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市思明區行政區劃調整20周年:何以思明 詩和遠方
2023-05-22 09:53 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劉學佳 我來說兩句
提升改造后的中山路。(思明快報供圖) 城市能級提升 讓居民做幸福主角 城市發展到一定高度,就必然超越經濟數據層面的競爭,而上升到城市品質、城市品牌以及代表城市現代化水平、影響力和發展活力的城市能級的比拼。全國文明城市是定義城市品質最好的量尺,涵蓋了城市品牌最核心的要素,是城市能級的重要考量。思明行政區劃調整后的發展史恰與文明創建工作的歷程相重合2022年思明區在全省文明城區測評中排名第一。這和人們對思明的印象不謀而合。20年來,思明區“常駐”全省創建文明城區工作先進區的榜單,而且始終名列前茅。 一個城區,將文明創建看作是單純的工作任務還是一種綜合實力的提升路徑,在結果上迥然不同。如果是前者,那么它會被認作是消耗資源的務虛工作,所以永遠不是當務之急;而如果是后者,則會被積極地理解為一項不容忽視的核心工作,必然能夠給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發展帶來全面的潤滑和推動。 思明區正是把文明創建工作作為城區品質持續提升的重要抓手,始終如一。今年4月18日,思明區召開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常態化精細化工作推進會,會議以視頻形式直達10個街道98個社區,對下一步創建工作作動員和部署。 “讓思明城市能級得到更為明顯的提升,讓文明成為幸福思明的亮麗底色,讓文明成為推動思明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最大的城市競爭力”,會上,思明區委主要領導用三個“讓”定義了思明區文明創建的目標和高度,也讓人們更加清晰地看到了文明創建工作在思明區城市能級提升中的地位和意義。 作始也簡,將畢也鉅。2003年底,思明區嘉蓮街道在轄內機關單位和居民中征集發展的意見建議。在吸納來自基層一線的金點子后,街道于2004年5月正式向社會推出“愛心超市”。這家超市接收社會各界捐贈的愛心物品,讓轄區低保、特困、低收入等困難群眾各取所需。這種創新的獻愛心模式甫一推出就受到社會各界的高度肯定和支持。此后,在思明區委區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愛心超市”不斷健全運行機制和管理制度,在知名度和影響力快速提升基礎上持續擴大愛心幫扶覆蓋面。愛心超市更不斷拓展“業務”,從最初的捐贈物品接收、發放,到物質支持、精神陪護、服務互助、愛心助老等多個層面,全方位、多維度滿足困難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求。20年間,“愛心超市”的經驗和模式在各地推廣,“分店”開到了全區、全市、全省乃至全國,成為廈門市、思明區文明創建的一面旗幟。 從“愛心超市”的成長歷程,可以窺見思明區近20年文明創建工作的理念、追求和路徑——“創建為民、靠民、惠民”。創建,不是一時一地的變化,而是始終向好的進步。創建,不僅是思明區“高標準、系統性、常態化、嚴要求”的“自我提升”,更是思明人沒有終點的“幸福接力”。居民群眾從創建中看到變化、得到實惠、給予支持,主動融入創建則是他們最真切的回應。 改造后的沙坡尾。(思明快報供圖) 思明區20年的城市能級持續提升,還得益于不間斷的城市更新。不管何種回望,“大事件”總是我們錨定歷史和經歷的坐標。通過它們,記憶的細節漸次展開,繪就一個越發完整的記憶圖景。 2017年7月8日,在第41屆世界遺產大會上,“鼓浪嶼歷史國際社區”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欣聞鼓浪嶼申遺成功,習近平總書記作出批示:“把老祖宗留下的文化遺產精心守護好,讓歷史文脈更好地傳承下去。” 過去20年間,鼓浪嶼經歷了涅槃重生式的整治提升。從鼓浪嶼獨特的歷史國際社區價值出發,市區兩級部門單位首先打響了“去低端化”戰役,去蕪存菁,修復社區功能,喚回民生業態。更重要的是在對歷史文化建筑改造的規范管控基礎上,對島上的歷史文化資源展開活化利用工作,強化開放性與公眾性,把歷史文化記憶與體驗歸還民眾,使得鼓浪嶼在保有其文化氣息的同時展現出了新興的生命活力。 初夏艷陽下,鼓浪嶼上八卦樓格外醒目,遠遠望去紅色穹頂宛如熠熠生輝的紅寶石。去年完成修繕的八卦樓色彩明晰,建筑棱線愈發剛勁,整個樓體端莊典雅,成為游客拍照打卡必選。 鼓浪嶼的保護和開發始終沒有停歇。這些年來,牢記總書記的囑托,以申遺成功為新起點,思明區落實好保護措施,推動鼓浪嶼文脈傳承,精心守護好鼓浪嶼的“根”和“魂”。思明區先后出臺20多部法規、文件,用匠心精神精心修繕保護文物,精心守護文化遺產地,積極推進統籌空置、閑置文物建筑和歷史風貌建筑的保護修繕及活化利用工作,扶持重點文化項目,并堅持成果共享,推進申遺反哺機制,實行島上戶籍居民免費過渡補貼和燃氣補貼、親友過渡票等政策舉措,進一步增強居民幸福感、獲得感。 城市更新,是城市發展進程中的“新陳代謝”。思明區20年來的城市更新,不僅始終秉持以人為本理念,目標是要把更好的生活、更優的環境交還給這里的居民,它還注重“留住鄉愁”,有目的、有計劃地“備份”城市記憶、傳承歷史文脈,讓歷史文化“活”在現代生活里。 如今的思明區,許多文物保護單位和傳統風貌建筑,都在妥善修復和保護的基礎上,通過場景營造,充分挖掘人們向往共振的歷史文化記憶,打造“穿越感”的沉浸式文化體驗,成為城市文化“頂流”,為思明帶來了可觀的“流量紅利”。 沙坡尾的整治提升,保留了避風塢、岸線、街巷、騎樓等最直接、最真實的城市文化印記,打造出“活態博物館”;八市等老市場的治理,引入社區參與式治理,通過微改造,把店面營造得更加有老廈門的特色,讓廈門的古早味能夠得到更好的傳承;老漁村曾厝垵的改造,以“閩臺文化創意休閑漁村”為方向,按照“保留多元文化、引導公共參與、空間整治與活化并重”的原則實施更新,變身為“中國最文藝的小漁村”…… 錦繡思明,郁郁乎文。這樣的“有機更新”,意味著未來的城市不再是白板規劃,而是歷史空間的縫合。我們今天對歷史的態度,正是我們對城市未來的態度。 中山路片區提升改造、同文頂片區有機更新、湖濱片區提升改造、東坪山片區發展提升改造、廈港(沙坡尾)片區提升改造、何厝嶺兜片區舊村提升改造……思明區新的城市更新項目正緊鑼密鼓地推進。思明區委提出,要“從歷史文化、城市功能、產業提升、生態保護等方面入手,著眼完善城市功能補齊短板,識別重點提升區域,分類分片區提出提升策略,突出重點和亮點”。思明的城市更新,在延續舊時光情緒脈絡的同時,也創造著屬于新時代的生活肌理。 不只圖景觀提升、綠量增加、立面改觀,更考慮文化的融入、居民服務功能的提升、生活場景的營造。思明區的城市能級提升,以熱忱的善意溫暖每位居民的內心,每位生活在思明的一份子都在細致入微的城市更新中,成為城區的主角,享受到發展過程中跳動的生命力、人文關懷與溫度。 |