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鶴高飛,一枝投宿,長笑蝸牛戴屋行。”宋代辛棄疾的這句詞,是對蝸牛生活習性的真實寫照,蝸牛最大的特征就是背著“房子”慢慢爬行。不過,古代的文人墨客大都拿蝸牛的角來做文章,如白居易的“蝸牛角上爭何事”,勸人不要斤斤計較。而埃及諺語“世上只有兩種動物能夠到達金字塔頂,一種是雄鷹,一種是蝸牛”,卻是在贊賞蝸牛持之以恒、勇往直前的精神。 不論蝸牛代表著什么形象,這個季節,蝸牛卻實實在在吸引了許多人的興趣。 去年“越獄”的中華白玉蝸牛再出現時長大了一圈 連日的陰雨給陳肇圣帶來了驚喜,在東坪山李家小院里,天剛放晴,一只蝸牛爬了出來。陳肇圣發現,這正是去年10月“越獄”的中華白玉蝸牛之一。它不僅成功越冬,而且身上還長出了一圈漂亮的生長線。“蝸牛都是先長殼再長肉的,殼口那一圈淺黃色的部分就是新長出來的,特別明顯。” 陳肇圣,熟悉他的人都叫他“蝸牛哥”。他的蝸牛養殖基地在外地,但是他在東坪山上也養殖了少量的中華白玉蝸牛,用于自然觀察和體驗。中華白玉蝸牛是人工選育的養殖品種,一般都在溫室養殖,野外很少。去年10月,一次蝸牛觀察體驗項目結束后,“蝸牛哥”打算把幾十只蝸牛煮了吃。可是裝蝸牛的箱子忘了蓋上蓋子,等他發現的時候,蝸牛已集體“越獄”了。所以,當再次看到這只中華白玉蝸牛時,陳肇圣非常驚喜,原來它自然越冬了。 “蝸牛哥”說,蝸牛喜歡陰暗潮濕的環境,最佳生長溫度是22℃-28℃,它們晝伏夜出,白天都在避暑,或者躲在洞里、樹葉底下,甚至會把自己的身體埋進土里,晚上再出來溜達,因此夜間比較容易看到蝸牛。最近下雨,所以白天也容易遇到蝸牛。“如果天氣太熱或者太冷,它們都會進入休眠狀態。”陳肇圣說。 |
相關閱讀:
- [ 06-20]到涌泉工業園開展消防安全提醒志愿服務活動
- [ 06-15]燥熱夏季當心狗狗咬人 醫生提醒被咬應及時就醫
- [ 06-11]市疾控中心發布健康提醒:勿食用受赤潮污染的貝類
- [ 06-07]新社保年度下月開始 社保中心提醒警惕社保類詐騙
- [ 05-30]吃楊梅不吐核或有害 醫生提醒:過量可能腸梗阻
- [ 05-26]閩交警發布端午節小長假28個易擁堵路段提醒
- [ 05-18]入夏開空調鼻炎患兒增多 醫生提醒:預防保健很重要
- [ 05-16]廈門:蚊蟲密度處于近十年高位 提醒市民警惕登革熱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