夠完成這樣一場航行,難度著實不小。小小的帆船之所以能漂洋過海,得益于中國傳統造船業精湛的工藝水平。但包括《廈門號帆船的故事》在內的各種資料,并沒有記載廈門號帆船建造的具體地點。
67歲的廈門人余龍發12歲便下海捕魚。他說,從外觀上看,“廈門號”是一艘釣艚(閩南漁民使用的一種母子式延繩釣魚船)。臺灣海峽常常受臺風肆虐,為了保證船員出海安全,船體必須能經受極為嚴苛的自然考驗,因此,釣艚在抗風、防水和船速上都十分出色。“比‘廈門號’要小的釣艚常常奔波于臺灣沿海,并將蔗糖、大米運回廈門,次次都能平安折返,因此‘廈門號’橫渡太平洋也是沒問題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