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訊 (海峽導報記者 陳捷 范希平 見習記者楊少華/文陳巧思/圖)同樣是消費者索賠,為何賠償倍數卻相差懸殊?有人獲賠三倍,有人獲賠十倍,還有的被判敗訴分文未賠?
昨天下午,導報“律師來了”開通咨詢熱線,重點針對消費者索賠問題進行答疑解惑,律師團隊還結合兩個消費者的典型遭遇,向讀者揭秘消費者索賠為何相差懸殊的原因。同時,昨天還有很多讀者通過熱線電話和微信公眾號“廈門說法”向律師咨詢,福建自暉律師事務所主任林敏輝和吳才木、陳綠祥律師,福建冠德律師事務所副主任黃芬嫘律師,北京東元(廈門)律師事務所陳奇斌律師輪流為讀者解答疑問,并根據讀者反映的問題,從中總結出消費索賠“7問”。
【典型案例】
兩位消費者維權索賠
一個獲賠三倍一個獲賠十倍
消費者匡先生是獲賠十倍的勝訴者。此前,他因網購買到“三無”保健品,將網店老板起訴到湖里區法院,要求“退一賠十”。匡先生起訴稱,他之前在淘寶上一家網店購買了兩罐“玉靈膏”,總價值為636元。收到貨后,匡先生發現兩罐“玉靈膏”竟然都無質量合格證、無生產廠家、無生產許可證編號。
近日,湖里法院審理后認為,鐘老板確實存在生產銷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的行為,應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因此,一審判令被告鐘老板退還貨款,同時支付賠償金6360元。
另一位消費者蘭先生則通過起訴獲得了三倍賠償。此前,因一次臺風登陸廈門,廈門一家汽車公司待售車輛受損嚴重。為了將一些瑕疵車輛賣出,該汽車公司推出了優惠。蘭先生選中了其中一輛,并與汽車公司簽訂合同,約定購買1.6L自動舒適型汽車一輛,價格為13.38萬元。合同當中,4S店承諾車輛非泡水車,如果是泡水車可賠償客戶三倍車價。但后來,蘭先生提車時發現,車輛內部有很多碎玻璃。隨后,蘭先生委托專業機構鑒定,發現這輛車有眾多瑕疵,汽車公司有意向消費者隱瞞了這些瑕疵。為此,蘭先生將汽車公司告上法庭。他起訴認為,汽車公司未將車輛的情況全面告知,誘導消費者購買,已構成欺詐,應當“退一賠三”。
最終,湖里法院作出一審判決,認定被告汽車公司的行為構成欺詐,應該“退一賠三”,即不但要返還購車款133800元,還要支付三倍賠償購車款40萬多元。
消費者什么情況下能獲賠十倍?
章先生:我想知道哪些情況消費者可以獲得十倍賠償?
陳奇斌:根據我國《食品安全法》規定,“可獲十倍賠償”的條件為: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具體表現比如:食品中的致病性微生物,農藥殘留、重金屬等污染物質的限量規定超標了;嚴禁添加的食品添加劑添加了;專供嬰幼兒和其他特定人群的主輔食品的營養成分要求不符合要求,等等。
哪些情況能夠獲得三倍賠償?
陳女士:哪些情況消費者可以主張三倍賠償?
黃芬嫘:根據我國消法規定,經營者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三倍給予賠償(食品類按十倍賠償)。《侵害消費者權益行為處罰辦法》中規定了具體的欺詐行為。例如:以虛假的“清倉價”、“甩賣價”、“最低價”、“優惠價”或者其他欺騙性價格表示銷售商品或者服務;以虛假的“有獎銷售”、“還本銷售”、“體驗銷售”等方式銷售商品或者服務;謊稱正品銷售“處理品”、“殘次品”、“等外品”等商品。
買到過期食品,應該如何索賠?
李先生:我在一家超市以9.5元的價格購買了一包香腸,但我拿回家準備吃時才發現香腸已過期3天,我該怎么索賠?
吳才木:根據《食品安全法》第一百四十八條規定:“生產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或者經營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消費者除要求賠償損失外,還可以向生產者或者經營者要求支付價款十倍或者損失三倍的賠償金;增加賠償的金額不足一千元的,為一千元。”李先生購買該產品時,該產品屬于超過保質期的食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因此李先生可以向超市主張退還9.5元,并賠償1000元。
美容變毀容,能要求精神賠償嗎?
王女士:我在接受某美容公司提供的減肥服務過程中,美容公司使用的“三無產品”導致我的手臂被燙傷,治療后還有明顯疤痕,我能要求精神損害賠償嗎?
吳才木:根據《侵權責任法》和相關司法解釋的規定,因生命、健康、身體遭受侵害的,可以要求精神損害賠償,同時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五十一條的規定,經營者有侮辱誹謗、搜查身體、侵犯人身自由等侵害消費者或者其他受害人人身權益的行為,造成嚴重精神損害的,受害人可以要求精神損害賠償。王女士因美容公司使用的“三無產品”致使身體受到侵害,造成精神損害,可以主張精神損害賠償。
消費者維權,該如何舉證?
林小姐:消費者起訴維權,需要提供哪些證據?
陳奇斌:消費者維權舉證應著重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一是證明購買商品或接受服務的證據,如購貨發票、服務票據、合同文件等。二是反映損害事實存在的證據,如有產品質量問題的樣品、標的物檢驗鑒定結論等。三是能夠證明經濟損失情況的材料,如損失清單、單據等。因此,消費者平時購物或接受服務時,要注意保留好購物小票、發票等。
通過微商買到假貨該怎么賠?
孫女士:經微信朋友圈朋友的介紹,我通過代購買了一套化妝品,后來經鑒定,代購的化妝品是假貨,我要怎么維權?
吳才木:微信“朋友圈”代購與淘寶等網店賣東西不同,賣方通常不屬于《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中的經營者。因此在微信朋友圈購物是不能依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來維權的。微信朋友圈的商品交易,在法律上屬于“偶發的民事交易行為”,由一般的民事法律來規范,如果遇到假貨、遇到違規銷售等相關問題,可以依據《民法通則》、《合同法》等相關法律來維權。因此,孫女士無法依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要求增加三倍損失賠償,但可以依據《合同法》要求代購承擔修理、更換、重作、退貨、減少價款或者報酬等違約責任。
微商產品傷人責任誰承擔?
田小姐:我的朋友向微商購買了一個美容設備,結果使用過程中燒傷臉部,造成毀容,該找誰維權?
林敏輝:微商和廠商都可以起訴。根據相關規定,消費者或者其他受害人因商品缺陷造成人身、財產損害的,可以向銷售者要求賠償,也可以向生產者要求賠償。屬于生產者責任的,銷售者賠償后,有權向生產者追償。屬于銷售者責任的,生產者賠償后,有權向銷售者追償。
今日維權熱線主題
網貸、海淘有哪些陷阱?
“海淘”遭遇消費陷阱,如何應對?網購被宰,怎么維權?網貸“被跑路”了,又該怎么辦……
遇到這些問題,你可以找導報“律師來了”。今天下午,導報3·15維權律師熱線第二期等著你。
今天的維權主題是“網貸和海淘,有哪些陷阱”,有需要的讀者可以撥打導報“律師來了”熱線電話2966882咨詢。律師接熱線時間為今天15:00-17: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