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6月6日(福建日報記者 謝嘉晟 林世雄)黨的十八大以來,廈門市圍繞“五位一體”總體規劃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落實“提升本島與拓展海灣相結合、城市轉型與經濟轉型相結合、農村工業化與城市化相結合、突顯城市特色與保護海灣生態相結合”的要求,加快島內外一體化進程。 事實證明,跨島發展戰略的實施,有力推動了廈門城市化進程。特別是“十二五”以來,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額超過了過去55年投資總和,初步形成了城市空間跨島拓展,產業結構跨島升級,公共服務跨島覆蓋,生態文明跨島建設的發展態勢,“一島一帶多中心”城市框架初步形成,發展的系統性協調性進一步提高。 城市格局跨島拓展 不久前,原住在廈門檳榔西里的陳德決定舉家搬到集美杏林灣一號的新家。陳德是廈門公務員,原先的房改房在檳榔一帶,他一住就是30年。三年前,他在集美的杏林灣一號新添置了一套住宅,本意是給兒子將來當婚房。在他的印象中,島內的基礎設施一直遙遙領先于島外,島內“什么都方便”,島外“什么都不方便”。 去年年中,陳德舉家到集美郊游,發現集美早已今非昔比,不僅規劃超前,環境優美,最關鍵的是,他已經感覺不到基礎設施的不便了。他的單位在廈門市政府附近,從他的新家驅車經杏林大橋到單位,全程就一個紅綠燈,耗時大概20分鐘。原來從檳榔舊家出發上班,如果遇上堵車,在路上的時間都不止半個小時。陳德現在的感覺是,島內島外的“差距拉近了”。 陳德的感受正是廈門大力推進跨島發展戰略,城市空間格局由海島型城市向海灣型城市轉變、島內外逐步縮小差距的具體體現。 自2002年以來,廈門新城建設成效尤其明顯,城市建成區由94平方公里拓展到335平方公里,其中島外由30平方公里增長到225平方公里,占全市增量的81%。島外的集美新城、海滄新城均初步形成了集聚態勢,環東海域東部新城、翔安南部新城、馬鑾灣新城建設取得了重大進展。特別是近五年來,島外累計完成投資5647.3億元,占全市投資比重68%。 島內外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是跨島發展進程的主要標志。目前,已經基本形成島內外一體化的交通基礎設施網絡,集美大橋、杏林大橋、翔安隧道相繼通車,形成“四橋一隧”30車道快速進出島通道;廈成、廈安高速等重大工程建成通車;軌道交通、翔安新機場、“兩環八射”城市快速路系統、海滄新港區等建設加快,規劃并建設5條貫通島內外的地鐵線路,地鐵1-4號線建設全面鋪開。 作為跨島發展戰略的一部分,廈漳泉同城化水平也全面提升。廈漳泉加快了產業合作對接,推進了城際交通、信息通訊等基礎設施建設和互聯互通。創新跨行政區共建生態產業區模式,建設了廈門龍巖山海協作經濟區和廈門泉州經濟合作區,實施同城化項目88個,貫通了福廈、龍廈、廈深鐵路和廈漳跨海大橋,實現了廈漳港口一體化整合,廈門的帶動輻射效應顯著。 |
相關閱讀:
- [ 05-31]廈門杏林灣畔 打造跨島發展新市區
- [ 05-31]廈門杏林灣畔打造跨島發展新市區 宜居宜業成城
- [ 05-17]廈門將啟動新一輪城市總體規劃 跨島發展將是重點
- [ 01-17]跨島發展助力廈門實現“金蟬脫殼” 中心城市地位凸顯
- [ 01-13]集美:創新驅動 打造跨島發展新市區
- [ 01-09]廈門集美加快打造跨島發展新市區 補齊短板要素
- [ 10-17]加快跨島發展是廈門建設“五大發展”示范市的重要抓手
- [ 03-01]廈門島內房租高催熱跨島租房 過隧道房租省近一半
- [ 05-12]廈門島內"去工業化" ABB工業中心5年內跨島"遷移"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