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庇五洲客,門納萬頃濤。 廈門日報訊(記者徐景明)自古以來,港口便是通商裕國的口岸,是開放合作的門戶。作為中國歷史最悠久的海洋大省,福建港口歷史可追溯至南北朝時期,在宋代,更是確立了“海舟以福建為上”的優勢地位。 在這千年間,福建港口歷經泉州刺桐港、漳州月港興衰起伏,一度發展成世界航運貿易的中心,造就閩南人血液中的海運、貿易基因,化作“愛拼會贏”的閩南精神。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這是屬于廈門港的時代。身處改革開放的前沿,廈門先行先試,以建設經濟特區為突破口打開港口發展的上行通道。其間,全球集裝箱業務的快步疾行,帶來了世界貿易格局的一場巨變,也使廈門迅速融入全球經濟大潮,成為中國東南沿海最具活力的“弄潮兒”。 30多載春風化雨,廈門港的發展,歷經改革開放、跨島發展,近些年來更有國際航運中心、“一帶一路”倡議、自貿試驗片區建設等利好支持,這顆中國東南沿海的明珠,已經從1983年全年3292標箱吞吐量的區域支線小港,一舉跨越為2017年全年1000萬標箱吞吐量、排名世界第十五位的國際強港。 世界看中國、中國看特區、特區看港口。今日的廈門,已發展成一座高素質的創新創業之城、一座高顏值的生態花園之城。其中,通達五洲的海上集裝箱遠洋航線,是確保廈門經濟產業快速發展、貿易投資并駕齊驅的基石所在。 年集裝箱吞吐量突破1000萬標箱大關,也標志著一個新的發展時代正在開啟: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要堅持陸海統籌,加快建設海洋強國;要以“一帶一路”建設為重點,形成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開放格局;賦予自由貿易試驗區更大改革自主權,探索建設自由貿易港。 新時代、新氣象、新作為,廈門港,將成為特區沖向世界的窗口。 改革開放春風吹來新理念 第一臺橋吊價值高達600萬元,那時操作員一個月的工資也不過32.5元 1983年3月28日,廈門港接靠開港以來的第一艘集裝箱船香港“華勝”輪。看著船上一個個“鐵皮方盒子”,半輩子肩挑背扛的碼頭工人覺得非常新鮮。 “鐵皮方盒子”裝著貨物,更裝著新理念、新變革。它打開的,是新時代,是廈門港乃至廈門邁上國際舞臺的第一步。 集裝箱運輸誕生于上世紀六十年代,把各種各樣的貨物,放在一個大的、相同規模的箱子里打包,陸運到最近的港口發往世界各地。貨物集中化、裝卸便利化、運輸標準化,輔以安全、易堆存等特性,集裝箱的出現,讓碼頭業務的操作模式開始發生巨變。 老碼頭們,是親歷者。上世紀七十年代,碼頭工人肩挑背扛,每輛板車上的貨都有半噸多,繩子套在肩膀上,一天數不清要拉多少趟。十年后,工人們“轉崗”了――雖然干的都是裝卸貨物的活,但機械已經開始替代人力。這十年間,是什么力量在推動廈門港快步向前? 1973年,周恩來總理發出“三年改變港口面貌”的指示。同年,谷牧主持國家十部委考察組在廈門港實地考察,確定廈門港要“商、軍、漁港并存,以商港為主。”隨后,國務院批準廈門港建設東渡港區一期工程,并將之列為交通部直屬項目。這是廈門港與特區發展“同頻共振”的一個歷史起點。1976年3月,東渡港區一期工程4個深水泊位動工興建,總投資達到2.5億元,在當時無異于天文數字。但對廈門而言是完全值得的,因為這項工程所打造的,是支撐廈門經貿發展的擎天巨擘。 1979年,黨中央、國務院批準廣東、福建在對外經濟活動中實行“特殊政策、靈活措施”,并決定在深圳、珠海、廈門、汕頭試辦經濟特區。作為水陸交通的集結點和樞紐、工農業產品和外貿進出口物資的集散地,把港口建設好,是搞好經濟特區的“壓艙石”,廈門港舍得投入。當時,廈門港引入第一臺橋吊,價值高達600萬元,那時操作員一個月的工資也不過32.5元。橋吊不用的時候,要用鐵絲網圍起來,還專設崗亭,三四個人輪流站崗。 1982年7月,東渡港區一期工程中的2個泊位試投產;1983年,廈門港啟動集裝箱運輸,全年集裝箱吞吐量3292標箱;1984年2月8日,鄧小平視察了東渡港區一期工程。發展的大船,已經在改革開放的春風中揚帆前行。 3292標箱,如今3小時內就能完成。但這個不起眼的數據,正是廈門港成功抓住全球集裝箱運輸化發展機遇的佐證。 |
相關閱讀:
- [ 12-05]廈門港航道管理站已完成17個建設項目的航評審批
- [ 12-04]廈門港務控股集團將不定期舉行招聘會 助力港口大發展
- [ 11-27]廈門港加快“互聯網+港口”發展 2020年建成智慧港航樞紐
- [ 11-27]后石港區3號泊位驗收 廈門港貨物吞吐能力將進一步提升
- [ 10-30]廈門港主航道擴建四期工程已提前交工驗收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