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日報訊(記者吳海奎通訊員薛榕黃楓)昨日,記者從市市政園林局了解到,廈門翔安新機場片區地下綜合管廊PPP項目建設取得重大進展,全長982米的機場快速路綜合管廊(市政艙)過海段于近日順利貫通,這也是目前我國采用頂管作業最長、直徑最大的跨海地下管廊,整個施工周期,實現了廢泥漿海域零排放的生態保護目標。 昨日上午,記者在大嶝島機場快速路施工現場看到,25米深的接收井井底處,有一條已經洞通的隧道,內部直徑為3米,這個便是未來將運營的地下綜合管廊(市政艙),屆時,自來水、原水、通信等市政管線都將從管廊內穿過,從而避免“風吹日曬雨淋”,提高管線抗災能力。 中鐵市政(廈門)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說,機場快速路地下綜合管廊(市政艙)過海段是目前我國采用頂管最長、直徑最大的跨海地下管廊,由翔安陸地始發至大嶝島陸地接收。這個頂管工程在海底環境下頂進,地質條件復雜,施工技術難度大,且對施工精度要求極高,此前沒有先例。同時,頂管項目還面臨一道極具挑戰的生態考題――如何做到廢泥漿海域零排放?相關負責人表示,作業過程中采用的泥水平衡頂管法,每推進1米就會產生50立方米的泥漿,施工上采用2級廢泥漿分離處理系統和3個沉淀池處理,在保證施工效率的同時,有效濃縮廢泥漿體積,其中30%以循環水形式排出,剩余相對濃稠的泥漿經晾曬干后再外運作回填處理。整個施工周期都做到泥漿不流入海里,實現了廢泥漿海域零排放的目標。 項目名片 翔安新機場片區地下綜合管廊項目是廈門市首個以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建設的市政項目,建設總里程19.75千米,共包含綜合管廊8條,主要為翔安東路(含頂管過海段)、機場大道、環嶝北路、蟳窟北路、橫二路、機場北路、大嶝中路、機場快速路(含頂管過海段)。綜合管廊內主要納入電力、通訊、給水、中水、燃氣、雨水、污水等管線,管廊內設置消防、排水、通風、信息、電氣、監控、標識等管理系統。 項目建成后,將有效解決路面反復開挖、架空線網密集等問題,并提高管線抗災能力,為翔安新機場建設、沿線區域經濟和社會發展提供重要保障。 |
相關閱讀:
- [ 12-08]我國最長地下跨海管廊—廈門翔安新機場地下綜合管廊貫通
- [ 11-09]廈門市將規劃建設干支線綜合管廊約330公里
- [ 11-04]廈門綜合管廊績效連續兩年位居試點城市第一位
- [ 09-28]集美區領導調研集美新城市政綜合管廊建設
- [ 08-22]廈門市地下綜合管廊管理辦法10月1日起實施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