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晚報訊(記者 江雨豐 匡惟 葉芷蔚 通訊員 李琪彬 江欣穎 石青青 李曉蘭 廈童宣小牛)秋天到來,肥美的大閘蟹上市,不少市民大快朵頤。然而,最近各家醫院都接診了不少因吃蟹引起疾病的患者。他們中有人因為不忌口多吃了幾只螃蟹,還被送進了急診室。專家提醒,五類人群不適合食用螃蟹。 【案例】一歲男童吃兩口螃蟹 腹瀉一周糞便帶黏液 剛滿一歲的男童齊齊(化名)因為吃了兩口螃蟹而腹瀉了一個禮拜。近日,齊齊的父母帶兒子來到廈門市兒童醫院消化內科,主治醫師陳競芳為齊齊看診時了解到,一個禮拜前父母喂齊齊吃了兩口螃蟹,之后就開始不斷地腹瀉。“一天拉了不下三四次,而且糞便還帶有大量黏液。孩子天天哭鬧,還時不時放屁,看起來很不舒服。”齊齊的父母心疼地說。 提醒:螃蟹屬于寒性食物 過敏體質者要慎吃 陳競芳告訴齊齊的父母,螃蟹屬于寒性食物,霜降過后,天氣逐漸轉涼,年紀尚小的孩子吃了蟹之后腹瀉的幾率很大。陳競芳說,有海鮮過敏體質的孩子,吃了螃蟹之后很容易出現過敏癥狀,也會有拉肚子的表現。還有一種就是螃蟹未清洗干凈或是沒有煮熟煮透,因細菌感染引起的拉肚子。 陳競芳提醒,給孩子吃螃蟹之前,父母要確認孩子有沒有過敏體質。如果孩子有牛奶蛋白過敏,至少要滿一周歲以后才能嘗試先吃一點。“吃一點點試一下,如果試了沒有過敏,沒有出現不舒服的癥狀,才能再吃一點。”如果孩子曾經出現海鮮過敏的情況,一般不提倡讓孩子吃,等長大以后或者進行了脫敏治療之后再吃。體質比較寒的人,無論大人還是小孩都不宜吃過多螃蟹,尤其是蟹腳。 【案例】吃螃蟹配啤酒腳趾腫痛得了痛風 中秋期間,石先生(化名)幾乎天天都是“大魚大肉”,同時還會小酌幾杯。中秋假期的第三天,就在吃完大閘蟹之后,石先生突然覺得自己腳趾發熱、疼痛難忍,低頭一看發現右腳的大拇指第一個關節腫了,到醫院確診為痛風。 提醒:蟹膏中嘌呤含量高 痛風患者盡量不吃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廈門醫院營養科主治醫師陳紅潔告訴記者,吃蟹引起痛風癥是因嘌呤合成代謝紊亂和尿酸排泄減少、血尿酸增高所致的一組疾病,嚴重者可致關節活動功能障礙和畸形。體型肥胖的中老年男性吃蟹更加需要注意。女性很少發病(女性體內的雌激素能夠促進嘌呤的排泄),如有發病多在絕經期后。 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風濕免疫科副主任醫師黃珊說,對于痛風人群來說,螃蟹屬于限制性食物,并非完全不能食用,在痛風緩解期可以少量食用蟹肉。蟹膏中嘌呤含量高,最好不吃。 黃珊提醒,患有痛風的人一定要忌口,盡量避免食用海鮮時大量飲用啤酒。黃珊建議,痛風患者平日應該平衡飲食,多吃蔬菜、多喝水,出現癥狀后要及時就醫。 |
相關閱讀:
- [ 10-27]秋風起正值吃蟹時節 這些謠言市民朋友千萬別信
- [ 11-03]江蘇大閘蟹在港查出致癌物超標 吃蟹要注意哪些
- [ 10-12]小兒吃螃蟹易誘發哮喘 醫生提醒吃蟹過敏不可小視
- [ 09-17]吃蟹佐黃酒:放心365黃酒安全性分級結果出爐
- [ 10-04]聚餐吃蟹過敏病例激增 過敏體質者要注意"忌嘴"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