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6月6日(福建日報記者 謝嘉晟 林世雄)黨的十八大以來,廈門市圍繞“五位一體”總體規劃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落實“提升本島與拓展海灣相結合、城市轉型與經濟轉型相結合、農村工業化與城市化相結合、突顯城市特色與保護海灣生態相結合”的要求,加快島內外一體化進程。
事實證明,跨島發展戰略的實施,有力推動了廈門城市化進程。特別是“十二五”以來,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額超過了過去55年投資總和,初步形成了城市空間跨島拓展,產業結構跨島升級,公共服務跨島覆蓋,生態文明跨島建設的發展態勢,“一島一帶多中心”城市框架初步形成,發展的系統性協調性進一步提高。
城市格局跨島拓展
不久前,原住在廈門檳榔西里的陳德決定舉家搬到集美杏林灣一號的新家。陳德是廈門公務員,原先的房改房在檳榔一帶,他一住就是30年。三年前,他在集美的杏林灣一號新添置了一套住宅,本意是給兒子將來當婚房。在他的印象中,島內的基礎設施一直遙遙領先于島外,島內“什么都方便”,島外“什么都不方便”。
去年年中,陳德舉家到集美郊游,發現集美早已今非昔比,不僅規劃超前,環境優美,最關鍵的是,他已經感覺不到基礎設施的不便了。他的單位在廈門市政府附近,從他的新家驅車經杏林大橋到單位,全程就一個紅綠燈,耗時大概20分鐘。原來從檳榔舊家出發上班,如果遇上堵車,在路上的時間都不止半個小時。陳德現在的感覺是,島內島外的“差距拉近了”。
陳德的感受正是廈門大力推進跨島發展戰略,城市空間格局由海島型城市向海灣型城市轉變、島內外逐步縮小差距的具體體現。
自2002年以來,廈門新城建設成效尤其明顯,城市建成區由94平方公里拓展到335平方公里,其中島外由30平方公里增長到225平方公里,占全市增量的81%。島外的集美新城、海滄新城均初步形成了集聚態勢,環東海域東部新城、翔安南部新城、馬鑾灣新城建設取得了重大進展。特別是近五年來,島外累計完成投資5647.3億元,占全市投資比重68%。
島內外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是跨島發展進程的主要標志。目前,已經基本形成島內外一體化的交通基礎設施網絡,集美大橋、杏林大橋、翔安隧道相繼通車,形成“四橋一隧”30車道快速進出島通道;廈成、廈安高速等重大工程建成通車;軌道交通、翔安新機場、“兩環八射”城市快速路系統、海滄新港區等建設加快,規劃并建設5條貫通島內外的地鐵線路,地鐵1-4號線建設全面鋪開。
作為跨島發展戰略的一部分,廈漳泉同城化水平也全面提升。廈漳泉加快了產業合作對接,推進了城際交通、信息通訊等基礎設施建設和互聯互通。創新跨行政區共建生態產業區模式,建設了廈門龍巖山海協作經濟區和廈門泉州經濟合作區,實施同城化項目88個,貫通了福廈、龍廈、廈深鐵路和廈漳跨海大橋,實現了廈漳港口一體化整合,廈門的帶動輻射效應顯著。
產業結構跨島升級
近年來,無論是廈門島內還是島外的市民都會發現,身邊的工廠大大減少了,一些令路人掩鼻的工廠也都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聯芯、天馬微電子、電氣硝子等新型制造業,作為廈門特區發源地的湖里工業區,變成了一片富有詩意的文創園區。
這些悄然變化的背后,是廈門把產業升級與經濟轉型相結合,加大產城融合力度,實現島內外產業聯動發展,形成了相互配套、相互促進的一體化發展格局。
來自廈門市政府的一份報告顯示,廈門市的三次產業結構已從2012年的0.9:48.8:50.3調整優化到2016年的0.6:41.2:58.2,城市產業實力和競爭力顯著提升。突出變化表現在,工業產業向島外布局,形成了火炬翔安產業區、海滄生物醫藥港、集美軟件園三期、環東海域浪漫休閑產業帶等園區載體,聯芯、天馬微電子、電氣硝子等重大產業項目落戶島外;現代產業集群初顯雛形,建成了光電、軟件、生物醫藥、電力電器、鎢材料、視聽通訊等6個國家級產業基地,平板顯示、金融服務、旅游會展、軟件信息、航運物流等5條產業鏈產值均突破千億元,集成電路和生物醫藥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迅速;2016年,全市規上高新技術企業產業增加值占規上工業增加值比重達59.4%,全市高新技術企業1225家,超全省半數,其中國家火炬計劃重點高新技術企業31家。
平臺載體初具規模:火炬高新區“一區多園”基本建成,包括島外46平方公里的同安、翔安兩個高新技術產業基地;8平方公里的丙洲、美峰兩個現代服務業基地和軟件園三期等產業基地加緊建設。島外服務業也得以發展:杏林灣商務運營中心、泰地海西中心建成投用,方特夢幻王國和靈玲國際馬戲城分別入駐同安和集美并正式開業運營。
現代農業魅力四射:特色農業產業和高科技種苗業加快發展,銀鷺、銀祥、中盛等45家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帶動近65萬農戶,實現產值534億元。擁有國家級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點9家、中國最美鄉村5個,年接待游客470萬人次。
公共服務跨島覆蓋
今年9月,廈門科技中學翔安校區高中部將首次招收6個班300人,與高中部僅一條馬路之隔的初中部也正在建設,預計將于2018年9月建成招生。
這是廈門島內外公共服務一體化的一個側面。據介紹,2016年初,廈門啟動了義務教育和學前教育“新三年行動計劃”,其中一項就是推進廈門一中、雙十中學、外國語學校、科技中學和廈門實小等五所名校在島外辦校區,此舉被評價為“廈門掀起的新一輪優質教育資源向島外拓展的行動,也是島內外一體化發展戰略的體現”。
除了教育優質資源加速向島外布局,廈門六個行政區均高分通過“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區”國家評估認定,在全省率先實現市域范圍的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幼兒園、小學、初中、普高、中職生公用經費標準均實現全市統一。
向島外延伸覆蓋的優質公共資源還有很多,比如社會保障體系,廈門城鄉居民社會保障標準實行全市統一,實現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城鄉全覆蓋;實現廈門醫保全省同城結算、廈門大病保險省內異地就醫即時結算和北上廣32家醫院試點醫保就地一站式結算,醫保服務率先實現全國“漫游”;將297家衛生所和19家養老保險機構的醫務室納入醫保定點服務范圍,方便參保人員就近就醫;實施醫療救助費用“一站式”即時結算服務,切實解決困難群眾因病致貧、因病返貧問題。
生態文明跨島建設
近兩年,廈門空氣質量排名連續在全國74個重點城市中居于前五名,在全省生態環保目標責任考核中蟬聯第一,率先全省獲評“國家生態市”。2016年,廈門全市集中式飲用水源水質達標率100%,城鎮污水集中處理率95.4%,全市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40.9%。
這是廈門建設海灣型生態城市,落實綠色發展理念,“走內涵集約化城市發展道路,建設有利于身心健康、資源節約、布局合理、自然和諧、宜人居住、富有特色、充滿魅力的生態型城市”,實現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雙贏所取得的階段性成果。
“落實綠色發展理念的前提是做好頂層設計。”廈門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說,而編制《美麗廈門戰略規劃》并經市人大審議批準,實現經濟社會發展與生態環保“一張藍圖”就是前提。在全市域面積范圍內劃定981平方公里生態控制區,占陸域面積57.7%,比生態紅線面積范圍大1倍以上,構建山區綠色生態屏障和近海藍色海洋生態屏障。
廈門完善生態考核,建立生態文明建設目標評價考核獎懲機制,把資源消耗、環境損害、生態效益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評價體系,全面推行生態文明建設“一票否決”,實現生態考核全覆蓋。
不斷加強農村生態治理。全面開展島外九條小流域綜合治理,建立“村保潔、鎮收集、區運轉、市處理”的農村生活垃圾處理模式,開展美麗鄉村建設,238個自然村完成生活污水分散式治理,97個自然村納入市政污水系統。島外海滄區、翔安區、集美區、同安區等四個區先后被授予“國家生態區”稱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