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九項機制 筑牢綠色生態屏障 實行雙河長制、司法聯動、金融保障等機制 過蕓溪發源于天竺山,干流全長15.12公里,是海滄區的母親河,宛如一條長龍蜿蜒在沃野之間。日前,記者在過蕓溪大曦山段看到,這里河道寬闊,水體清澈,魚兒在溪中戲水,白鷺在岸邊起舞。 盡管如今水清岸綠,幾年前卻是另一番景象:流域范圍內蛋鴨養殖業、瑪瑙加工業規模較大,存在污水亂排、河道亂占等亂象,不僅流域水質差,還嚴重影響防洪排澇能力。尤其是新陽主排洪渠,河道淤積、污水橫流、惡臭難耐。 改變,源于河長制的實施。2014年底,過蕓溪被廈門確定為小流域治理試點單元。彼時,當地在流域范圍內疏浚河道、控源截污,沿線生態系統修復成效明顯。2017年,《廈門市全面推行河長制實施方案》出臺。按照部署,過蕓溪由街道書記、主任任雙河長,在小流域綜合治理基礎上進一步維護水清河暢岸綠。截污控源、內源清理、生態修復、生態補水……一系列工程措施,為昔日的“龍須溝”洗了澡、搓了泥、引來了活水,通過“雙河長”黨政齊抓共管,過蕓溪舊貌換新顏,新陽主排洪渠也摘掉戴了多年的黑臭水體“帽子”。 在全面落實河長會議、信息共享、信息報送、工作督察、考核問責與激勵、驗收六項制度的基礎上,廈門還全面實行雙河長制,市、區、鎮三級黨委、政府主要領導均任河長,落實黨政齊抓共管。廈門的河湖長制工作還建立起司法聯動機制,市、區檢察機關、法院均設駐地河長制辦公室檢察院、法院聯絡室,為推進河長制工作提供堅強司法保障,筑牢綠色生態法制屏障。廈門的河湖長制工作還建立金融保障機制——興業銀行廈門分行與市河長制辦公室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十三五”期間,銀行將為廈門市河湖長制相關項目提供不低于100億元的綠色融資。 采取九大舉措 打出全域治水“組合拳” 包括河長組織推動、河長隨機點評、多規平臺管控、掛牌跟蹤督辦等措施 5月17日下午,豪雨如注、雷聲如怒。惡劣的天氣未能阻礙同安區的河長巡河行動。區副總河長組織區政府辦、河長辦、市政園林局、城建公司、深圳水規院及相關鎮街人員冒雨巡查東溪南門橋省控點上游、五顯二橋、東溪垵爐村段、官潯溪宋厝橋、同集路橋水質現狀及排口排放情況。針對發現的問題,河長在現場落實部門責任,分解具體任務,下達整改期限。 河長,不僅僅是一個職務、一份工作,更意味著責任和擔當。市區鎮(街)三級河長積極組織推動,履行巡河職責,研究河湖治理,是廈門全面推行河湖長制的首要工作舉措。以市級河長為例,從廈門推行河長制工作以來,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多次帶隊深入基層、河道巡查,現場辦公,針對存在問題召開會議研究解決。僅去年,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就4次帶隊到一線辦公,市政府召開4次常務會、2次專題會對流域污染治理等工作進行研究,市黨政分管領導全年巡河16次,把河湖長制工作件件落到實處。 河長隨機點評,是廈門推出的一項卓有成效的創新舉措。廈門定期召開河長制工作視頻點評會,會上由市領導隨機抽查鎮街工作方式,由黨委或政府主要領導直接報告工作進展,回答市領導關于河長制工作的具體問題。這種不打招呼、不提前準備的抽查方式,真正把壓力傳導到鎮街一線,確保鎮街主要領導親抓、真抓、實抓。 從規劃層面實現河道水系空間管控,也是廈門河長制工作一項高屋建瓴的工作舉措。去年,廈門在全省率先完成水系生態藍線的劃定,并且配套出臺管理辦法。廈門還成為全國首個把水系生態藍線納入“多規合一”平臺統籌規劃、管控的城市,實現水系全域“一張藍圖”,在工程項目的規劃階段,就明晰是否占用河湖藍線空間,為水生態撐起一把有力的保護傘。 河長組織推動落實處,河長隨機點評見實效,多規平臺管控真到位,掛牌跟蹤督辦傳壓力,三級網格管理全覆蓋,部門聯合督查有力度,考核約談問責不含糊,輿論宣傳監督顯時效,第三方獨立巡查最公正。一項項有力有效的舉措,是一套全域治水的“組合拳”,是一張直攻水環境污染病灶的“良方”,河流湖庫的水生態環境由此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成為承載市民群眾對美好生活期盼的重要載體。 |
相關閱讀:
- [ 03-29]廈門市小微水體納入湖長制管理范疇
- [ 12-19]水清岸綠顏值高 廈門河湖長制工作亮點紛呈
- [ 10-22]廈門全面推行湖長制 加快推進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
- [ 10-22]廈門出臺實施方案 全面推行湖長制 守護一湖碧水
- [ 01-10]用最嚴“湖長制”管好一池春水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