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巢引鳳 首個工業項目掀開歷史新篇章 第一個工業項目的落地,對于海滄來說,還有著營商環境日趨成熟這一層深意,這也意味著海滄正從基礎設施開發邁向生產項目出效益的新階段。 “國家將海滄100平方公里交還廈門自主開發之前,已經圍繞醞釀中的大型石化項目布局了一些基礎設施,開發權交還之后,福建省、廈門市借勢發力,大幅度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許若鯤回憶,逐步完善的配套設施為海滄吸引工業項目落地打下基礎。 實際上,翔鷺項目的正式投產,正說明海滄經過5年的基礎配套開發建設,硬件條件已經完善起來,具備接納現代化、世界一流企業落地的條件。從1996年開始,海滄新城建設啟動,進一步提升海滄的城區環境,生活配套服務更加成熟。 隨之完善起來的還不止硬件,特區高效的辦事作風也深深融進海滄的血脈。這一點,翔鷺滌綸(廈門)有限公司公關部退休干部林致平深有感觸。他說,在當時,一個投資達2.7億美元的化纖項目,涉及規劃審批、廠房建設、機床安裝、人員培訓等多個環節,翔鷺這個項目從1993年動工,只用了2年時間就實現投產,“放到現在都是高效迅速的!” 林致平回憶,除了用地、用水、用電的保障外,政府部門還幫助企業到省內外招聘員工,他自己也是在那個時候從省屬國企“下?!眮淼胶?。在整個項目投產之后,企業對于技能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大,海滄區還在惠安、漳平、上杭三地的技校定向委托培養技術人才,解決企業在用人上的后顧之憂。 軟硬件條件的不斷完善,給落戶海滄的企業吃下定心丸,也讓更多的企業對海滄這片投資發展熱土充滿期待。企業家們看中的是海滄作為全國最大臺商投資區和實施特區政策的優勢,看中的是不斷完善的基礎設施條件和日趨優越的投資環境。以新陽工業區為例,短短20年的時間里,已經有超過1200家企業落戶于此,規上企業近200家。 轉型蓄力 力爭5年實現工業產值2000億元 在改革開放的大潮中,海滄在一張白紙上“無中生有,點石成金”,興起一輪又一輪的產業發展浪潮。特別是2016年以來,海滄緊緊抓住“產業立區”的原則,成立區委工業領導小組,按照建設“國際一流產業”的目標,一邊堅持傳統產業優化升級,一邊明確將集成電路、生物醫藥和新材料三大新興產業,作為支撐區域未來發展的支柱,為海滄經濟的長遠發展打牢基礎。 “目前,海滄集成電路、生物醫藥、新材料三大新興產業格局雛形已現,集成電路落戶制造類項目6個、設計類項目20余個,項目總投資超350億元。”蔡德進告訴記者,一批重點項目的落地和產業發展的迅猛態勢正反映出海滄新興產業布局的實效。 如今,走進海滄的工業園區你會發現,海滄的新興產業集群已初具規模。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大到關鍵配件——電池材料,小到車燈電容、內飾塑料,海滄的企業都站在行業的領軍位置,廈鎢新能源、廈順鋁箔、法拉電子、金旸等企業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更令人興奮的是,就在今年內,士蘭微、通富等項目即將建成投產,開啟海滄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新時代。 與此同時,海滄“大招商”步伐同樣緊鑼密鼓。2017年以來,海滄創新招商服務機制,建立專業化、市場化隊伍與傳統隊伍相結合的招商服務體系;構建“政府+園區+基金投資公司+專家委員會”的機制,為項目落地提供了有力支撐。區工業辦在兩年的時間里,先后為企業解決實際問題270多項。 專業化的服務也給了企業更多落地的信心,“有些地區的政府干部與我們談招商,更多地停留在政策優惠的層面,而海滄的團隊是真懂行業。”杭州士蘭微電子董事長陳向東說,海滄專業化的招商服務給企業吃了定心丸。 “現在是海滄工業經濟發展轉型蓄力的關鍵階段。”蔡德進說,海滄正全力以赴抓招商,加快引進一批大項目好項目落地,以切實舉措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實現高質量發展,推動工業經濟邁上新臺階,力爭用五年的時間實現工業產值翻一番,達到2000億元。 三十而立,站在這一重要的歷史節點上,海滄產業發展前景令人期待、催人奮進。 |
相關閱讀:
- [ 05-10]廈門海滄貫徹落實全市招商大會精神 研究部署招商工作
- [ 05-10]廈門海滄區東孚街道矛盾糾紛多元化解中心揭牌成立
- [ 05-10]廈門海滄大橋進島部分應急車道下周起高峰期通行小客車
- [ 05-09]廈門海滄東孚街道矛盾糾紛多元化解中心揭牌
- [ 05-09]廈門海滄:老年大學課程走進村居 讓老人們老有所樂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