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農貿市場”規模不小
東南網6月5日訊(海峽導報記者 林毅彬)家門口就是“農貿市場”,不用排隊買單,還能討價還價,這確實便利了不少市民朋友,也深受老年人的喜愛。然而,在現代化的住宅小區旁出現這樣的“菜市場”,居民的困擾也隨之而來,很多居民“一邊享受,一邊淚流”。
擾民:凌晨就傳來吆喝聲
昨日上午,家住集美區萬科金域華府的齊先生向導報記者反映,1號樓樓下的臨時菜市場,給他們的生活造成了困擾。“我和親戚都住低樓層,每天凌晨四五點,都會聽到樓下不停剁肉和吆喝的聲音,小孩經常被吵醒,一醒來就哭鬧。”齊先生說,這樣的現象已有幾個月時間,嚴重影響了家人的睡眠。
不僅如此,小區周邊環境也變差了,污水和蚊蟲滋生,給低樓層住戶造成更大困擾。“我住得低,影響更大。我家已經連續3個多月晚上沒敢開窗睡覺了,家人睡眠質量越來越差。”齊先生的表弟說。
“游擊戰”:一天只“開張”兩小時
齊先生介紹,四五個月前,樓下出現了幾家賣菜的攤販。“開始還算安靜,也就沒人在意,后來攤子越來越多,賣肉的也來了,光是肉攤就有十幾攤。”他說,零零散散的攤販已經成了小有規模的“農貿市場”,如今已有七八十家,而且不斷有新的攤位加入。“他們很多是開貨車來,一般7點就撤了,一天來兩個多小時。城管也整治過,但是他們打游擊戰。”
住在后排樓棟的顏女士說,這個臨時菜市場離1號樓才幾米,確實對他們有影響。“我媽也經常在那里買菜,圖新鮮便宜。”她說,這個臨時市場數十米遠處,就有永輝超市和閩籃超市,大概1公里,還有個“白泉農貿市場”。“很多老年人的購物習慣就是這樣,嫌超市排隊麻煩,也怕菜不新鮮,白泉市場又遠。”
部門稱:制定有效方案進行整治
對此,集美城管執法部門工作人員向導報記者表示,該小區是較新的樓盤,周邊配套也在逐漸完善。這一流動攤販問題已經愈演愈烈,對居民的生活和周圍環境造成了影響,他們在前期的巡查中已進行過整治,但是很多攤販屢禁不止。接下來,他們將聯合街道,以引導為主,制定有效方案進行整治。同時,他認為,廣大居民尤其是老一輩人,購物習慣也應與時俱進。
記者手記
柴米油鹽、一蔬一飯,這是百姓的生活;小攤小販,為了生活奔波,那也是人家的煙火。兩種生活,本不沖突,但放置在特定的場合,會顯得格格不入。
固然有靠天吃飯的農民在城市夾縫中的辛勤求生,固然有根深蒂固的消費觀念。在城市化演進中浮現的這些問題,也是放在城市管理者桌上的答卷。城市管理,事無巨細。細微之處,往往更能體現城市管理者的智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