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廈門晚報訊(記者 彭菲 張婧瑋)同一個寄件人頻繁申辦理賠,而且每次都是郵寄手機導致屏幕破損。這么巧的事引起了快遞公司工作人員的注意,經過調查,發現27歲的寄件人黃某的確有詐騙之嫌。他也承認故意郵寄破損手機索賠,而理由則是因為對快遞公司不滿想報復。近日,他被移送至湖里區檢察院審查起訴。
故意郵寄破損假手機,第一次索賠到1500元
黃某家在漳州,暫住在廈門圍里。去年6月11日,他特地跑到五通的快遞公司收件點,說要郵寄一部蘋果6S Plus手機,并選擇保價郵寄,收件地址是漳州市萬達金街。事實上,他郵寄的手機是假貨,收件人則隨意寫了一個假名。
之后,黃某回到漳州收了快件,并當著快遞員的面拆開包裹。他指著手機屏幕右上角明顯的裂痕,表示拒絕簽收,于是快遞員便按照工作流程把包裹帶回公司。沒多久,黃某接到快遞公司打來的電話,他稱手機維修屏幕很貴,索賠1500元。雙方協商后,這筆錢于6月20日匯到了黃某的銀行賬戶上。
收件人寫家人姓名,變換收件點索賠
有了第一次詐騙成功的經驗,黃某膽子更大了。在收到1500元賠款后的第4天,黃某帶著那部被退回的破手機,到快遞公司高崎收件點故伎重演,這一次收件人填寫的是他的表弟。
他通過微信聯系了表弟,請表弟幫忙收快遞,同時特別交代收件時拒絕簽收,交給快遞員帶回去就可以了。這一回,黃某拿到了1300元賠償。
第三次,黃某填寫了母親的姓名作為收件人,隨后回到漳州等著取件。這次,他成功獲得快遞公司的2200元賠償。第四次,黃某擔心總是自己寄快遞會被人懷疑,于是變了個花樣,寄件人填寫父親的名字,收件人則是表弟,最終得手1800元。
一個月成功索賠4次,只因快遞員沒檢查
一個月內,黃某4次郵寄快遞共索賠6800元。這一反常情況引起了快遞公司的注意,工作人員核對了快遞員送貨時拍攝的破損手機,發現屏幕破損一致,連裂紋也相同,因此向警方報了案。
為什么要故意郵寄破損手機索賠?黃某說,去年6月郵寄一部手機和玉質掛件給上海的小舅子時,手機在途中受損,他按照手機的價值索賠2000多元,快遞公司不同意,最后只賠了800元。這讓他很不滿意,因此決定報復。
黃某說,一般客戶選擇保價郵寄時,快遞員應檢查郵寄物品后再打包,但因為他每次都包裝得好好的,快遞員圖省事或趕時間沒有打開檢查。
【部門聲音】
“快遞小哥”
將接受系統培訓
市郵管局表示,根據最新修訂的《福建省促進快遞行業發展辦法》規定,寄件人交寄快件,應當如實、完整填寫快遞運單,按規定出示有效身份證件,遵守關于禁止寄遞或者限制寄遞物品的規定。而快遞企業應當建立并執行實名收寄和收寄驗視制度,當場開封驗視交寄物品,使用實名收寄信息系統對寄件人身份和交寄物品進行信息登記。
在實際操作中,部分快遞員并沒有嚴格執行這樣的規定。因此,下一步市郵管局將督促企業加強員工“收寄驗視+實名收寄+過機安檢”三項制度的系統培訓,確保相關規定嚴格執行。
【特別提醒】
小心這幾種“快遞騙術”
檢察官提醒市民,現在越來越多人使用快遞,一些不法分子也盯上了這塊“肥肉”,或利用市民防范意識不高,或利用快遞公司管理上的疏漏,使出各式騙術。根據案例,檢察官梳理了幾種涉及快遞的騙術,提醒市民和快遞行業的從業者。
【騙術一】
“貨到付款”不辨真偽為假貨買了單
以貨到付款的方式郵寄“假包裹”。一般到付金額不多,收件人簽收時或因為好奇,或因為正巧網購,沒有懷疑就付款簽收了,打開包裹才發現被騙。快遞一旦簽收,就默認已經檢查并接受,無法再向快遞公司索賠。包裹中的物品可能是假貨,也可能是不值錢的次品。因此,當著快遞員的面打開檢查后再簽收很有必要。“網購達人”最好及時跟蹤物流信息,做到心中有數。
【騙術二】
“貍貓換太子”用空盒調包換走真貨
騙子網購手機選擇貨到付款,當手機送到時,要求拆開包裹查驗,同時拿不足額的現金給快遞員。趁快遞員數錢時,用事先準備好的空手機盒把真手機調包,隨后以現金不夠為由讓快遞員改期再送貨。這種騙術有幾個特征:一是收貨地址不夠詳細,不要求快遞員送貨上門,反而約在超市門口或路口取件;二是購買的手機數千元,不帶銀行卡,也不用手機快捷支付,而是現金支付。這些行為是多數網購者不會有的,快遞員遇到時應多個心眼。
【騙術三】
“案件調查”想嚇得你主動把錢轉給他
騙子先冒充快遞人員,電話聯系客戶稱包裹投遞失敗被暫扣,原因是包裹內有銀行卡,涉嫌洗黑錢。接下來的小把戲相信不少市民早已熟知——有人以“警方”的名義,要求客戶配合調查銀行賬戶情況以洗脫嫌疑,然后要求客戶把賬戶余額轉移至指定賬戶。雖然聽起來很復雜,其實最后的目的都是一樣的:把你錢包里的錢轉到騙子錢包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