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結構跨島升級 近年來,無論是廈門島內還是島外的市民都會發現,身邊的工廠大大減少了,一些令路人掩鼻的工廠也都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聯芯、天馬微電子、電氣硝子等新型制造業,作為廈門特區發源地的湖里工業區,變成了一片富有詩意的文創園區。 這些悄然變化的背后,是廈門把產業升級與經濟轉型相結合,加大產城融合力度,實現島內外產業聯動發展,形成了相互配套、相互促進的一體化發展格局。 來自廈門市政府的一份報告顯示,廈門市的三次產業結構已從2012年的0.9:48.8:50.3調整優化到2016年的0.6:41.2:58.2,城市產業實力和競爭力顯著提升。突出變化表現在,工業產業向島外布局,形成了火炬翔安產業區、海滄生物醫藥港、集美軟件園三期、環東海域浪漫休閑產業帶等園區載體,聯芯、天馬微電子、電氣硝子等重大產業項目落戶島外;現代產業集群初顯雛形,建成了光電、軟件、生物醫藥、電力電器、鎢材料、視聽通訊等6個國家級產業基地,平板顯示、金融服務、旅游會展、軟件信息、航運物流等5條產業鏈產值均突破千億元,集成電路和生物醫藥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迅速;2016年,全市規上高新技術企業產業增加值占規上工業增加值比重達59.4%,全市高新技術企業1225家,超全省半數,其中國家火炬計劃重點高新技術企業31家。 平臺載體初具規模:火炬高新區“一區多園”基本建成,包括島外46平方公里的同安、翔安兩個高新技術產業基地;8平方公里的丙洲、美峰兩個現代服務業基地和軟件園三期等產業基地加緊建設。島外服務業也得以發展:杏林灣商務運營中心、泰地海西中心建成投用,方特夢幻王國和靈玲國際馬戲城分別入駐同安和集美并正式開業運營。 現代農業魅力四射:特色農業產業和高科技種苗業加快發展,銀鷺、銀祥、中盛等45家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帶動近65萬農戶,實現產值534億元。擁有國家級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點9家、中國最美鄉村5個,年接待游客470萬人次。 |
相關閱讀:
- [ 05-31]廈門杏林灣畔 打造跨島發展新市區
- [ 05-31]廈門杏林灣畔打造跨島發展新市區 宜居宜業成城
- [ 05-17]廈門將啟動新一輪城市總體規劃 跨島發展將是重點
- [ 01-17]跨島發展助力廈門實現“金蟬脫殼” 中心城市地位凸顯
- [ 01-13]集美:創新驅動 打造跨島發展新市區
- [ 01-09]廈門集美加快打造跨島發展新市區 補齊短板要素
- [ 10-17]加快跨島發展是廈門建設“五大發展”示范市的重要抓手
- [ 03-01]廈門島內房租高催熱跨島租房 過隧道房租省近一半
- [ 05-12]廈門島內"去工業化" ABB工業中心5年內跨島"遷移"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