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8月3日訊(海峽導報記者 黃麗彬 通訊員蔡月圓)不慎從操作機臺上摔下導致骨折,公司為此承擔了手術治療費。但后續治療仍需費用,這筆錢到底應該由誰來負責?近日,湖里區殿前兩名男子為此爭執不下,在殿前司法所調解之下,雙方“握手言和”。 6月11日,一名手上打著石膏的男子,既無奈又生氣地來到殿前司法所請求幫助。 該名男子吳某說,自己是一名流水線工人,去年4月不小心從操作臺上摔下來,摔成了骨折,前期治療的時候公司還是愿意承擔手術治療費用的。但后期固定的釘子要卸下來,公司方就讓其自理這筆費用。“我的工資本身就不高,因為受傷還有些時日無法上班,家里幾口人都還等著我吃飯,公司讓我自己承擔既不合理,也給我的生活帶來壓力。我們都吵好幾次架了,請你們幫幫我!” 詳細了解了當事人的情況以后,殿前司法所立即進行了處理。考慮到雙方很熟悉,為避免見面的尷尬,于是嘗試進行網絡調解。 工作人員讓雙方關注“湖里區公共法律服務”微信公眾號后,申請了人民調解,由基層科指派到殿前司法所,司法所調解員為他們開辟了網上溝通室,通過網上溝通、電話、見面等線上線下的方式的反復協商,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最后,公司的委托代理人陳某對傷者吳某表達了理解,雙方對調解協議的內容達成一致,由陳某預付吳某人民幣1.5萬元用于后期手術,手術結束后以實際金額結算,該費用多退少補。 調解員制作書面調解協議并上傳平臺,糾紛雙方通過微信署名達成調解協議,并通過微信轉賬的方式履行完畢。 目前,吳某已經得到妥善治療,重返工作崗位。 導報記者了解到,自湖里區網上公共法律平臺運作以來,這也是全區辦結的首起網上調解案件。今年以來,殿前司法所拓展人民調解工作平臺,利用在線調解制度的優勢,解決當事人無法到場或一到場就針鋒相對等問題,讓糾紛雙方實現足不出戶完成調解,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進一步便民、利民。 |
相關閱讀:
- [ 06-17]兩岸基層調解員同臺熱絡交流 助力兩岸融合發展
- [ 06-17]兩岸60余名基層調解員聚廈 共議糾紛化解
- [ 05-24]破解治理難題 廈門思明專設“小區人民調解委員會”
- [ 05-24]破解治理難題 廈門思明專設“小區人民調解委員會”
- [ 03-28]行內糾紛“內行”解 廈門已建立410個專業性調解組織
- [ 03-16]廈門市海滄法院發布維權案例
- [ 08-07]《報完英語班,線下課程變線上》后續 監管部門已介入調查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