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晚報訊(記者 江雨豐 匡惟 葉芷蔚 通訊員 李琪彬 江欣穎 石青青 李曉蘭 廈童宣小牛)秋天到來,肥美的大閘蟹上市,不少市民大快朵頤。然而,最近各家醫院都接診了不少因吃蟹引起疾病的患者。他們中有人因為不忌口多吃了幾只螃蟹,還被送進了急診室。專家提醒,五類人群不適合食用螃蟹。
【案例】一歲男童吃兩口螃蟹 腹瀉一周糞便帶黏液
剛滿一歲的男童齊齊(化名)因為吃了兩口螃蟹而腹瀉了一個禮拜。近日,齊齊的父母帶兒子來到廈門市兒童醫院消化內科,主治醫師陳競芳為齊齊看診時了解到,一個禮拜前父母喂齊齊吃了兩口螃蟹,之后就開始不斷地腹瀉。“一天拉了不下三四次,而且糞便還帶有大量黏液。孩子天天哭鬧,還時不時放屁,看起來很不舒服。”齊齊的父母心疼地說。
提醒:螃蟹屬于寒性食物 過敏體質者要慎吃
陳競芳告訴齊齊的父母,螃蟹屬于寒性食物,霜降過后,天氣逐漸轉涼,年紀尚小的孩子吃了蟹之后腹瀉的幾率很大。陳競芳說,有海鮮過敏體質的孩子,吃了螃蟹之后很容易出現過敏癥狀,也會有拉肚子的表現。還有一種就是螃蟹未清洗干凈或是沒有煮熟煮透,因細菌感染引起的拉肚子。
陳競芳提醒,給孩子吃螃蟹之前,父母要確認孩子有沒有過敏體質。如果孩子有牛奶蛋白過敏,至少要滿一周歲以后才能嘗試先吃一點。“吃一點點試一下,如果試了沒有過敏,沒有出現不舒服的癥狀,才能再吃一點。”如果孩子曾經出現海鮮過敏的情況,一般不提倡讓孩子吃,等長大以后或者進行了脫敏治療之后再吃。體質比較寒的人,無論大人還是小孩都不宜吃過多螃蟹,尤其是蟹腳。
【案例】吃螃蟹配啤酒腳趾腫痛得了痛風
中秋期間,石先生(化名)幾乎天天都是“大魚大肉”,同時還會小酌幾杯。中秋假期的第三天,就在吃完大閘蟹之后,石先生突然覺得自己腳趾發熱、疼痛難忍,低頭一看發現右腳的大拇指第一個關節腫了,到醫院確診為痛風。
提醒:蟹膏中嘌呤含量高 痛風患者盡量不吃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廈門醫院營養科主治醫師陳紅潔告訴記者,吃蟹引起痛風癥是因嘌呤合成代謝紊亂和尿酸排泄減少、血尿酸增高所致的一組疾病,嚴重者可致關節活動功能障礙和畸形。體型肥胖的中老年男性吃蟹更加需要注意。女性很少發病(女性體內的雌激素能夠促進嘌呤的排泄),如有發病多在絕經期后。
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風濕免疫科副主任醫師黃珊說,對于痛風人群來說,螃蟹屬于限制性食物,并非完全不能食用,在痛風緩解期可以少量食用蟹肉。蟹膏中嘌呤含量高,最好不吃。
黃珊提醒,患有痛風的人一定要忌口,盡量避免食用海鮮時大量飲用啤酒。黃珊建議,痛風患者平日應該平衡飲食,多吃蔬菜、多喝水,出現癥狀后要及時就醫。
【鏈接】每個部位都有功效 可以助體虛者恢復
廈門市中醫院風濕腎病科彭海聰主治醫師說,中醫藥書籍中記載了很多吃螃蟹的好處。螃蟹性咸、寒,其功效包括養筋益氣、理胃消食,散諸熱,通經絡,解結散血。螃蟹身上每個部位都有功效,全蟹可治胸中邪氣,郁結瘀血,筋骨傷折;煮酒食之治產后肚腹痛,蟹殼可治漆瘡。閩南地區,對于胃口差、消化不良的孩童,常用螃蟹和神曲煮湯,經常都能收到很好療效;另外對于體虛的人,常予蟹肉和生姜煮線面湯,可較快恢復體力。
忌與寒涼之物同食 隔夜的熟蟹不要吃
彭海聰說,螃蟹雖好,但還是有些食用注意事項。比如螃蟹忌與涼性水果同食,像老百姓經常講的“柿子與螃蟹相克”的說法,是有其根據的,因為兩者都屬于“寒性”。正常人食用了也有可能出現腹瀉癥狀,還可能出現惡心、嘔吐、腹痛等癥狀。螃蟹與冰啤酒同食,也很容易出現腹痛腹瀉的癥狀。不能吃隔夜的熟蟹。吃蟹時可多放些姜,還可以喝點黃酒,可驅除其寒性。
五類人食用螃蟹 會引發相關疾病
五類人群不適合食用螃蟹或盡量少食。彭海聰說,第一類是痛風和高尿酸血癥者,螃蟹屬于嘌呤含量較高的食品,多食可使痛風急性發作,血尿酸居高不下。第二類是腎功能不好、心功能不全的人,人體的代謝物主要來源于蛋白質,蛋白質攝入越多對于腎臟的負擔就越大。第三類是過敏體質的人,蟹蛋白通過通透性增高的腸壁進入肌體而發生過敏反應,產生大量組織胺等,引起胃腸不適,出現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等癥狀。第四類是患有濕疹、癬病、瘡毒等皮膚疾病的人,因為吃蟹可使病情惡化。第五類是血脂過高、心腦血管病高危人群,虛寒體質的人如果食用蟹過多,很可能加重虛寒,會出現脾胃不調、畏寒畏風、畏寒喜熱,或體溫偏低等癥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