龜板糕的故事 女婿接手傳承老技藝 大學路71號是一間古宅,如果不是門前掛著一塊小廣告牌,誰也不會注意到這是一家賣廈門特色小吃的店。小店沒有店名,但阮寶玉的龜板糕就是街坊鄰居們心中的“店名”和品牌。如今,這家小店已傳給了下一代,主要是小女兒和女婿在經營,阮寶玉每天幫忙做一些事。 龜板糕是廈港漁民心中不可或缺的食物,主要用于漁民出海前祈福上供。阮寶玉說,她從小就隨父母出海打魚,出海前,家家戶戶都要做龜板糕上供祈福求平安,所以她從小就會做了。1996年,阮寶玉退休,為生計她在自家門前賣芋包、魚丸、龜板糕和炸五香等廈門特色小吃。因龜板糕制作起來非常麻煩,要10多道工序,越來越多的人不再自己做龜板糕,而是找阮寶玉買,方便、省事又好吃。就這樣,阮寶玉的龜板糕傳出了名氣。 阮寶玉的女婿阮國勇說,2015年底,他接手了岳母的手藝,開始做龜板糕。做龜板糕,需要提前一天備料,且為保持龜板糕最原始的風味,其制作方法和食材都是用以前的古方。阮國勇希望小店也能申請認證老字號,下一步,他將先注冊商標,把龜板糕做成品牌。 廈港街道黨工委書記王一青: 大年初五,我走訪了幾家老店,店家對這片土地有著非常深厚的感情,不愿意離開。店面房租貴、利潤低,雖然游客不少,但是體驗式消費使得購買力不足。我們街道也在想各種辦法,保護這些廈門老文化,幫助大家申請老字號,爭取相關政策扶持。 另外,街道計劃成立沙坡尾商家聯盟,收集了解商家訴求,引導踐行誠信經營公約,推動解決經營中出現的困難。目前,我們正在積極策劃,加大對這些老店的宣傳,幫他們講好創業傳承故事,傳播廈港老字號文化。 思明區人大常委會城建環資工委主任沈少堅: 針對老字號小吃的保護,建議衛生部門牽頭塑造品牌,提升店家的榮譽感,既保障消費者安全,又推動店家整體經營。 國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海洋放射性技術與環境安全評估實驗室主任于濤: 我比較擔心在咖啡館之類的“洋派”店面沖擊下,廈門特色小吃店會不知不覺地消失。我們應保護傳統小本生意,保護“土著”文化,希望市、區政府和街道能給予一定扶持,讓這些老店能先在區里或街道認證“老字號”,或申請到專門的經費保護特色文化。 讀者黃俊: 注冊老字號應該由政府出手協調,幫忙找相關證明。如果雜牌太多,會壞了老字號招牌。 |
相關閱讀:
- [ 03-21]門面熏得發黑 翔安新圩一家老店傳承二十多年老手藝
- [ 03-06]廈門“老字號一條街”預計年內對外開放 將有24家老店
- [ 09-23]“百年老店”面臨浩劫 蔡當局挖空心思追國民黨黨產
- [ 02-05]16年來專營大碼男裝 廈門又一老店遺憾說再見
- [ 05-25]廈門開了23年的保險柜老店關了 鼎盛時曾有6家店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