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早味
不少廈門人都會帶上孩子一起到老字號店鋪里品嘗兒時的味道
街巷游
讓市民游客用腳步丈量廈門老城歷史文化的厚度與韻味
沙坡尾
成為“活態(tài)博物館”,不僅有特色建筑,還保留了文化印記
經過有機更新,沙坡尾舊貌換新顏。(本報記者 王協(xié)云攝)
鷺江老劇場文化公園是市民們泡茶聊天的好去處。
?
廈門日報訊 (記者 吳曉菁 吳燕如 通訊員 夏思萱圖/記者 林銘鴻(除署名外))到廈門,去哪里才能體驗“最廈門”的風情萬種?那些隱匿在老城區(qū)里縱橫交錯的街巷,那些在漫長歲月中靜靜佇立至今的老建筑,或許才是讀懂廈門這座城市的所在。
到廈門,去哪里才能真正聞到老廈門的味道?身處老城區(qū)里的菜市場和一間間寫滿歷史的老店,或許能夠打開你的味蕾記憶,街頭巷尾藏著的全是“正港”的廈門味。
地處廈門老城區(qū)的思明區(qū),是廈門的記憶,是廈門的“根”。如今的思明老城,一場由內而外的老城有機更新,正為市民留住鄉(xiāng)愁,找回共同的精神家園。
芋包。(林旭東 攝)
八市的海鮮攤位。(林旭東 攝)
在熟悉的鮮香里
尋找廈門味道
●“芋包王閩南茶樓”老板陳燕妮:
“思明區(qū)引入社區(qū)參與式治理工作坊,并出臺以獎代補政策,我們得到了專家的指導,通過微改造,把店面營造得更加有老廈門的特色,讓廈門的古早味能夠得到更好的傳承。”
本港白鯧魚、紅膏蟹、帶魚、絲丁魚、野生石斑……泡沫箱、大盆里琳瑯滿目的當季海鮮,讓人挑花了眼。老八市里,60歲的郭亞水正熱情招呼著客人,介紹著各種海鮮。盡管已經把生意交給年輕一代,但他每天還是會習慣性地到攤位轉轉,人多的時候順便幫幫忙。
看看活蹦亂跳的生猛海鮮,問候熟悉的客人,聞聞腥里帶鮮的味道,郭亞水,這位在八市售賣二十多年海鮮的龍海人,和老廈門人一樣,生活已經離不開八市。索性,他就把家安在附近,如今三代同堂住在八卦埕的一大屋子里,其樂融融,“我就喜歡八市的味道。”
八市——這個緊鄰碼頭的市場,從上世紀二三十年代起便成為廈門受市民歡迎的海鮮集散地。從天蒙蒙亮一直到晚上8點,一撥又一撥市民來這里尋覓著餐桌上的美食。
雖然已經從老城區(qū)的擔水巷搬到高林,但市民武泉生,隔三岔五地坐車來這里逛一圈,“不單海鮮品種最多,這里還留存著老廈門的生活氣息。”
“就連島外的市民,都會大老遠坐車來這里采購。”開禾農貿市場管理組組長許永和說,有意思的是,八市的名氣越來越大,來廈門的游客會特地來這里買海鮮,找一家大排檔加工,享受最鮮香的海味。
活色鮮香的鷺江老城,打開了廈門人的味蕾記憶,也窺探了一座城市的古今。
離開八市走到開元路,一個轉角便是大元路。沙茶面老店濃郁鮮香的沙茶味在整條街上飄散開來;掛著“廈門老字號”招牌的“阿吉仔”店鋪前,排起了購買餡餅的長龍;寫著“難忘百年味”的賴厝埕扁食店里,坐滿了市民游客……沉淀在這里的古早味讓一代代廈門人頻頻回來,哪怕只是為了一碗沙茶面、一個餡餅、一碗扁食。
大元路27號,“芋包王閩南茶樓”里,古色古香的閩南風裝飾,讓人倍感親切。老板陳燕妮正熱情地招待客人,這一傳承四代人的老字號“芋包王”在裝修升級后,吸引了更多的市民。
讓她高興的是,這樣的古早味受到了市民和游客的歡迎,“現在一到周末,不少廈門人都會帶上孩子一起來店里品嘗兒時自己吃著長大的這些小吃”。
店里,50歲的呂阿寶一邊喝著茶,一邊吃著芋包和春卷,旁邊坐著的是幾個好朋友和她們的孫子或孫女。每個星期,呂阿寶都要來這里嘗嘗小時候的味道,“從小吃到大的小吃,味道不變,卻有著滿滿的回憶,也帶上小孩子過來品嘗品嘗。”
在老城區(qū),廈門市思明區(qū)嘗試以“有機更新”的理念,來傳承城市的歷史記憶和文化基因,來喚醒居民們心中那份濃濃的鄉(xiāng)愁。
外墻脫落的上世紀老舊房子,搖身一變成為富有文化氣息的剪紙藝術館;近百年的騎樓經過加固排險,風貌得以保護,建筑變得牢固……一棟棟私危房通過以獎代補翻建解危,延續(xù)著老城的文脈。
藏身于思明北路天一巷中的威震殿。
喬治老別墅庭院里三層樓高的老楊桃樹見證著別墅的歲月。(本報記者 王協(xié)云 攝)
在悠長的街巷里
品味多元文化
●喬治老別墅承租者、中山路商圈商會民宿協(xié)會負責人許一強:
“中華老城濃縮了廈門的歷史。不僅有閩南古厝、南洋騎樓,也有番仔樓,不僅有中華老字號,也有非物質文化遺產……通過街巷游,可以讓更多人知道廈門的根在哪里。”
沿著思明西路上的導覽標識,進入天一樓巷,便可看到中西合璧的天一樓慶讓堂。坐在天一樓前具有民國風情韻味的街心公園,品著香醇的咖啡,看著人來人往,回到以前的時光,說不出的幸福。
漫步中山路街區(qū),騎樓間,巷陌中,古厝牌坊,雕欄畫棟,海風中雜糅著歷史的氣息,輕輕嗅來,那都是老廈門的味道。
在一條條縱橫交錯的街巷中,思明區(qū)精心推出“街巷游”,為老城區(qū)迎來了重拾記憶的市民和游客,讓他們用腳步丈量著廈門老城歷史文化的厚度與韻味。
走出慶讓堂側門,小巷不遠處,孩子們興奮地在一塊大石頭上滑滑梯嬉戲,光滑的石頭不知承載著多少廈門人兒時的記憶。連接大石頭的是一座廟宇“威震殿”,這是閩南地區(qū)唯一一座八角形的廟宇。
循著懷舊的音樂,來到南轎巷,在一扇生銹的鐵門后面,七八平方米的房間里擺滿了大大小小的龜糕印,這里是龜印印技工作室。祖?zhèn)鞯牡毒咴诘谖宕鷤魅伺撕T手上游刃有余,他專注地在木材上敲打著每一處細節(jié),沉浸在自己的雕刻世界里。
南轎巷41號,是隱于鬧市的喬治老別墅,庭院里三層樓高的老楊桃樹見證著別墅的歲月。這棟樓曾經被分割成數十間出租,破壞嚴重,現在的承租者許一強花了四五年時間,一點一滴地讓這棟建于1932年的老別墅重獲新生。
滿滿一架子的老式縫紉機、做工精細的旗袍、手做的皮包……走進別墅,隨處可見復古的裝飾以及主人用心收集的老物件,“我的爺爺以前是大同路的裁縫,小時候經常看他裁剪西裝,這些傳統(tǒng)手工技藝在我心里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在修復老別墅時,我就一點點地呈現了出來,讓大家了解大同路布店曾經的繁華。”
“別墅最早的主人是廈門太古洋行的買辦邱世定。他的父親是清末水師提督邱忠炳,在眾兄弟中排行第十二,人稱邱十二。” 許一強正考慮為別墅增加“邱十二宅”的名稱,讓更多的人了解這里的歷史。
專家?guī)ьI市民探尋沙坡尾建筑背后的故事。(記者 王協(xié)云攝)
改造后的沙坡尾木棧道沿線建筑風格更加現代化,也更為整潔。
在厚重的歷史里
觸摸海洋文化
●市民馬劍明:
“沙坡尾老漁港見證著城市的發(fā)展變化,更是了解廈門歷史文化的窗口。這里極具特色的鄉(xiāng)土文化要好好地傳承下去。”
住在廈大附近的馬劍明喜歡帶著10歲的兒子到沙坡尾散步。父子倆沿著避風塢研究水面上停靠的觀賞漁船,欣賞不同年代混搭的建筑,甚是愜意。
馬劍明說,前不久,父子倆還走進沙坡尾社區(qū),跟著老漁民學習漁繩結的編織。
沙坡尾,是廈門港的發(fā)源地。歲月流轉,沙坡尾漁港不再具備漁港功能。在思明區(qū)老城的有機更新中,沙坡尾舊貌換新顏,并保留了避風塢、岸線、街巷、騎樓等最直接、最真實的城市文化印記。
在美國資深建筑教育家Renee.Y.Chow教授、清華大學建筑學院院長莊惟敏教授等近20位建筑大師的眼里,“整治一新的沙坡尾舊貌換新顏,不僅是‘混搭’建筑、多元文化、創(chuàng)意無限的‘活態(tài)博物館’,還是一座擁有生活氣息、縈繞著鄉(xiāng)愁的‘活態(tài)博物館’。”
如今,漫步在避風塢,市民游客、新人們在沿線特色建筑前留影的畫面成為新的風景線。這里極具年代感的建筑更是吸引了不少廈大學生的注意。
沙坡尾84號二樓護欄上雕刻著不少貝殼、浪花的裝飾;大學路112號三層建筑每一層樓都有不同的建筑風格,但都打上了時代的印記……經常到沙坡尾走走看看的廈大城市規(guī)劃專業(yè)研二學生林小琳說,“沙坡尾的建筑集合了很多年代的建筑,是我們了解沙坡尾歷史文化的重要載體。”
在沙坡尾58號,一艘長達10.58米的觀賞王船讓人對這里的民俗文化充滿好奇。“送王船”是福建省沿海漁港、漁村古已有之的民俗,意在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也告慰遭遇海難的英靈。在廈門漁業(yè)史專家陳復授看來,“這艘王船的制作不僅是傳承“送王船”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創(chuàng)新探索,更是沙坡尾海洋文化的見證。”
這個最生活化的街區(qū)里,還活躍著一批藝術家,蔡天安就是其中之一。對沙坡尾情有獨鐘的他將畫室扎根在沙坡尾,至今已創(chuàng)作了四五十幅沙坡尾題材的畫。在他眼中,“沙坡尾具有獨特的魅力,我想把沙坡尾不同角度的韻味都用畫展現出來。”
附近的不輟舊物館里,琳瑯滿目的閩南地區(qū)老物件充滿著濃濃古早風,老板陳朝遠很樂意為你介紹每一個老物件背后的故事。在沙坡尾開舊物館,在陳朝遠看來最合適不過了,“這里的每一件舊物都承載著過去生活的方式,凝聚著幾代人的智慧,這些老物件是有溫度、有情感的,更是傳播傳統(tǒng)文化的載體。”
誠如廈門大學建筑與土木工程學院城市規(guī)劃系助理教授張若曦所言,沙坡尾“活態(tài)博物館”,融合了不同時代的經典建筑,不同時期的景象碎片,不同人群的生活場景,不同文化精神的寄托,就像一圈圈的城市年輪,喚醒了鄉(xiāng)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