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讀文化講說團走進社區,弘揚傳統文化
廈門日報訊(記者 羅子泓)生活會改變,優秀的家風家訓卻不會褪色。為構筑全區人民共同的精神家園,向新老海滄人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海滄區全面啟動了“耕讀文化”活動。其中,自發整理家風家訓,向居民講述本土人文歷史故事,就是活動重要的一部分。
6日上午,海滄耕讀文化講說團走進海虹社區居民大學。廈門博物館原館長、地方史專家龔潔,海滄村村民張志堅,青礁村村民顏惠龍與聽眾展開分享。
學習家風家訓 就是學習傳統文化
工整的手寫講稿,一張張報紙資料……為了給居民們帶來內容充實的宣講,86歲高齡的龔潔做了充分的準備。
龔潔說,家風家訓的精髓與文明公約的精神,是相契合的。一方面,家風家訓是中華傳統文化經典,許多家族都是以此來維系和傳承的,因此,學習家風家訓,就是在學習傳統文化;另一方面,家庭是社會乃至國家的縮影,唯有發揚優秀的家風家訓,做好小家和睦,城市才能和諧,國家才能興旺發達,更好地面向國際友人,面向世界。
高尚的美德 仍時刻教育著后代
先賢祖輩們闖出去,為的是開辟一番事業;而后,他們回歸故里,為后代留下精美的閩南大厝,更有精神方面的“傳家寶”——海滄柯井的張氏家訓,就是這樣一個存在。
張志堅介紹,張氏家族已在柯井生活了800多年,世代謹守家風家訓。清朝康熙年間,村民們敬老尊賢、安分守己,每日三餐以擊鼓為始,又以敲鐘為終,有序地生活著。縣令對此十分贊賞,送給村落“教子有方”“取舍有道”兩幅牌匾。至今,高尚的美德,美好的家訓,仍時刻教育著張氏子孫后代。
學習金磚知識 更好地展示城區風貌
“2017年,金磚國家領導人廈門會晤會標的主圖案既是什么,也是什么,其中,五種顏色代表著參與金磚會晤的五個國家?”“選A!主圖案既是鼓滿的風帆,也是旋轉的地球?!睖蚀_的回答贏得了滿堂掌聲。
如此專業細致的問題,并沒有難倒參與宣講活動的觀眾們:孩子們仰著頭,有的甚至激動地站了起來,渴望被主持人點名回答;坐在后排的大人們也不甘示弱,一邊討論著答案,一邊踴躍舉手。
為做好東道主,展示城區最精彩的風貌,孩子大人都動了起來,一邊學習傳統文化、發揚優秀家風家訓,一邊也在努力為學校、社區等做著自己的貢獻。
【聲音】
傳承家風家訓
倡導文明習慣
天心島小學教師林春萍:優秀的家風家訓應該代代相傳,孩子們從小接受這樣的教育,對成長有很大幫助。此次活動既讓大家了解了本土家風家訓,也對家鄉的歷史有了一定的了解。
天心島小學六年級學生伍欣雨:聽了龔爺爺的講座,收獲很多。我們作為廈門的小公民,要從身邊的小事做起,養成良好的習慣,營造和諧的環境,也帶動身邊的每一個人,倡導大家都做文明人。
海虹社區居民王紅: 作為社區宣導隊的隊員,社區巡邏、秩序維護是我們常常需要做的工作。這次的宣講活動,讓我們學習到了與廈門會晤相關的知識,這不僅為我們更好地服務社會帶來了幫助,也對于我們教育下一代孩子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