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古航空維修有限公司 本報記者施辰靜 攝
太古航空維修有限公司 本報記者 施辰靜 攝
東南網12月12日(福建日報記者 林澤貴 林世雄)日前,中國商用飛機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商飛”)廈門太古培訓基地在廈門太古培訓中心掛牌運行,廈門太古飛機工程有限公司與中國商飛“全方位、深層次”的合作由此正式啟動。
這是廈門航空產業與中國大飛機產業的一次深度對接。
中國商飛來廈門學“維修”
中國商飛是我國實施國家大型飛機重大專項中大型客機項目(俗稱“大飛機”)的承接主體,在我國民用飛機產業化中被委以重任。我國自行研制、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大飛機C919已在今年5月順利首飛,不久前完成第二次試飛,計劃在2020年完成試飛取證任務,并交付使用。
根據雙方公開的合作內容,廈門太古作為中國民用航空局CCAR-147、香港民航處HKAR-147和歐洲航空安全局EASA Part-147批準的民用航空器維修培訓機構,成為中國商飛人才持續培養的重要基地。按照廈門太古方面的解讀,“廈門太古將充分利用在行業內豐富的培訓資源和經驗,為中國商飛各層次人才提供一系列的民航相關理論和實習培訓課程”。
通俗來講,中國大飛機的研發制造企業中國商飛拜廈門太古為“師”了,學習的主要內容正是廈門太古所擅長的“飛機維修”這門技藝,具體為:廈門太古運用其在行業內其他機型相關培訓和管理經驗,協助中國商飛建立和發展民航維修培訓體系,開發飛機維修技能實訓設備設施,培養飛機維修技術培訓教員;雙方合作開發維修培訓課程及機型培訓課程,并共同使用與中國商飛機型相關的培訓資源。同時,雙方的培訓合作從中國民航維修基本技能、部件項目開始,逐層次、分階段進行,打造知識水平全面、技術過硬的飛機研發、工程技術、制造和客服人才。
中國商飛其實已經不是第一次拜廈門太古為“師”了。公開信息顯示,廈門太古與中國商飛培訓合作始于2012年。今年4月,雙方簽訂了《“五個對接”培訓合同》,10月又簽訂了《培訓合作框架協議》,當時雙方就已明確,廈門太古將充分利用在行業內豐富的培訓資源和經驗,為中國商飛各層次人才提供一系列的民航相關理論和實習培訓課程。
值得一提的,廈門太古在成立初期就設立了專業的培訓學校,是目前中國民用航空局CCAR-147、香港民航處HKAR-147和歐洲航空安全局EASA Part-147批準的民用航空器維修培訓機構。
廈門航空產業迎來新發展良機
從另一個角度看,中國商飛也在助推廈門航空產業做大做強,而廈門如此重視中國商飛的此次“拜師學藝”,正是看到了中國商飛可能給廈門航空產業帶來的發展機會。
業內分析認為,廈門航空產業底子不薄,廈門航空維修業在亞太地區已處于領先地位。
廈門航空工業區規劃在島內的高崎機場片區,占地1.64平方公里,由廈門航空工業有限公司具體承接落地,目前工業區內的航空維修已經形成了世界前三、國內第一的“一站式”行業地位,2016年總產值已經達到100億元,成為廈門重點發展的十三條“百億產業鏈”之一。區內企業主要有:廈門太古飛機工程有限公司、廈門豪富太古宇航有限公司、霍尼韋爾宇航有限公司、廈
門中航秦嶺宇航有限公司、美捷特(廈門)傳感器有限公司、廈門太古起落架維修有限公司、廈門太古發動機服務有限公司、廈門新科宇航科技有限公司、廈門福萊帕特零部件維修有限公司、廈門太古培訓中心、廈門新瀚崴輕型飛機制造廠等十幾家航空維修及制造類企業。
而廈門航空工業區目前已經具備的維修能力包括:飛機機體結構件的維修、組裝及制造;波音747麥道11飛機客機改裝貨機;發動機維修及其部件、附件的維修及制造;起落架維修服務;飛機附件/機載設備的維修及制造;小型機與支線客機的維修、制造;地面設備的維修及制造;航材及備件供應中心;輔助動力設施,電力系統的維修。
但應當看到,廈門航空產業有領先的一面,也存在著不足。有業界評價指出,廈門的航空科研制造基礎相對薄弱,在航空科研和航空制造領域,相關從業組織和企業較少,產業基礎薄弱。廈門太古在航空維修本業基礎上,延伸從事進行部分航空緊固件、鈑金件和機加件的生產,但只限于滿足自身維修業務需要,產量和能力有限;通航產業規模也較小,配套設施需要完善。與國內通航起步較早的珠海、沈陽、安陽等地相比,廈門通航產業尚處于發展初期,機隊規模、飛行小時、業務內容都相對滯后,航空油料、FBO、FSS等專業配套與保障體系都較為薄弱。
攜手深耕飛機維修產業鏈
中國商飛與廈門太古的合作,實際上就是攜手深耕飛機維修產業鏈,這無疑給正在做大做強的廈門航空產業注入了新生力量。
《廈門市先進制造業“十三五”發展規劃》提出,發展飛機及飛機發動機維修、通用飛機、無人機、特種飛行器等。其中,要建成翔安蓮河片區航空工業園,吸引不少于10家國際知名航空制造類廠商進駐,培育20~30家航空高科技創新企業與航空現代服務類企業。
福建省海洋與漁業廳提交的《關于報請審批大嶝航空城基地二期工程海域使用申請的請示》中也明確,廈門將使用翔安區大嶝島東側附近49.9827公頃(接近50萬平方米)海域,填海用于大嶝航空城基地二期工程建設。此前,國家海洋局已正式批準,廈門市大嶝區域建設用海規劃填海面積624公頃以內,除機場用地外,未來大小嶝之間還將打造一個集現代化、高標準的國際貨物、旅客集散中心等功能于一體的“現代化航空城”。
廈門構筑好的航空產業藍圖,讓11月6日廈門政府官員與中國商飛高層的會見顯得特別意味深長。
省委常委、廈門市委書記裴金佳在會見中國商飛董事長賀東風一行時說,廈門發展航空產業有著良好基礎,在國家大力推進“一帶一路”建設,賦予自貿試驗區更大改革自主權的戰略背景下,產業發展面臨新的機遇。航空維修業作為廈門重點發展的支柱產業,近年來取得長足發展,已成為內地最大的“一站式”航空維修基地,也是亞太航空維修業的重要增長極。廈門與中國商飛淵源深厚、合作良好,希望中國商飛與廈門在航空人才培訓、航空維修、航材供應鏈合作等更多領域深化合作,支持廈門在更高水平和更大范圍參與國際競爭。
賀東風表示,廈門有著良好的航空產業基礎,多家廈門企業與中國商飛開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希望雙方進一步深化交流合作,發揮各自優勢,更好地服務國家大飛機戰略,助推大飛機產品開發和產品運營,也助推大飛機走向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