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華益 陳永川 吉利甘露球 白灼章魚 炸春卷 佛跳墻 出自廈門廚界名師之手的經典廈門小吃。 廈門晚報訊(記者 林曉云)11月11日,特一級高級烹飪師李天佑離世。或許很多人對這個名字并不熟悉,但說起好清香,廈門幾乎家喻戶曉。李天佑即好清香大酒樓原總廚師長,在廈門烹飪界堪稱一代名師,是廈門第一批特一級高級烹飪師。 如今,第一批7名特一級高級烹飪師已有3人過世。昨日,記者獨家專訪了中國元老級烹飪大師陳永川,回憶廈門烹飪界的風云人物。 廈門史上有三位“元老級烹飪大師” 中國烹飪協會注冊頒發的“中國元老級烹飪大師”稱號,廈門一共有3位獲得者,分別是:廈門賓館原副總經理、原總廚師長童輝星,好清香大酒樓原總經理曾華益,好清香大酒樓原負責人陳永川。 其中,童輝星和陳永川還是上世紀廈門第一批特一級廚師。當年的第一批特一級廚師共7人,除了童輝星和陳永川之外,還有原廣豐飯店主廚陳夢丸,原新南軒負責人周宗坤,好清香大酒樓原總廚師長李天佑,綠島大酒樓總廚師長林維欽,綠島大酒樓原總經理黃種成。李天佑、林維欽和黃種成已離世。 實際上,2002年之前的“老版”廚師分級考核并非年年有,廈門市飲食職業培訓學校校長吳金珠介紹,廈門史上也就誕生過十幾名特一級廚師。除了第一批的7人,后來還有曾華益(好清香大酒樓原總經理)、蔡長壽(原任職廈門大學膳食科)、陳志和(原綠島大酒樓總廚師長)、汪沂增(原鼓浪嶼餐廳主廚)、黃新銓(好清香大酒樓原總廚師長)等。 廚師分級考核特別嚴格考試時每人要做12道菜 陳永川回憶,當年對廚師分級考核特別嚴格,省里派來監考人員,考核項目很多。“我們都是一級一級考上來。比如我從二級廚師開始考,考到特三級、特二級,上世紀80年代考到了特一級。”他說。 考核是綜合性的,比如考理論,考慮到廚師們的文化背景,占總分的30%,實踐操作則占70%。想成為特一級廚師,最核心的考題是做一桌菜,至少要上12道菜,冷盤、點心、熱菜、甜湯都要有,一般要求是閩菜。另外還要考雕刻,陳永川說,當年這一項還算簡單,雕刻果蔬花鳥就可以,不需要雕龍鳳。但是考核燒烤這一項,要求每個人都要烤一頭乳豬,以此鑒定是否符合“特一級”要求。 考試那天做的一桌菜,陳永川印象最深的是吉利甘露球。這道菜是全新創作,他在廈門蝦棗的基礎上改良,蝦打成蝦膠,高湯冷凍做成餡。之后在蝦球上滾了面包糠,下油鍋炸,再搭配一小碟酸甜醬料。“一口下去,湯汁會溢出來的。”他說,后來這道菜成為好清香大酒樓的招牌,還得了獎。 最后一次“老版”考級各級別“考生”200多人 陳永川說,1961年他到綠島大酒樓當學徒時,李天佑已經是主廚之一了。“他對工作很認真,很負責。”他說,后來他們都去了好清香大酒樓。 “老廈門人對我們應該比較熟悉。”他說,那時候廈門不大,人口不多,但隨著改革開放的發展,不僅人口結構產生了巨大的變化,也改變了新老廈門人的口味。 “當年能考上特級的廚師,都是基本功扎實、功底好的,不僅要會做菜,還要模擬講課、寫論文。”吳金珠對2002年的考核印象極深,那個批次各級別共考了200多人,是最大規模的一年,也是發現人才最多的一年。之后,廚師的級別考核制度就改變了。 “我是‘特級’時代的終結者。”擁有中國烹飪大師、國際金冠頂級大廚師、中國十大餐飲名廚、國家餐飲業一級評委、全國優秀廚師等頭銜的林慶祥說,因為沒有機會考“特一級”,他成了最后一批“特二級”廚師。 林慶祥說,當年的考核級別分得很細,從二級廚工到特一級共10個級別,最后才有資格成為技師、高級技師,所以“特一級”分量很重。在林慶祥考級的第二年,考核改成初、中、高、技師、高級技師等5個級別了。 延伸閱讀 廈門廚藝大師李天佑 每年開發幾十種新菜 好清香、吳再添,都是老廈門人最熟悉的“古早味”代表。剛剛離世的廈門烹飪界名家李天佑,與這兩張“廈門名片”都有密切聯系——他是好清香原總廚師長,也是吳再添的表弟。 能代表廈門味的小吃,在好清香大酒樓都能見到,這里的吉利甘露球、炒目魚面,都是老廈門人最心心念念的好味道,而這些好味道就出自李天佑之手。 1951年走上烹飪學藝之路的李天佑,就是從表哥吳再添的小吃攤起步的。1960年,他作為廈門唯一被選送的學員,到黑龍江商學院公共飲食系第一屆專修班學習深造,畢業后被委任為綠島大酒樓廚師長。 上世紀70年代,李天佑先后出任過鼓浪嶼餐廳、新南軒酒家經理;上世紀80年代初轉任飲食服務公司業務科科長;1989年再度出山,擔任好清香大酒樓總廚師長直到退休。 李天佑曾多次代表廈門走出國門,交流推廣中國美食。在擔任好清香大酒樓總廚師長期間,他指導主理并首次推出廈門風味小吃宴,改良“炒目魚面”和“吉利甘露球”等廈門名點。他每年都要主創開發幾十種新菜,如“椰香通心蕉”,在香蕉內藏入細碎的蝦肉等食材,開創了果蔬和海鮮結合的新做法,在首屆廈門菜評比中獲獎。 由他主創的經典名菜,還包括廈門佛跳墻、荷包黃翅魚、金條滿龍舟、石榴紅蟳包、鍋貼黃瓜魚、沙茶棋斗鴨、元寶紅膏蟳、炸金錢蝦盒、鳳眼豬腰等。 1989年,中國烹飪協會為他頒發“榮譽證書”,表彰他為中國烹飪事業發展做出的貢獻。2001年中國商業聯合會和中國烹飪協會授予他“中國烹飪名師”稱號;同年,他被收入中國經濟出版社《中華人物叢書——中華優秀人物大典》一書。 在60年的烹飪生涯中,他不僅精通閩菜,同時旁通各大菜系,并從南北菜系中博采眾長,講究菜肴色、香、味、型、境,不斷改良和創新廈門菜,為重振廈門菜做出了重大貢獻。此外,他還帶出了一大批高徒,在同行中享有極高聲望。 (林曉云整理) |
相關閱讀:
- [ 04-09]湖里區職工技術(中式烹飪)比賽舉行 大廚齊聚一堂
- [ 10-27]同安區祥平街道婦聯舉辦婦女烹飪技能培訓
- [ 06-27]廈門市婦聯將烹飪技術送到小嶝婦女家門口
- [ 05-10]第七屆全國烹飪大賽廈門一舉拿下6塊金牌
- [ 06-20]烹飪培訓展身手 舌尖美食鑒美味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