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里法院專職調解員劉建強調解物業糾紛。
湖里法院速裁團隊正在討論案件。
廈門日報訊(記者 譚欣妮 通訊員 湖法宣圖/湖里法院提供)一名庭長,九名法官,帶領一批審判輔助人員和特邀調解員,解決一個年收案超2萬件的基層法院六成以上的民商事案件,這是湖里區人民法院啟動“分調裁”機制改革以來交出的成績單。
在法院案多人少的大背景下,湖里法院是如何做到的?帶著這個問題,記者走進了“分調裁”機制的“幕后大本營”——湖里法院立案庭。
【分】
審判輔助中心 集約化、規范化的審前準備程序
【鏡頭】
在湖里法院,一樓東區是每個工作日最繁忙的地方。在這個掛著“審判輔助中心”的大開間里,有近10名人員進出忙碌,從事著錄入、流轉、送達、分案、排期等工作。他們不是法官,不是書記員,而是集合了聘用制和社會化購買服務外包人員的一支“整合軍”。
2014年4月,湖里法院在全省法院率先成立了審判輔助中心,將庭前輔助性事務交由專門人員集中負責,積極探索訴訟流程分段實施、庭前事務集約管理、操作規則標準化建設的工作模式,著力在服務保障法官裁判上下功夫、求實效。
【亮點】 實實在在為法官減負
在審判輔助中心的一臺電腦上,一個寫滿送達地址的表格每天都是第一個被打開的文件。葉家財,是審判輔助中心“外出組”的一員,這個表格是他和同事們每天外出送達、調查的“路線圖”。“我們會提前對除派出法庭以外的所有需外出送達、調查的民商事案件進行梳理,根據送達、調查地址,規劃每天外出路線,通常一組人馬一天能送十幾個案件。”而在成立審判輔助中心之前,案件由立案庭隨機分案,送達和調查也是由庭室各自為戰,存在一定程度的資源浪費。
集約化送達、調查,只是審判輔助中心優化配置審判資源的一個縮影。除此以外,民商事案件的排期開庭、評估鑒定委托、追加被告、第三人等庭前程序性工作也集中到審判輔助中心前置實施。通過“流程再造”,讓審判資源優化配置,從而實實在在地為法官減負。
【調】
多元化調解中心 打造調解“編外軍”
【鏡頭】
在湖里法院一樓,審判輔助中心的對面,就是“分調裁”中負責“調”的節點――多元化調解中心。比起審判輔助中心進進出出又不失井然的秩序,這里卻是人聲鼎沸。
今年57歲的劉建強是一名具有二十多年審判經驗的資深法官。在法官員額制的改革中,他主動把成為員額法官的機會讓給了更加年富力強的法院新生代,而他自己由于審判經驗豐富,做群眾工作能力突出,成為一名專職的“調解法官”。
“來來來先呷一泡茶再說!”劉建強熟練地擺開茶具,開始沏茶,他的身邊和對面分別坐著一起物業糾紛案件的雙方當事人。
陳阿姨(化名)家的廚房因公共水管破損全部被淹,物業卻遲遲不給解決方案,氣得她拒繳物業費以表達抗議。沒想到,物業竟然封鎖了她的停車位,給她們全家出行造成了極大不便。還沒等陳阿姨回過神來,物業又以她拖欠物業費為由將她告上法庭。
在劉建強與特邀調解員的努力下,陳阿姨與物業最終達成和解。物業愿意減免部分物業費,即時恢復陳阿姨的停車位使用權限;而陳阿姨也愿意做出適當讓步。
【亮點】 特邀調解員來自各行各業
茶桌調解熱氣騰騰地進行著,另一邊,圍繞著一個大圓桌,另有一起糾紛也在兩名人民調解員的調解過程中。這一側的墻上,公示著十位湖里法院特邀調解員的照片和簡介,這里,是他們大顯身手的舞臺。
特邀調解員的隊伍里,還有24名執業律師,福建卓法律師事務所律師王海燕就是其中之一。每個月她要來湖里法院“律師調解工作室”三四趟,除了固定的值班時間外,還要對值班時收到的案件開展調解工作。
相比于來自各行各業的特邀調解員,律師們的加入使人民調解有了更高的專業水準。
今年1月-11月,湖里法院特邀調解員共調解案件230件,有效分流部分復雜民商事糾紛。
【裁】
速裁團隊 快手法官顯身手
【鏡頭】
“速裁”案件,顧名思義就是可以快速裁判的案件,因為案情簡單、法律關系簡單、爭議不大,如果用傳統方式審理,走程序的時間可能都遠超過法官實際審案的時間。所以,這類案件在湖里法院都被歸入“速裁”團隊,由法官用速裁程序審理。因為辦案平均周期短,他們也被稱為“快手法官”。
送達程序簡化了、開庭程序簡化了、判決書格式也簡化了,平均每個案件節省了50%以上的時間,而當事人的服判息訴率反而更高了。如何做到又快又好?這就是湖里法院立案庭速裁團隊的訣竅了。
【亮點】最強配置九人審理六成案件
湖里法院的速裁團隊目前一共配置有9名入額法官,也就是說,每一位的獨立辦案年限至少都在3年以上,是審判經驗相當豐富的一批法官。
而在禾山法庭、殿前法庭等派出法庭,法官配置也維持在3人左右。也就是說,速裁團隊的力量組合至少能與3個獨立法庭相抗衡。
把這么一支實力強勁的隊伍放在法院的最前端,處理最為基礎的民事案件,足見湖里法院對分調裁機制的重視,也證明了案件繁簡分流的重要性――組建速裁團隊以來,通過立案庭分流的民商事案件占到了全院民商事案件總量的六成。
【團隊風采】
簡單案件不代表簡單業務
這是個人員組成最復雜,涵括審判工作節點最多的庭室,“審判輔助中心、調解中心……這一大片都是庭長的活動范圍,他從來不會固定坐在辦公桌前。”當記者幾次走過庭長張海強辦公室都撲了個空的時候,一名立案庭的干警笑著說。黏合好法官、審判輔助人員、人民調解員、律師,讓這個隊伍高效運轉,可能需要比裁判糾紛更多的藝術。
這是個風風火火的團隊,“我們團隊辦案最多的法官,今年辦結的案件量有望突破700件。”湖里法院立案庭速裁團隊負責人吳永福介紹。簡單案件辦起來其實也不簡單。對速裁團隊的9名法官來說,如何在短時間內分辨出大量案件的爭議焦點,理清法律關系,把看似一團亂麻的案子理順,讓當事人心服口服,其實并不比埋頭審理一個復雜案件要容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